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爪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1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爪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计简单实用的水稻插秧机,可人力和机械牵引两用。
目前水稻产区、使用的几种插秧机,都存在着伤秧、缺秧、弯秧、漂秧及插播不均匀的缺点,使水稻插秧机的普及率较低。南方农户仍普遍采用弯腰手插的传统耕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新颖水稻插秧机。
本实用新型为无爪水稻插秧机,主要由行走机构、送秧机构、分秧机构、插秧机构等构成。行走机构包括置于插秧机底部的压沟板(13)和插秧船(14);送秧机构包括带拔链齿(17)的主轴(1),置于主轴(1)两边由链轮短轴(5)传动的链轮(4)输送滚轮(6),置于输送轮上的输送带(7);分秧机构包括挡秧板(11)和置于主轴顶部的切割刀(8);插秧机构包括置于主轴上的凸轮(2),固定于支架上带撞秧块(10)的撞秧杆(9)回复弹簧(18)落秧管(12)。通过主轴的转动带动以上所述的各传动部件的运动、完成送秧、分秧、插秧等全部插播程序。链条轮(16)用于连接并列分布的3-5根主轴。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送、分、插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送、分、插秧机构的俯视工作状态图。
以下结合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根据水稻标准插秧的要求,由水稻“单粒定位播谷器”播育而成的秧苗(20)均匀分布组成秧带(21),供本插秧机所用,秧带宽度3公分,厚度1.5公分,长度60公分,切下的每穴泥块长度2公分,上面有4株秧苗,株与株距离为1公分,每株之间的精密误差,不超过1至2毫米。
插秧时将上述秧带(21)放在输送带(6)上,操作人员左手握住拉船柄(15),右手握住摇手柄(3)向左上方转动60度,这时摇手柄带动主轴(1)上的拨链齿(17)拨动链轮(4)转动,带动置子链轮短轴(5)另一端的输送滚轮(6)同时转动,使输送带(7)向前移动2公分,输送带上的带泥秧带同时向前推进2公分(送秧)。
这时秧带的头部正好顶在挡秧板(11)上,摇手柄再转动60度时,装在主轴尾部的切割刀(8)向秧带推进2公分的部位切割下去,切下来的秧块规格约3×2×1.5cm(分秧)。
摇手柄再转动60度时,主轴上的凸轮(2)推动撞秧杆(9)顶动撞秧块(10)将切下的带泥秧块推向右面落秧管(12)内,泥块靠自身的重量和管壁的作用,垂直地落入大田泥沟中间(插秧)。
泥沟是有插秧船(14)底部的压沟板(13)压出来的,泥沟的大小略大于带泥秧块,秧块落入大田泥沟时有一定的冲击力,加上泥沟内的土质较粘,自然将秧块粘住,大田周围泥浆水流入泥沟,将泥沟填满,待泥浆水沉淀后,秧块就牢牢固定在水田之中,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插秧过程。这时再次拉动拉船柄(15)将插秧船(14)向后退半步(穴距)以同样的办法继续下一次插秧程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操作方便。秧苗插播均匀,无伤秧、缺秧、弯秧、漂秧。且秧带根部带泥成活快,无反青期,能使水稻提前成熟,经实地试验证明,每亩可比手插增产二成左右。一台手拉式4行插秧机,一人每天可插播秧苗8亩(每天8小时计)能提高工效16倍。本实用新型是目前水田插秧较为理想的先进的农机具,且适用于手动人力插播和机械牵引两种操作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无爪水稻插秧机,包括置于插秧机底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同时包括送秧机构、分秧机构、插秧机构。所述的送秧机构由带拔链齿(17)的主轴(1),置于主轴两连由链轮短轴(2)传动的链轮(4)和输送链轮(6),置于输送链轮上的输送带(7)构成;所述的分秧机构由挡秧板(11)和置于主轴顶部的切割刀(8)构成;所述的插秧机构由置于主轴上的凸轮(2)、固定于支架上带撞秧块(10)的撞秧杆(9),回复弹簧(18)、落秧管(12)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爪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由压沟板(13)和插秧船(14)构成。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爪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主轴前部还设置有摇手柄(3)。
专利摘要一种无爪水稻插秧机,包括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同时包括置于主轴两边含输送滚轮和输送带的送秧机构,置于主轴尾部含切割刀和挡秧板的分秧机构,含凸轮、撞秧杆、撞秧块、回复弹簧、落秧管的插秧机构等。通过主轴的转动带动以上所述的各传动部件的运动,完成送秧、分秧、插秧行走等全部插播过程。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合理、质轻价廉、操作方便、插播均匀,能大大提高工效,是较理想的适用农机具。
文档编号A01C11/02GK2232185SQ952090
公开日1996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4日
发明者董荣标, 董仲明 申请人:董荣标, 董仲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