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耕多铧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12阅读:1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耕多铧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耕作农具。
我国江南栽播油菜、小麦、多在中稻收割完后再去翻耕板田栽播。使用拖拉机、老式犁翻耕稻板田,犁薄块大,难于耙细,特别是粘泥田,更难耙细,致使水份蒸发慢,土块架空,播下田的油菜籽或小麦即使活了,有的也因根系吊空,有的在稻板上,种籽只发芽,不长苗、更无法除草。板田栽的油菜籽穴位渍水,根系扎不深,常出现一片片死苗,僵苗,有的土块大无法锄草而荒了苗。尤其是老式弓背大径型独铧犁耕地深,阻力大,一头牛一天只能耕1-3亩地,地多的农场或农户,耕作赶不上季节,栽播的油菜籽生长期不足,致使产量低。有的只好闲许多田。
本发明人经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湖区稻板田栽播油菜籽的新方法,该方法用多齿耘锄,翻耕稻田1-2寸深,犁薄小而均匀,播下去的油菜籽生长不受阻隔,栽下去的油菜易扎根,一般旱不死、渍不死、荒不死,一次性生长苗齐,苗全、苗壮。由于浅耕省力、一头牛1天可耕5-6亩地,可耙8-10亩地,比老式耕耙法提高工效1倍多,有利赶农时,能大量增产,如1987年种甘兰油菜2亩,收获油菜籽246斤,而2亩板播田因草荒只收了91斤。为了推广粉耕法,需要设计制做相应的粉耕犁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粉耕法推广提供一种耕作犁具。
本实用新型由犁架、犁扶手和犁铧及装于犁架后两边的犁平衡铁脚组成,机械牵引的犁还装有行走轮,其结构特点是把小型弓铧分成前后两排骑式安装于犁架上成横式多铧犁。后排比前排多1铧刀,铧刀数可以是3、5、7、9、11个,牛牵引的犁一般有3、5个铧,拖拉机牵引的犁一般有7、9、11铧。前后两排铧岔开,使铧刀犁出的沟间距恰为栽种作物所需距离。所用铧刀材质系一般犁铁,铧柄部即犁壁长约90毫米,弯月型刀部即弓长180毫米,刀头调质处理长25-40毫米。铧柄部开有两孔、1个圆孔,1个腰型孔,供把铧也用螺栓固定在犁架上用。犁架前头有供牵引的框架或柱梁,其上开有栓挂牵引机或牛套绳的孔。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粉耕多铧犁结构。


图1是粉耕5铧犁实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粉耕5铧犁犁架正视图图3是粉耕5铧犁犁架俯视图图4是弓型铧刀结构示意图图5是粉耕11铧犁实例犁架结构示意图。
图1中犁架1由2根前横梁,1根后横梁和3根直柱梁铆接而成,5个铧柄2用螺栓穿过铧柄上的孔固定在犁架1上,排成2排,前排安2个铧,后排安3个铧,犁扶手3的一头用螺栓固定在犁柱梁4的中部,并用2根一头支在犁架横梁上的人字型斜衬铁5将扶手3支起,确保犁架和犁扶手稳定,不摇摆。铧刀6装于铧柄上,和通常装铧刀法相同,在后排铧刀后两边各安1个平衡尾铁7,也叫平衡铁脚,其作用保持耕田时犁平衡不歪。犁架前头有引曳孔8作连接牵引机或牛用,定位孔9用以固定犁和牵引机或牛的位置,竖着开的一排孔为升降孔10,用以调整犁的高低。
图4是11铧犁犁架,犁架前后横梁各为两根扁钢,两扁钢中间夹着直柱梁4,直柱梁前排有5根,后排6根,前后直柱梁用扁钢或角钢焊接着,每根直柱梁上有装1铧的孔,犁架后两侧可各装有平衡尾铁7,还可各安1个行走轮,供行路用。犁架连接牵引机的部分和铧刀的安装方法同5铧犁。此犁重约19公斤,翻耕稻板田1-2寸深,用中国产5马力65型动力机牵引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多铧犁,由犁架、犁扶手、和铧刀组成,其特征是用小型弓铧按前后两排骑式装于犁架上成横式多铧犁,铧数为3、5、7、9、11个,后排比前多1铧,前后两排铧岔开,岔开距离为栽种作物所需距离,后排铧两边各有1平衡尾铁即平衡脚。
2.如权利要求1的多铧犁,其特征是铧刀为小型弓铧、即弯月形,铧柄长90毫米,柄上开有1个圆孔,1个腰形孔,弯刀长约180毫米,刀头调质处理处长25-40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粉耕多铧犁,由犁架、犁扶手、铧刀组成,其特点是用小型弓铧前后两排骑跨式装于犁架上成横式多铧犁,铧数为3、5、7、9、11个,后排比前排多1铧。牛拉犁一般3、5铧、拖拉机牵引犁一般为9、11铧,用此铧耕地1-2寸深,一头牛一天可耕5-6亩地,提高工效1倍以上。特别适于湖区稻板田翻耕、栽播油菜和小麦用。
文档编号A01B15/00GK2073641SQ90221330
公开日1991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24日
发明者孙本恒 申请人:孙本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