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扦插造林的方法

文档序号:29943779发布日期:2022-05-07 15:2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扦插造林的方法

1.本发明涉及绿化造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扦插造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盐碱地土壤表层或土体中积聚大量的可溶性盐,难以生长植物,生产力极低。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9.5亿h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0%。中国是盐碱地大国,在盐碱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合理开发与利用盐碱地资源是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出路。
3.根据含盐量一般将盐碱地分为轻度盐碱地(《0.3%)、中度盐碱地(0.3%-0.6%)和重度盐碱地(》0.6%)。当土壤含盐量超过1%以上时,农作物就很难生长,只有少数耐盐性特别强的野生植物能够生长。重度盐碱地造林绿化极为困难,一般需要工程措施、化学措施等进行排盐和洗盐,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这些措施工程量大,后期维护比较困难,只适用于小地块,不能满足大面积造林绿化的需求。因此,利用高耐盐植物在重度盐碱地造林是盐碱地生态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4.高耐盐植物(如枸杞、白刺、柽柳等)的种苗少,且幼苗对土壤盐碱的适应性差,死亡率高,导致造林成本很高。快速大批量育苗和提高幼苗成活率是盐碱地造林的关键。扦插繁殖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野外大批量开展的优点,但在重度盐碱地直接扦插造林或种植扦插苗成活率较低,目前尚缺乏适宜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重度盐碱地在没有苗源的情况下,采用直接扦插造林或种植幼苗成活率较低的造林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扦插造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6.前期准备步骤,配备种植基质土,选择扦插条,生根处理;
7.扦插育苗步骤,将种植基质土填充到美植袋内2/5高度处,压实,再将扦插条放入美植袋中间,再加种植基质土至美植袋4/5高度处,然后将备用沙土填加至美植袋袋口,并压实,扦插条外露2-3cm,浇淡水,直至美植袋底部有水渗出;
8.移栽种植步骤,当扦插条萌发枝条,扦插条枝条长至15-20cm后,连同美植袋移栽种植到重度盐碱地的种植穴内,其中,种植穴保持0.5m
×
1m的行距;
9.后期维护步骤,定期灌水和施肥。进一步的,配备种植基质土步骤是将备用沙土按照9-11kg/m3的拌肥量拌入腐熟农家肥,再与保水剂按20:1比例均匀混合配制。保水剂可以选择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淀粉接枝丙烯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0.进一步的,备用沙土的总盐量小于0.3%、ph值小于8.5。
11.进一步的,扦插条选择高耐盐植物1-2年生枝条,长度为12-20cm,保留2-3个芽孢;扦插条上端平口,下端斜口,选取50条扦插条捆成小捆,湿沙中储藏。
12.进一步的,生根处理是用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扦插条下端5小时。
13.进一步的,扦插育苗步骤后还包括:
14.对种植扦插条的美植袋进行补水,保持表层土壤湿润。
15.进一步的,美植袋由可降解无纺布材料制成,直径为25cm、高度为25cm。
16.进一步的,重度盐碱地为土壤含盐量大于0.6%的土壤。
17.进一步的,定期灌水包括,采用滴灌水设备,每个滴头对应一株扦插条,确保水分滴入美植袋内。
18.进一步的,滴灌水的矿化度小于3g/l。
19.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扦插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美植袋育苗结合人工配制的种植基质土,为苗木提供了一个适应盐碱地环境的缓冲环境,随着袋内的种植土渐渐盐化,扦插苗根系对重度盐碱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增强,能显著提高了扦插苗的成活率;(2)将扦插苗连同美植袋定植于盐碱地造林,克服了异地移栽扦插育苗的断根、移栽不便和塑料营养钵扦插育苗方式的烂根、污染环境等问题,提高了盐碱地造林工程的苗木质量并缩短了造林时间;(3)扦插苗根系可以穿过美植袋进入外部盐碱土壤,同时美植袋可自然降解,因此既不影响苗木生长也不污染环境;(4)种植土内添加了保水剂,不仅可以节约了用水,还能降低了盐分的迁移速率,降低袋内盐化速率。该方法具有简单易用、效果明显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重度盐碱地区造林。
20.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21.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22.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扦插造林方法的流程图;
23.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扦插条与美植袋的移栽放置图;
24.其中,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5.1扦插条、2沙土、3种植基质土、4美植袋。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8.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扦插造林的方法,克服了地栽扦插育苗的断根、移栽不便和塑料营养钵扦插育苗烂根、污染环境、对特定耐盐植物种的工程采购苗木困难等诸多缺点,具有简单易用、效果明显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重度盐碱地区造林,并且当年育苗当年即可移栽造林。
29.下面参考图1进行描述扦插造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30.步骤一:前期准备:
31.配备种植基质土3:将备用沙土2按照9-11kg/m3的拌肥量拌入腐熟农家肥,再与保水剂按20:1比例均匀混合配制。保水剂可以选择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淀粉接枝丙烯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2.选择扦插条1:选择高耐盐植物1-2年生健壮枝条,长度为12-20cm,保留2-3个芽孢;扦插条1上端平口,下端斜口,选择50条扦插条1捆成小捆,湿沙中储藏;此高耐盐植物可以选为枸杞、白刺和柽柳等耐盐程度极高的灌木。
33.生根处理:用abt生根粉溶液(浓度为50mg/kg)浸泡扦插条1下端5小时。
34.步骤二:扦插育苗:
35.如图2所示,将种植基质土3填充到美植袋4内2/5高度处,压实,再将扦插条1放入美植袋4中间,再加种植基质土3至美植袋4的4/5高度处,然后将备用沙土2填加至美植袋4袋口,并压实,所示扦插条1外露2-3cm,育苗时浇足量的淡水,直至美植袋4底部有水渗出;育苗时间给扦插条1浇淡水是为了扦插条1尽快生根,如果采用滴灌水对扦插条1的生根有抑制作用。
36.将种植扦插条1的美植袋4集中摆放整齐,相邻袋之间保持1cm间距,每日早晚各补水一次,保持表层土壤湿润。
37.步骤三:移栽种植:
38.当扦插条1萌发枝条,扦插条1枝条长至15-20cm后,连同美植袋4移栽种植到重度盐碱地的种植穴内,保持0.5m
×
1m的株行距;种植穴大小以能放入美植袋4且美植袋4上口与地面齐平为宜。
39.步骤四:后期维护:
40.铺设滴灌水设备,定期灌水和施肥。滴灌水设备为滴灌管或滴管带,每个滴头对应一株扦插条1,确保水分滴入美植袋4内。
41.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移栽种植时,当扦插条1满足移栽条件后,连同美植袋4进行批量移栽。
42.在上述实施例中,备用沙土2的总盐量小于0.3%、ph值小于8.5。
43.在上述实施例中,美植袋4由可降解无纺布材料制成,直径为25cm、高度为25cm。
44.在上述实施例中,重度盐碱地为土壤含盐量大于0.6%,ph值在9.5以上,且有部分天然耐盐植物生长的土壤。
45.在上述实施例中,滴灌水的矿化度小于3g/l。
46.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扦插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美植袋育苗结合人工配制的种植基质土,为苗木提供了一个适应盐碱地环境的缓冲环境,随着袋内的种植土渐渐盐化,扦插苗根系对重度盐碱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增强,能显著提高了扦插苗的成活率;(2)将扦插苗连同美植袋定植于盐碱地,克服了异地移栽扦插育苗的断根、移栽不便和塑料营养钵扦插育苗方式的烂根、污染环境等问题,提高了育苗质量;(3)扦插苗根系可以穿过美植袋进入外部盐碱土壤,同时美植袋可自然降解,因此既不影响苗木生长也不污染环境;(4)种植土内添加了保水剂,不仅可以节约了用水,还能降低了盐分的迁移速率,降低袋内盐化速率。该方法具有简单易用、效果明显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重度盐碱地区造林。
4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虽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4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