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868247发布日期:2022-04-30 16:2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贝类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池塘养殖底栖贝类,一般将池塘池底修成蛏田,在蛏田上播撒贝苗进行池塘养殖,由于底栖贝类生长是靠摄食池水中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来完成的,所以养殖期间必须要把池水肥起来,就是用肥料培育池水中的浮游植物,底栖贝苗只有摄食到丰富的饵料生物,才能正常生长,但是,肥水会造成池底污染;池塘浮游植物在大量繁殖生长的同时,伴随着藻类的老化和死亡,死亡的藻类沉积池底,它们覆盖在池塘的蛏田上和池凹里,时间长了,这些沉积物会产生污染和有害物质,直接威胁栖息在蛏田里的底栖贝类,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贝苗的大面积死亡。通常采用给池塘不断换水,改善池塘的水环境,来保证底栖贝类的正常生长,但是,这又白白的排掉了培养好的饵料生物。饵料和水环境是决定池塘养殖贝类成败的主要因素,一般池塘养殖底栖贝类就是在不断的肥水、换水,再肥水、再换水,肥水是保池塘饵料,换水是保池塘水环境,有时由于池水肥过了,还要把刚刚肥好的池水排掉,池塘养殖贝类生产始终处在肥水和换水这对矛盾之中,目前还没有解决的好办法,既要池塘有丰富的饵料生物,又要池塘保持无污染的水环境。池水频繁地被排出池塘外,这样就使肥起来的池水中浮游植物得不到充分利用,白白浪费了肥水和制造肥水的肥料,同时,将大量肥水直接排到自然水域,给养殖区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建蓄水池:蓄水池建在养殖池塘与进水宽渠中间,养殖池水由蓄水池直接流入,蓄水池靠潮汐自然纳水,蓄水池设置多个进水闸门;(2)建蛏田并埋置水袋进排水管:养殖池塘里的蛏田呈长方形,中间高,两边低,利于池水升降时带走蛏田上的沉积物;蛏田与蛏田之间设有池凹;养殖池塘设有闸门的两个坝的底部埋有多个水袋进排水管,每对水袋进排水管连着一个水袋,每个进排水管口处安有阀门,以控制水袋的载水量;水袋平铺在池凹里,从进水闸坝一侧伸展到排水闸坝一侧;水袋进水管连通蓄水池和养殖池塘,水袋排水管连通养殖池塘和排水渠;(3)连通水袋使养殖池塘进水:在池凹里把水袋平铺伸展,将袋口两端分别与水袋进排水管绑定连通,一个水袋贯穿一条池凹,通过水袋进排海水,使养殖池塘水位产生升降,从而控制养殖池塘蛏田露出水面还是淹没水中;养殖池塘进水,打开池塘进水闸门,靠潮汐让蓄水池里的海水自然流入养殖池塘,池塘水深刚好没过蛏田后关闭池塘进水闸门,停止进水,将蛏田用木板抹平并保持中间高两边低,使蛏田松软,适宜贝类栖息;(4)培育池塘饵料生物:养殖池塘放苗前3-5天,往池水中施复合肥,在养殖池塘进行浮游植物的培育,池塘饵料生物的培育按照常规技术操作实施;
(5)提高蓄水池水位给水袋注水:池塘饵料生物培养好后,在海水涨潮期间,且当日进水宽渠最高水位时,同时打开蓄水池的全部进水闸门,让海水从进水宽渠自然流入蓄水池,在较短时间内蓄满池水,使蓄水池水位与进水宽渠的最高水位相等,关闭全部进水闸门;蓄水池水位高于养殖池塘水位,打开养殖池塘中全部水袋进水管阀门,给水袋注水,海水自动进入养殖池塘中的水袋里,同时,使养殖池塘水位随即升高,淹没蛏田;(6)放贝苗:完成养殖池塘肥水、水袋注水升高养殖池塘水位后,将底栖贝类苗种均匀播撒在蛏田上;5-7天后,打开水袋排水管阀门,把水袋里的海水排入排水渠,使蛏田表面露出水面,开始让养殖池塘水位进入升降的调控阶段;播撒贝类苗种按照常规技术操作实施;(7)调控池塘水位的升降:根据养殖池塘蛏田表面沉积物的多少,增减蛏田暴露次数和时长;(8)贝苗滤食和池塘换水;(9)收获。
4.所述步骤(1)进水宽渠的宽度应保证当日进水宽渠最高水位时在短时间内将蓄水池蓄满,且蓄水池水位与进水宽渠的最高水位相等,以便在养殖池塘有水的情况下能往水袋里注水;进水宽渠与大海相通,和自然入海河流一样,每天进水宽渠水位的高低直接由大海的潮汐影响产生。
5.所述步骤(2)通过调控水袋里的水量,使蛏田既能被池水淹没又能露出水面;当蛏田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时,蛏田表面的沉积物被阳光暴晒和空气氧化,使滞留在蛏田表面的有机质充分氧化分解,消除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而改善底栖贝类生活的水环境,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蛏田面积占养殖池塘底面积的一半。
6.所述步骤(3)水袋里的海水与养殖池水是不混合的,从而保证了池塘水位升降时养殖池水中饵料生物的浓度不变,提高了养殖池塘中的贝类对饵料生物的利用率,减少了池水排放对自然水域的污染。
7.所述步骤(5)当养殖池塘水位高于蛏田表面在15厘米时关闭池塘中全部水袋进水管阀门,准备放苗;水袋袋满前及时关闭阀门,防止水袋鼓包。
8.所述步骤(7)蛏田表面沉积物多时2-3天暴露一次蛏田表面,时长4-6小时;蛏田表面沉积物少时7-10天暴露一次蛏田表面,时长4-6小时;蛏田表面露出时要阳光充足,避开阴雨天和高温时刻,防止伤害贝苗;通过打开水袋进水管阀门往水袋里注水,来升高养殖池塘的水位,淹没蛏田;通过打开水袋排水管阀门把水袋里的海水排入排水渠,来降低养殖池塘的水位,露出蛏田;让蛏田有时在水上,有时在水下;通过调控水袋载水量的大小,还能控制蛏田表面以上水位的高度和池塘水位差的大小,以满足不同贝类生长的需求。
9.所述步骤(8)在贝苗快速生长时期,保持蛏田表面以上的水位,延长底栖贝类滤食时间,让底栖贝类吃的饱、生长的快;更新池塘饵料生物,通过定期对池水中浮游植物的检测,发现养殖池塘水质老化严重时,进行养殖池塘换水,打开池塘排水闸门,排掉五分之一的池水,注入等量的新鲜海水后,培养好新的饵料生物,保证贝苗健康生长的需求。
10.所述步骤(9)底栖贝类长到商品规格收获,用手铲和底耙收捕蛏田里的底栖贝类。
11.所述水袋采用塑料袋、橡胶袋或刀刮布袋。
12.所述水袋进水管及水袋排水管均采用塑料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最大优势是通过对铺设于池凹里的水袋注入海水与排放海水进行人为调控贝类养殖池塘水位升降,使蛏田时而淹没时而露出,造就了优质水环境,贝类生长良好;减少了肥水排放,饵料生物得到高效利用,对周边环境减少了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性、高效性和环保性。
14.本发明的主要原理如下:1.本方法是在贝类养殖池塘有进排水闸门的两个坝底埋多个水袋的进水管和排水管,水袋平铺在池底且与坝底的进排水管相连,水袋延伸在池凹中;当附近海边海水涨潮时,通过汐潮自然纳水,灌满蓄水池,并让蓄水池处在高水位,再通过往水袋里注水,升高贝类养殖池塘里的水位,再通过排出水袋里的水,降低贝类养殖池塘里的水位,使贝类养殖池塘的蛏田时常露出水面,时常淹没在水中,就像海边潮间带一样,海水涨潮时被淹没,海水退潮时露出潮间带;但不同的是,池塘里的“涨潮和退潮”是由我们人为控制的,还要做到水袋里的海水不与贝类养殖池塘里的池水相混合,这样就实现了既要贝类吃得饱,又要池塘水环境保持得好,还不浪费池塘培育的饵料生物,还不污染养殖区周边的水域,环保高效,绿色创新和发展。
15.2.贝类养殖池塘水位升降的过程。淹没蛏田,当蓄水池水位高于贝类养殖池塘水位时,海水从蓄水池进入池塘池凹里的水袋中,在该海水不与池水混合的条件下,使贝类养殖池塘水位上升,池水淹没刚好露出的蛏田,使蛏田里的底栖贝类能摄食到池水中浮游植物及有机碎屑;露出蛏田,把水袋里的这些海水再排入排水渠,使贝类养殖池塘的水位下降,蛏田再次露出水面,蛏田表面上的沉积物被池水冲到池塘的池凹中,沉在池凹里,使蛏田表面干净,减少沉积物在蛏田表面的停留和沉积;同时,蛏田表面在阳光、空气中被暴晒氧化,蛏田表面残留的有机质被分解转化。
16.3.根据贝苗的生长和池塘蛏田表面沉积物的多少,来增减蛏田暴露出的次数和时长,科学调控池塘水位的升降和池塘水位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池塘里底栖贝类既摄食到了丰富饵料生物,又不受自己的排泄物及池水中浮游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沉积物的影响,造成蛏田表面污染,使贝类苗种在优质的水环境中快速健康生长;同时,池塘也减少了肥水的排放,使培养出的饵料生物得到高效利用,既节约了养殖资源,又对周边环境减少了污染。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贝类养殖总体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养殖池塘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养殖池塘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水袋储水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水袋排水管埋设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水袋进水管埋设示意图;图中:1-进水宽渠,2-蓄水池,3-水袋进水管阀门,4-养殖池塘,5-水袋排水管阀门,6-排水渠,7-蓄水池进水闸门,8-池塘进水闸门,9-池塘排水闸门,10-坝,11-池凹,12-水袋进水管,13-水袋排水管,14-水袋,15-蛏田,15.1-蛏田表面(台面),16-底栖贝类生活区,17-池塘淹没蛏田时池水位,18-池塘露出蛏田时池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19.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建蓄水池:蓄水池2建在养殖池塘4与进水宽渠1中间,养殖池水由蓄水池2直接流入,蓄水池2靠潮汐自然纳水,蓄水池2设置多个进水闸门7;(2)建蛏田并埋置水袋进排水管:养殖池塘4里的蛏田15呈长方形,中间高,两边低,利于池水升降时带走蛏田15上的沉积物;蛏田15与蛏田15之间设有池凹11;养殖池塘4设有闸门的两个坝10的底部埋有多个水袋进排水管,每对水袋进排水管连着一个水袋14,每个进排水管口处安有阀门,以控制水袋14的载水量;水袋14平铺在池凹11里,从进水闸坝一侧伸展到排水闸坝一侧;水袋进水管12连通蓄水池2和养殖池塘4,水袋排水管13连通养殖池塘4和排水渠6;(3)连通水袋使养殖池塘进水:在池凹11里把水袋14平铺伸展,将袋口两端分别与水袋进排水管绑定连通,一个水袋14贯穿一条池凹11,通过水袋14进排海水,使养殖池塘4水位产生升降,从而控制养殖池塘4蛏田15露出水面还是淹没水中;养殖池塘4进水,打开池塘进水闸门8,靠潮汐让蓄水池2里的海水自然流入养殖池塘4,池塘水深刚好没过蛏田15后关闭池塘进水闸门8,停止进水,将蛏田15用木板抹平并保持中间高两边低,使蛏田15松软,适宜贝类栖息;(4)培育池塘饵料生物:养殖池塘4放苗前3-5天,往池水中施复合肥,在养殖池塘4进行浮游植物的培育,池塘饵料生物的培育按照常规技术操作实施;(5)提高蓄水池水位给水袋注水:池塘饵料生物培养好后,在海水涨潮期间,且当日进水宽渠1最高水位时,同时打开蓄水池2的全部进水闸门7,让海水从进水宽渠1自然流入蓄水池2,在较短时间内蓄满池水,使蓄水池2水位与进水宽渠1的最高水位相等,关闭全部进水闸门7;蓄水池2水位高于养殖池塘4水位,打开养殖池塘4中全部水袋进水管阀门3,给水袋14注水,海水自动进入养殖池塘4中的水袋14里,同时,使养殖池塘4水位随即升高,淹没蛏田15;(6)放贝苗:完成养殖池塘4肥水、水袋14注水升高养殖池塘4水位后,将底栖贝类苗种均匀播撒在蛏田15上;5-7天后,打开水袋排水管阀门5,把水袋14里的海水排入排水渠6,使蛏田15表面露出水面,开始让养殖池塘4水位进入升降的调控阶段;播撒贝类苗种按照常规技术操作实施;(7)调控池塘水位的升降:根据养殖池塘4蛏田15表面沉积物的多少,增减蛏田15暴露次数和时长;(8)贝苗滤食和池塘换水:在贝苗快速生长时期,保持蛏田15表面以上的水位,延长底栖贝类滤食时间,让底栖贝类吃的饱、生长的快;更新池塘饵料生物,通过定期对池水中浮游植物的检测,发现养殖池塘4水质老化严重时,进行养殖池塘4换水,打开池塘排水闸门9,排掉五分之一的池水,注入等量的新鲜海水后,培养好新的饵料生物,保证贝苗健康生长的需求;(9)收获:底栖贝类长到商品规格收获,用手铲和底耙收捕蛏田15里的底栖贝类。
20.实施例2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在实施例1记载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步骤(1)进水宽渠1的宽度应保证当日进水宽渠1最高水位时在短时间内将蓄水池2蓄满,且蓄水池2水位与进水宽渠1的最高水位相等,以便在养殖池塘4有水的情况下能往水袋14里注水;进水宽渠1与大海相通,和自然入海河流一样,每天进水宽渠1水位的高低直接由大海的潮汐影响产生;进水宽渠1是供自然海水进入蓄水池2和养殖池塘4;蓄水池2是海水进出的池子。
21.实施例3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在实施例1记载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步骤(2)通过调控水袋14里的水量,使蛏田15既能被池水淹没又能露出水面;当蛏田15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时,蛏田表面15.1的沉积物被阳光暴晒和空气氧化,使滞留在蛏田表面15.1的有机质充分氧化分解,消除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而改善底栖贝类生活的水环境,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蛏田面积占养殖池塘4底面积的一半;养殖池塘4是供自然海水饵料生物的培养和贝类养殖的池塘;蛏田15是养殖池塘4中凸起的池底,底栖贝类在蛏田15里栖息生长。养殖期间,蛏田15的时常淹没时常暴露还有利于蛏田表面15.1上的沉积物被水流冲走。所谓池凹11是池塘低平沟,水袋14平铺伸展在它上面。
22.实施例4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在实施例1记载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步骤(3)水袋14里的海水与养殖池水是不混合的,从而保证了池塘水位升降时养殖池水中饵料生物的浓度不变,提高了养殖池塘4中的贝类对饵料生物的利用率,减少了池水排放对自然水域的污染。
23.实施例5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在实施例1记载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步骤(5)当养殖池塘4水位高于蛏田表面15.1在15厘米时关闭池塘中全部水袋进水管阀门3,准备放苗;水袋14袋满前及时关闭阀门,防止水袋14鼓包。
24.实施例6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在实施例1记载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步骤(7)蛏田表面15.1沉积物多时2-3天暴露一次蛏田表面15.1,时长4-6小时;蛏田表面15.1沉积物少时7-10天暴露一次蛏田表面15.1,时长4-6小时;蛏田表面15.1露出时要阳光充足,避开阴雨天和高温时刻,防止伤害贝苗;通过打开水袋进水管阀门3往水袋14里注水,来升高养殖池塘4的水位,淹没蛏田15;通过打开水袋排水管阀门5把水袋14里的海水排入排水渠6,来降低养殖池塘4的水位,露出蛏田15;让蛏田15有时在水上,有时在水下;通过调控水袋14载水量的大小,还能控制蛏田表面15.1以上水位的高度和池塘水位差的大小,以满足不同贝类生长的需求。
25.实施例7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一种池塘环保高效养殖贝类的方法,在实施例1记载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水袋14采用塑料袋、橡胶袋或刀刮布袋,使水袋14既能通过注入海水膨胀又能通过排放海水收缩,以达到调节养殖池塘4水位升降的目的;水袋进水管12及水袋排水管13均采用塑料管,既能防止锈蚀,又能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