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9507发布日期:2022-04-30 17:3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化学式:c
21h16
clfn4o5,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内吸性茎叶处理杀菌剂,它为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抑制剂,通过结合于bc1复合物ⅲ中细胞色素b的qo位点,阻止bc1间的电子传递,从而通过阻止细胞所需能量(atp)的产生而干扰真菌内的能量循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其对作物的选择性部分源自作物体内酶的脱酯化作用,该药剂不会达到动植物的线粒体,对作物安全。氟嘧菌酯作为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如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广泛应用于禾谷类作物、马铃薯、蔬菜和咖啡等作物。
3.噻霉酮(benziothiazolinone),属异噻唑类杂环化合物,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与细菌、真菌的细胞膜表面的阴离子结合或与巯基反应,破坏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合成系统,抑制细菌、真菌的繁殖,干扰病原菌细胞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导致病原菌死亡。该化合物对因细菌、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的腐烂病、溃疡病、炭疽病、黑星病、黑胫病、叶斑病、霜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农作物十分安全。
4.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化学式:c
14h15
cl2n3os,是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即属于甲基化抑制剂(dmis)。丙硫菌唑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并且还具有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证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菌剂相比,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和大麦的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斑病等。还能够防治油菜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
5.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危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引起茎基腐、根腐。多湿地区除了引起以上症状,还引起叶斑、茎枯、穗颈枯。幼苗受侵,芽鞘和根部变褐甚至腐烂,严重时,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在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叶鞘发生褐色腐烂,严重时也可以引起幼苗死亡。成株期在叶片或叶鞘上,最初产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后扩大变为椭圆不规则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由于该病害是由多种土壤传播病原菌单独或混合侵染引起的重要病害,并且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导致了小麦一般会有20%~30%的减产,严重时高达50%以上。
6.花生菌核病,是花生小菌核病和花生大菌核病的总称,又称花生菌核茎腐病。该病
原菌以菌核在病残体、荚果和土壤中越冬,菌丝体也能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小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和分生孢子,有时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多从伤口侵入。分身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菌丝也能直接侵入寄主。花生菌核病常发生在花生生长后期,主要危害根部及跟茎部,也能危害茎、叶、果针及果实。叶片染病,病斑暗褐色,近圆形,具有不明显轮纹。潮湿时,病斑呈水渍状软化腐烂。茎部发病,病斑初为褐色,后变为深褐色,最后呈黑褐色。造成茎秆软腐,植物萎蔫枯死。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布满灰褐色绒毛状霉状物和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生将近收获时,茎的皮层及木质部之间产生大量小菌核,有时菌核能突破表皮外露。果针受害后,收获时易断裂。荚果受害后变为褐色,在表面或荚果里面生白色菌丝体及黑色菌核,引起子粒腐败或干缩。因此,通过分析该病害病原菌的发生规律得出可以通过花生种子拌种来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入侵以及杀灭种子本身带有的病原菌,保护种子能够健康萌发茁壮成长。
7.马铃薯黑胫病,属于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为马铃薯黑胫病亚种,该病害主要侵染茎或薯块,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腐烂成粘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为15~18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或胫部变黑,最终植株萎蔫而死。横切茎可见三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按压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
8.由于农作物种子带菌和一些土传病害的频发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再结合目前市场上对一些病害没有专用的防治药剂能够有效的去控制病害发生,导致农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专利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完成相关的室内和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三者复配能够有效的防治小麦根腐病、花生菌核病和马铃薯黑胫病,并且目前也没有关于含有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种衣剂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用于种子包衣使用,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并且可明显提高种子的萌芽率,能够有效的防治小麦根腐病、花生菌核病和马铃薯黑胫病等病害的发生。
10.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1.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含有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种子处理剂,其中所述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三种有效成分的重量比为1-20:1-5:1-20。
12.优选的,所述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重量比为1-15:1-3:1-15,例如:1:1:1、1:2:5、2:3:10、5:1:4、6:2:7、8:2:10、10:2:8、10:2:12、11:2:15、12:3:10、15:2:10。
13.所述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重量比最优选为:10:2:12—12:3:10。
14.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可制备成的剂型包括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等,优选为悬浮种衣剂。
15.在本发明的上述种子处理剂中,其中所述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45%,优选为15-30%,其余均为助剂和/或填料。所述的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成膜剂、警戒色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所述分散剂选自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酚磺酸、萘酚磺酸甲醛缩聚物、
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家醛缩合物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植物油(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甲醛缩聚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17.所述润湿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以及磷酸酯或硫酸酯盐、烷基聚氧乙烯醚琥珀酸酯磺酸盐、端烯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低分子量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8.所述渗透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磷酸酯盐或硫酸酯、氮酮、快速渗透剂t、磺化蓖麻油、七甲基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9.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镁铝、海藻酸盐、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等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混合物;
20.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21.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高碳醇、磷酸三丁酯、聚硅氧烷消泡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2.所述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松香、聚苯乙烯、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阿拉伯胶。黄原胶、海藻酸钠、琼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衍生物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3.所述警戒色选自碱性玫瑰精、酸性大红、洋红、胭脂红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24.所述填料选自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凹凸棒土、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25.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作物真菌性、细菌性病害的用途。
26.优选的,所述作物为小麦、花生、马铃薯。
27.优选的,所述病害为小麦根腐病、花生菌核病、马铃薯黑胫病。
28.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用于提高作物出苗率的用途。
29.优选的,所述作物为小麦、花生、马铃薯。
30.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1.1.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在不同配比下进行复配,对小麦根腐病、花生菌核病和马铃薯黑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现为相加作用,当三者之间的配比为10:2:12—12:3:10时,组合物对以上三种病害的防治效果更佳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32.2.三种有效成分复配与单成分或两成分相对比能够防治更多的病害,扩大其杀菌谱且能够做到真、细菌病害均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药次数,减少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
33.3.本发明制备的悬浮种衣剂用量为300-500ml/100kg种子可以有效防治小麦、花生上的病害,75-150ml/100kg用于防治马铃薯上的常见病害,其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并
且通过田间观察与对照相比能够有效的促进作物生长,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涉及到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35.一、室内生测活性测定
36.实施例1: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小麦根腐病的复配比例筛选及共毒系数测定
37.1.1供试菌种
38.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由本研究院生测组分离、纯化获得。
39.1.2供试培养基
40.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da),用于病原菌分离、纯化和保存。
41.1.3供试药剂:
42.94%氟嘧菌酯原药,拜耳股份公司;95%噻霉酮原药,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95%丙硫菌唑原药,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
43.1.4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针对小麦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4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各种供试药剂分别用丙酮稀释成不同梯度的药液。后用移液枪分别吸取1ml药液与9mlpda培养基(培养基温度为50℃左右)在直径为9cm的培养基内混合均匀,制成带药平板培养基,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以加入等量的丙酮作空白对照。然后在培养好的病原菌菌落边缘用灭菌的打孔器打取直径为6mm的菌饼,分别将长有菌丝面的菌饼接种到带药的平板培养基上。后放置在25℃恒温培养箱培养,待菌丝直径长至培养皿直径约2/3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菌落直径平均值并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45.以混剂中某-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 50较低者),进行计算:
46.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 50/某单剂ec 50
×
100
47.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单剂的ec 50值/混剂的ec 50值
×
100
48.理论毒力指数(tti)=a单剂的毒力指数
×
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
×
b单剂在混剂所占比例+c单剂的毒力指数
×
c单剂在混剂所占比例
49.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
×
100
50.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51.表1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不同配比对小麦根腐病的毒力测定结果
[0052][0053]
由测定结果表1可知: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小麦根腐病的ec
50
分别为5.76mg/l、13.82mg/l和2.25mg/l,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15:1-3:1-15比例混配后对小麦根腐病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具有很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当三种有效成分两两复配时,其共毒系数(ctc)均在80~120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加作用。综合整体分析得出,当三者之间的配比为12:3:10时,其共毒系数为187.20,表现出的增效作用最佳。
[0054]
实施例2: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花生菌核病的复配比例筛选及共毒系数测定
[0055]
2.1供试菌种
[0056]
花生菌核病(sclerotinia arachidis),由河北农业大学分离、纯化提供。
[0057]
2.2供试培养基
[0058]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da),用于病原菌分离、纯化和保存。
[0059]
2.3供试药剂:
[0060]
94%氟嘧菌酯原药,拜耳股份公司;95%噻霉酮原药,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95%丙硫菌唑原药,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
[0061]
2.4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针对花生菌核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6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灭菌融化并冷却至40~50℃的pda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稀释好的不同梯度的药液,添加方法为9ml的pda培养基加1ml的药液,最终制成带药平板培养基,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加入等量的丙酮作空白对照。待培养凝固后,将事先打好的菌饼接种到培养基上,后置于28℃人工气候箱培养,24h后观察结果,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菌落直径平均值并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
[0063]
表2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不同配比对花生菌核病的毒力测定结果
[0064][0065][0066]
由测定结果表2可知: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花生菌核病的ec
50
分别为3.08mg/l、18.89mg/l和5.25mg/l,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15:1-3:1-15比例混配后对花生菌核病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当三种有效成分两两复配时,其共毒系数(ctc)均在80~120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加作用。因此,通过分析整体数据得出:当三者之间的配比为12:3:10时,其共毒系数为198.81,表现出的增效作用最佳。
[0067]
实施例3: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马铃薯黑胫病的复配比例筛选及共毒系数测定
[0068]
3.1供试菌种
[0069]
马铃薯黑胫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van hall)dye),由河北农业大学分离、纯化提供。
[0070]
3.2供试培养基
[0071]
营养琼脂培养基(na培养基),用于病原菌分离、纯化和保存。
[0072]
3.3供试药剂:
[0073]
94%氟嘧菌酯原药,拜耳股份公司;95%噻霉酮原药,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95%丙硫菌唑原药,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
[0074]
3.4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针对马铃薯黑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75]
采用抑菌圈法开展试验。先用无菌水将已经培养好的供试菌株稀释配制成浓度为107cfu/ml的菌悬液,再用移液枪吸取250ul的菌悬液将其均匀的涂抹在na培养基上。各种
供试药剂分别用丙酮稀释成不同配比浓度的药液,对照组为等量的丙酮溶液,将直径为6mm的滤纸片在配置好的药液中完全浸湿,在超净工作台中风干(滤纸湿润但不滴药液为宜),将湿度适宜的滤纸片放置到涂抹病原菌的平板中央,每个培养皿中放置3个滤纸片,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28℃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菌落直径平均值并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
[0076]
表3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不同配比对马铃薯黑胫病的毒力测定结果
[0077][0078]
由测定结果表3可知: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马铃薯黑胫病的ec
50
分别为12.18mg/l、0.62mg/l和3.78mg/l,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15:1-3:1-15比例混配后对马铃薯黑胫病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当三种有效成分两两复配时,其共毒系数(ctc)均在80~120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加作用。因此,通过分析整体数据得出:当三者之间的配比为12:3:10时,其共毒系数为183.34,表现出的增效作用最佳。
[0079]
二、田间药效试验
[0080]
通过以上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针对小麦根腐病、花生菌核病和马铃薯黑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三者药剂之间的最佳配比为12:3:10,故此将其制备成悬浮种衣剂进行后续的田间药效试验。
[0081]
实例1: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小麦根腐病的的田间药效试验
[0082]
1.1供试药剂及处理
[0083]
(1)需自主配制药剂
[0084]

(12+3+10)%氟嘧菌酯
·
噻霉酮
·
丙硫菌唑悬浮种衣剂0.3%(药种比)拌种;所述悬浮种衣剂具体配方如下所示:
[0085][0086]

25%氟嘧菌酯悬浮种衣剂0.3%(药种比)拌种;所述悬浮种衣剂具体配方如下所示:
[0087][0088]
(2)12%噻霉酮水分散粒剂(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验有限公司)0.5%(药种比)拌种;
[0089]
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0.3%(药种比)拌种。
[0090]
(3)对照(ck)
[0091]
1.2试验方法
[0092]
供试小麦品种:郑麦9023
[0093]
试验地:河南
·
商丘
[0094]
每处理称取15kg小麦种子,置于干净的塑料盆中,采用上述1.1中的药剂处理方法进行拌种,以药液均匀布满种子表面即可,晾干后播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6行,小区面积24m2(行距0.4m,行长10.0)。播种量为15kg/667m2,人工条播播种。
[0095]
1.3调查方法
[0096]
出苗率调查:2021年3月20日进行拌种,3月23日完成播种。播种后6d、8d、10d调查小麦出苗率。
[0097]
防治效果调查:于小麦播种后的15天采用“z”字型5点取样法,每点取25株,调查田间小麦根腐病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对患病植株进行统计记录后计算防效。
[0098]
出苗率(%)=处理出苗数/调查总数
×
100
[0099]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
×
100
[0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株率-处理病株率)/对照病株率
×
100
[0101]
表4四种药剂拌种的防治效果
[0102][0103]
表5小麦幼苗病株率及出苗率
[0104][0105]
通过观察表4、表5得出: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组合物在配比为12:3:10时,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优于其他对照组防治效果,并且在降低病株率的产生同时还提高了小麦的出苗率,综合说明这3种有效成分复配后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其次,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发现任何药害产生,复配的药剂对小麦使用安全。
[0106]
实例2: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花生菌核病的的田间药效试验
[0107]
2.1供试药剂及处理
[0108]
(1)(12+3+10)%氟嘧菌酯
·
噻霉酮
·
丙硫菌唑悬浮种衣剂0.3%(药种比)拌种;
[0109]
25%氟嘧菌酯悬浮种衣剂0.3%(药种比)拌种。
[0110]
(备注:以上两药剂均为自主配制药剂,其配制药剂的具体配方同实例1所示。)
[0111]
(2)12%噻霉酮水分散粒剂(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验有限公司)0.5%(药种比)拌种;
[0112]
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0.3%(药种比)拌种。
[0113]
(3)对照(ck)
[0114]
2.2试验方法
[0115]
供试花生品种:远杂9847
[0116]
试验地:山东
·
德州
[0117]
每处理称取4kg花生种,置于干净的塑料盆中,采用上述2.1中的药剂处理方法进行拌种,以药液均匀布满种子表面即可,晾干后播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6行,小区面积24m2(行距0.4m,行长10.0)。播种量为1.5万穴/hm2,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一般花生高产田相同。
[0118]
2.3调查方法
[0119]
出苗率调查:2021年6月12日进行拌种,6月15日完成播种。播种后12d、15d、18d调查花生出苗率。
[0120]
防治效果调查:于花生生长后期即9月11日采用“z”字型5点取样法,每点取10株,调查田间花生菌核病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对患病植株进行统计记录后计算防效。
[0121]
出苗率(%)=处理出苗数/调查总数
×
100
[0122]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
×
100
[0123]
防治效果(%)=(对照病株率-处理病株率)/对照病株率
×
100
[0124]
表6四种药剂拌种的防治效果
[0125][0126]
表7花生幼苗病株率及出苗率
[0127][0128]
通过观察表6、表7得出: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组合物在配比为12:3:10时,对花生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其他对照组的防治效果,其次,也提高了花生的出苗率,综合说明这3种有效成分复配后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且对花生的整个生育期均无害。
[0129]
实例3: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对马铃薯黑胫病的的田间药效试验
[0130]
3.1供试药剂及处理
[0131]
(1)(12+3+10)%氟嘧菌酯
·
噻霉酮
·
丙硫菌唑悬浮种衣剂75ml兑水1-2kg拌种100kg;
[0132]
25%氟嘧菌酯悬浮种衣剂75ml兑水1-2kg拌种100kg。
[0133]
(备注:以上两药剂均为自主配制药剂,其配制药剂的具体配方同实例1所示。)
[0134]
(2)12%噻霉酮水分散粒剂(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验有限公司)75g兑水1-2kg拌种100kg;
[0135]
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75ml兑水1-2kg拌种100kg。
[0136]
(4)对照(ck):不拌种。
[0137]
3.2试验方法
[0138]
供试马铃薯品种:冀张薯8号
[0139]
试验地:甘肃
·
定西
[0140]
每处理称取30kg种薯,置于干净的塑料盆中,采用上述3.1中的药剂处理方法计算用药量进行拌种,以药液均匀布满种子表面即可,晾干后播种,播种株距控制为30cm,大行距90cm,小行距为40cm,保苗3000株/667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个重复小区面积为6.67m2,每小区播种30株。
[0141]
3.3调查方法
[0142]
出苗率调查:2021年5月12日进行拌种,5月15日完成播种。播种后10d、12d、15d调查马铃薯出苗率。
[0143]
防治效果调查:马铃薯黑胫病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该试验于马铃薯播种后30d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25株,调查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对患病植株进行统计记录后计算防效。
[0144]
出苗率(%)=处理出苗数/调查总数
×
100
[0145]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
×
100
[0146]
防治效果(%)=(对照病株率-处理病株率)/对照病株率
×
100
[0147]
表8四种药剂拌种的防治效果
[0148][0149]
表9马铃薯幼苗病株率及出苗率
[0150][0151][0152]
通过观察表8、表9得出: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的组合物在配比为12:3:10时,对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明显优于其他对照组的防治效果,其次,也提高了马铃薯的出苗率降低了马铃薯其他土传病害的发生,综合说明这3种有效成分复配后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且对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均无害。
[0153]
通过以上针对氟嘧菌酯、噻霉酮和丙硫菌唑3种有效成分复配来防治小麦根腐病、花生菌核病和马铃薯黑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和大田试验表明,3种有效成分的复配药剂其防治效果明显均优于单剂对照药剂,尤其是拌种用药可以从源头有效控制初侵染源且方便播种,对种子萌发也具有极有利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