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蛾卵繁蜂工厂化大量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02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米蛾卵繁蜂工厂化大量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领域。
生物工厂是以生产生物防治产品为主的世界新兴产业。88年西欧10个国家即已有17个工厂约40多个产品,而且扩大生防应用面积,苏、美、瑞典等已达4亿多亩。生物防治是我国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七·五”虽然完成以米蛾卵为中间寄主的小卵蜂工厂化中试(75—03—03—01生物防治),但有不少工艺环节尚未完善,因而难于大量生产,更不能大面积应用。世界各国均采用小卵蜂防治玉米螟,而我国则沿用大卵蜂。小卵蜂以其寄主专一,防治率高、中间寄主人工扩繁不受地区限制、且中间寄主卵的繁蜂质量一目了然及蜂种抗逆性强而显示多种优点。本发明是针对我国当前小卵繁蜂工厂化大量生产在米蛾养殖、收蛾及小卵蜂卡制作上存在的产量低,费工及难以准确计量等问题,采用前后培养及收蛾交替相继进行的新方法,使原来一年只能进行4代米蛾养殖在8个月内即能完成8代养殖,大大提高生产量;采用假死性集中收蛾,改变过去手工抽吸式的方法,不但环境净化,而且能大量集中收蛾;蜂卡采用按小面积准确计量,既适于繁蜂,又便于田间准确释放,改变过去大面积粗放的计量方法。有关米蛾卵繁蜂的这方面专利未见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环节的实施,增大生产量,降低成本,使用方便,使小卵蜂的大面积田间应用成为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1)根据米蛾幼虫前期及后期对饲料需求的差异性而分为前培养及后培养,同时与收蛾交替相继进行,使虫体发育整齐,反复利用培养空间及设备。(2)出蛾期采用迅速降低环境温度或化学物质薰染的方法使米蛾成虫进入假死状态,假死的蛾体收入容器后迅速转入常温(18—27℃)或新鲜空气中,蛾体即脱离假死状态而转入正常。(3)米蛾卵按小面积计量制卡,单位面积卵片间有分界线。用此卵片进行定量繁蜂,使具相同单位面积的蜂卡含有相同数量的玉米螟赤眼蜂而标准化,易于商品化。
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大量生产出米蛾卵及标准化小卵蜂卡,用于玉米螟防治或其他粮食作物、果、蔬、中草药及花卉害虫的生物防治上。这有利于形成田间天敌种群及无公害生态区。生产出高产值的无化学农药污染的农付产品,因而,此项发明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1)米蛾的前培养在饲料接卵后,进入前培养室27℃、RH85%条件下培养21天,转入后培养室。空出的前培养室又可以进行下一代的前培养。
(2)后培养室控温26℃培养22天至蛹期,羽化后转入收蛾室,空出的后培养室又可进行下一代的后培养。
(3)在收蛾室的米蛾成虫用乙酸乙酯薰染使之进入假死状态而集中收集,将收集的假死成虫迅速转入到常温及新鲜空气中即恢复正常。
(4)米蛾卵按每cm2为单位制卡,每cm2卵片繁玉米螟赤眼蜂250—350头。
权利要求
(1)米蛾幼虫期按对饲料要求差异分为前培养及后培养两个阶段进行。
(2)米蛾羽化后的收蛾采用低温或化学物质薰染而进入假死状态,集中收集,然后转入常温和新鲜空气中恢复正常。
(3)米蛾卵小面积准确计量制卡,经卵片定量繁制出单位面积含相同数量的赤眼蜂的蜂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领域。采用米蛾前培养、后培养及收蛾交替相继进行的方法,使原来一年只能完成4代的米蛾生产线在8个月即能扩繁8代,大大提高生产量及设备利用率,同时采用假死性集中收蛾方法,快速无污染。蜂卡采用按小面积准确计量既适于繁蜂,又便于田间准确施放。使用所述方法可大量生产出米蛾卵及标准化小卵蜂卡。用于玉米螟防治或其他粮食作物果、蔬、中草药、花卉害虫的生物防治上,有利于形成田间天敌种群及建立无公害生态区,生产出高产值的无农药污染的农副产品。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123598SQ94118570
公开日1996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8日
发明者雷耔耘, 黄耀阁, 韩宝琦, 付文玉, 崔德文, 史树森, 代连奎, 李秋竹, 雷海燕, 宋怡波, 吴东祥, 孙法义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