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栽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西瓜甜瓜辅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瓜果类产地,瓜果品种甚多,其中西瓜和甜果均成熟于夏季,西瓜和甜瓜果肉甜,能降温去暑,可作消遣食品,在种植西瓜和甜瓜后为了抑制土壤温度的上升、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止肥料不致流失,因此人们会对种植有西瓜和甜瓜的农田铺放地膜,目前铺膜时都是通过使用铺膜机完成的,铺膜机通过将地膜紧贴地面,使地膜铺放在土壤上,但是土壤上会有较多石子,这些石子会将地膜顶起,从而导致地膜无法平稳的铺放在地面上,从而导致地膜无法发挥作用。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设计一种西瓜甜瓜辅助栽培装置,从而达到平稳铺放地膜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目前的铺膜机铺放的地膜会无法平稳的铺放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平稳铺放地膜的西瓜甜瓜辅助栽培装置。
5.技术方案是:一种西瓜甜瓜辅助栽培装置,包括有底板、拉把、电机、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转动轴、脚轮、连接杆、固定板、摇臂、连接架、地膜和辅助轮,底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两个脚轮,同一侧的两个脚轮之间均连接有转动轴,底板顶部的左后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链轮,后侧转动轴的右侧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外壁之间绕接有链条,链条均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相互啮合,底板顶部的左右两后侧均连接有拉把,两个拉把左右对称,底板顶部的前侧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个固定板的后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绕接有地膜,两个固定板前侧之间转动式贯穿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后侧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摇臂,两个摇臂左右对称,辅助轮由两个转动轮和一根转动杆组成,转动杆转动式贯穿连接架的前侧,转动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转动轮,两个转动轮的底部均与地膜接触配合。
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弹簧、滚轮和铲板,底板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滚轮,滚轮与地膜接触配合,两个摇臂的底部后侧与两个固定板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两个连接架前侧相互远离的一壁均连接有铲板,两个铲板左右对称。
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两个摇臂的顶部均设有拉杆。
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底板的后右侧开有方形通孔,链条位于方形通孔内。
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铲板的后侧底部均为斜面处理。
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两个拉把为7字形。
11.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开启电机,使得本装置移动,然后通过工作人员用较重的物体压住地膜前侧的顶部,从而在本装置持续移动时,地膜可持续铺放在地面上,如此达到了铺设地膜的效果。
12.2、通过本装置移动时,在铲板的作用下,铲板会将地面上的泥土铲人其内,其后泥土会通过铲板的内部移动至铺放好的地膜侧边,从而将地膜固定在地面上,如此即可不用人工使用泥土将地面压住,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的耗费。
13.3、通过弹簧的作用下,在辅助轮被石子的力顶起后,弹簧会减小连接架与辅助轮向上移动的高度,并将向上的进行缓冲,从而使得辅助轮能够稳定的将地膜抵住,使得地膜能够平稳的进行铺放。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底板,2-拉把,3-电机,4-第一链轮,5-链条,6-第二链轮,7-转动轴,8-脚轮,9-连接杆,10-固定板,11-摇臂,12-弹簧,13-滚轮,14-连接架,15-铲板,16-地膜,17-辅助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0.具体实施方式1
21.一种西瓜甜瓜辅助栽培装置,请查看图1-4,包括有底板1、拉把2、电机3、第一链轮4、链条5、第二链轮6、转动轴7、脚轮8、连接杆9、固定板10、摇臂11、连接架14、地膜16和辅助轮17,底板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两个脚轮8,同一侧的两个脚轮8之间均连接有转动轴7,底板1顶部的左后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链轮4,后侧转动轴7的右侧连接有第二链轮6,第一链轮4与第二链轮6外壁之间绕接有链条5,链条5均与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6相互啮合,底板1的后右侧开有方形通孔,链条5位于方形通孔内,方形通孔便于链条5与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6进行配合,底板1顶部的左右两后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拉把2,两个拉把2左右对称,两个拉把2为7字形,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拉把2推动本装置,底板1顶部的前侧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0,两个固定板10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个固定板10的后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顶部绕接有地膜16,两个固定板10前侧之间转动式贯穿有连接架14,连接架14的后侧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摇臂11,两个摇臂11左右对称,两个摇臂11的顶部均设有拉杆,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摇臂11,辅助轮17由两个转动轮和一根转动杆组成,转动杆转动式贯穿连接架14的前侧,转动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用于使地膜16能够平稳铺放的转动轮,两个转动轮的底部均与地膜16接触配合。
22.首先,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分别站在本装置的左右两侧,然后开启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链轮4旋转,在链条5与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6相互啮合的作用下,第一链轮4通过链条5带动第二链轮6旋转,从而第二链轮6通过后侧的转动轴7带动其上的脚轮8旋转,
如此使得本装置向后移动,然后左右两侧的工作人员通过握住拉把2控制本装置行驶的路线,当本装置移动至需要铺放地膜16的地面上后,通过工作人员用较重的物体压住地膜16前侧的顶部,从而在本装置持续移动时,连接杆9上的地膜16会逆时针旋转,从而连接杆9上的地膜16会持续铺放在地面上,辅助轮17会进行旋转并使得地膜16平缓的铺放在地面上,当地膜16铺放后,再使用泥土将地膜16的侧边压住,如此可对地面铺放地膜16,当地膜16用尽后,工作人员将电机3关闭,然后将连接杆9向上提起,并将全新的地膜16套在连接杆9上,接着再将连接杆9放回原位,其后通过摇臂11向后转动连接架14,连接架14带动辅助轮17向后转动,然后再把地膜16的开口拉扯至辅助轮17的下方,其后,通过摇臂11反向转动连接架14和其上的辅助轮17,辅助轮17随之会将其下的地膜16接触配合将其抵住,如此再继续进行地膜16铺放的工作即可。
23.具体实施方式2
24.在具体实施方式1的基础之上,请查看图1-4,还包括有弹簧12、滚轮13和铲板15,底板1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滚轮13,滚轮13与地膜16接触配合,两个摇臂11的底部后侧与两个固定板10之间均连接有弹簧12,两个连接架14前侧相互远离的一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铲板15,两个铲板15左右对称,铲板15的后侧底部均为斜面处理,便于铲板15将地上的泥土铲至铲板15内部。
25.在地膜16铺放的同时,由于本装置移动的原因,铲板15会一起向后移动,从而铲板15会将地面上的泥土铲人其内,随后由于泥土持续进入铲板15的原因,后续进入的泥土会将先进入的泥土向前推动,并沿着铲板15的内部移动至铺放好的地膜16侧边,从而将地膜16固定在地面上,如此即可不用人工使用泥土将地面压住,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的耗费,并且在地膜16铺放的过程中,由于地面上会有较多大小不一石子,这些石子会将地膜16顶起,随之地膜16上的辅助轮17会向上顶起,起初,弹簧12处于原始状态,在辅助轮17顶起后,连接架14也会向上转动,其后,弹簧12进行压缩,其后在弹簧12复位的作用下,弹簧12会减小连接架14与辅助轮17向上移动的高度,从而使得辅助轮17能够稳定的将地膜16抵住,并且在地膜16在铺放时,与地膜16接触的滚轮13会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地膜16能够更加平稳的进行铺放,如此地膜16能够平稳的进行铺放。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