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3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机多用的播种机械,适用于多种作物的点播和条播。各种种圈都各自具有理想的特殊形状,有很高的点播准确率,和条播精确度。例如最难控制和每穴只许两粒的花生种子,在两个并列的种窝内,每窝只能容纳一粒,但刚好出入自如,无碰压破碎之弊,多余的种子由反方向转动的毛刷轮刷去。种轮为圈状,有齿孔,由内齿轮驱种,前面有自转的橡胶护种传送带,当种子将与地面垂直的一瞬间,种子从护种带露出,此时自由和强迫驱种同时进行。由于种子垂直下落,离地较近,驱种迅速,无阻塞之弊,故株距到五市寸时,成穴仍清晰均匀,种子稍经筛选,就可达到很高的点播准确率。
条播时,播幅可随需要调节,撒种可以达到疏散均匀,宽幅密植,稀植,条幅密植,稀植,点状稀植等不同作物的理想需要。
不同作物的点播,只需调换种圈即可,种圈用塑料制成,经济耐用,不生锈不伤种子,易于制造和易于调换。
本机构造设计力求简单,传动装置只有地轮轴,毛刷轴,种轮轴三条,如要制成大型多行的,亦不需增加传动部件。并附有培土,复土部件使工序一次完成。开沟器前端呈刃状,用锻钢制成,阻力小坚固耐用,在麦茬地中可顺利通行。
比现有型孔式、园盘式、气吸式,磨盘式,塑料带点播等,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点播准确率高,不伤种子,便于调节、经济耐用,便于操作维修等优点。麦田套种可在近麦收时,宽18公分的麦垄内顺利通行。
这种播种机构,既适于制造大、中型播种机,也适于制造最轻便的小型播种机,都可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毛刷轮。[2]种子箱。[3]种窝。[4]塑料种圈。
种轮齿孔。[6]种轮圈。[7]橡胶挡板。
种轮轴。[9]驱种轮。[10]护种带下轴。
护种带框。[12]护种带架。[13]橡胶弹簧圈。
张紧轴。[15]橡胶护种带。[16]护种带上轴。
毛刷轮轴。
权利要求
1.用于点播和条播多种作物,该装置的特征在于(1)播种轮为圈状,种轮圈[6]内有两行方形齿孔[5]。(2)轮内下方有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双齿驱种轮[9]。(3)前上方有一个和播种轮反方向转动的毛刷轮[1]。(4)毛刷轮[1]下方有一个紧贴在塑料种圈[4]上转动的橡胶护种带[15]。(5)开沟器尖部有一锻钢刀形弯刃,和开沟器焊接。(6)根据播种范围,各有一个专用塑料种圈[4]。(7)各种塑料种圈[4]的种窝[3]具有不同的特殊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
1、本发明所述装置其特征是种圈[4]的种窝[3]形状和准确率有重要关系,种子进入种窝[3]通过毛刷轮[1]刷去多余种子,进入护种带[15]传送到护种带下轴[10],刚露头即同时受到驱种轮[9]的驱逐,迅速落入土内。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塑料种圈[4]各有专用,可按需要更换,护种带[15]和种圈[4]转速相等,靠两端下轴[10]上轴[16]和塑料种圈[4]边上的摩擦力传动,各摩擦点须带有浅槽或花纹增加摩擦力,种轮齿孔[5]由于受驱种轮[9]模数的限制排列较密,种窝[3]需间隔一个齿孔[5]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
1、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1)毛刷轮[1]和塑料种圈[4]表面转速的比例是1∶2.5。(2)毛刷轮[1]和塑料种圈[4]的表面距离是1-0.5毫米。(3)护种带上轴[16]与毛刷轮[1]距离1-2毫米。(4)护种带下轴[10]在垂直地面前20度。(5)驱种轮[9]尖端进入种圈[4]厚度的五分之二。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能点播、条播多种作物,可以一机多用的播种机。
文档编号A01C7/00GK85102619SQ85102619
公开日1986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王裕德 申请人:王裕德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