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用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98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栽培用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蔬菜、水果、草本花卉等的栽培容器保持在高于地面位置的栽培用托盘。
栽培草莓等农作物,通常都是采用所谓的土地耕作栽培法,即在耕地表面形成的菜畦或垄中栽上秧苗,让其生长的方法,从培育秧苗到收获的一系列田间作业中,有许多工作得以弯腰斜眼的姿势来进行,而且要从事搬运秧苗等繁重劳动,所以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很大。为了改善这种劳动条件,人们改良了培育秧苗的容器,或者采用将栽培容器置于高于地面的位置进行作物栽培的高架栽培装置。
本申请人也开发了一种草莓等的育苗容器,这是一种只要用少量的栽培土便能使根良好地生长发育的育苗容器,已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第34437/1994号公报中公开。另外还开发了放置该育苗容器的栽培用托盘,这已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告第16495/1994号公报中公开。通过该育苗容器与栽培用托盘等的组合,便可形成图5所示的栽培装置。
如图5所示,在栽培装置60中,在直立设置于地面的支柱61上装着框架62,框架62上装着栽培用托盘63,在栽培用托盘63上形成的多个开口部67(参照图6)中插入圆筒形的育苗容器65,并保持在其中。
栽培用托盘63,如图6所示,通过其外周部形成的多个扣合部件64扣合在框架62上,在整个栽培用托盘63上呈棋盘状排列的各开口部67中分别插入育苗容器65。在这种情况下,各开口部67的周围被划分成正方形,向着开口部67下降呈漏斗状。在充填于育苗容器65的栽培土66中可以进行草莓秧苗的育苗等。
通过采用这样的栽培装置,可以减少弯腰斜眼的作业,因此可以减少草莓等的栽培期中体力劳动负担,改善劳动条件。
在图5、图6所示的现有的栽培装置中,插入并保持于栽培用托盘63上形成的多个开口部67的圆筒形育苗容器65,虽然可通过其凸缘部65f与开口部67扣合,但是由于凸缘部65f与开口部67周围的托盘材料密切接触,所以要将育苗容器65从开口部67取下是很困难的。
因此,在进行秧苗移植作业或在育苗结束之后拆除收回栽培装置时,将育苗容器65从栽培用托盘63上取下实际上要费很多的劳力与时间。这种拆除作业对劳动者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体力负担。
由于在采用现有的栽培装置的情况下,将育苗容器65从栽培用托盘63上取下非常困难,因此在进行取下作业时,劳动者都是用手揪住育苗容器65中生长着的秧苗朝外拉,这样很容易损伤秧苗或根。秧苗或根如被损伤,则以后的生长发育就不良了,就会降低产量,造成质量下降。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是要提供一种在进行秧苗移植作业或在拆除收回栽培装置时,能方便地取下栽培容器,并能有效地防止损伤种在栽培容器中的植物秧苗与根的栽培用托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能放置、取下地保持栽培容器的开口部的栽培用托盘,其中,在开口部的周围形成将栽培容器从开口部取下用的脱离用凹部。
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只要将手指或工具等插入脱离用凹部,便可对栽培容器施加脱离方向的力,能使保持于开口部的栽培容器容易脱离,因此可以减轻劳动者的体力负担。由于脱离作业容易进行,因此劳动者不必用手去拉栽培容器内的植物秧苗,所以可有效地防止植物秧苗或根的损伤。
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开口部的周围多个部位形成脱离用凹部,则可以在栽培容器的多个部位对其施加脱离方向的力,因此即使栽培容器与栽培用托盘紧密地连接着,也能方便地使其脱离,同时还可以防止因脱离作业中力集中在一个部位而造成栽培容器或栽培用托盘的破损。
通过在开口部的周围呈放射状形成多个脱离用凹部,手指等便可从多个方向插入脱离用凹部,脱离作业可以不受劳动者位置的影响,所以能使操作方便,在多个劳动者在栽培用托盘周围多个位置进行脱离作业的情况下也能方便地工作。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栽培用托盘的立体图。
图2是
图1所示的栽培用托盘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栽培用托盘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栽培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构成图5所示的栽培装置的栽培用托盘的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表示了保持草莓秧苗的育苗容器的栽培用托盘的实例。如
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栽培用托盘10具有多个可放置、取下地保持圆筒形栽培容器(育苗容器)11的开口部12,在开口部12的周围形成有将栽培容器11从开口部12取下用的脱离用凹部13。插入并保持于开口部12的栽培容器11通过其凸缘部11f与开口部12扣合,在各栽培容器11内的栽培土14中可培育秧苗15。
在排列在栽培用托盘10上的开口部12的周围,分别被划分成正方形的区域,并形成朝向开口部12的向下的斜面,各区域部分呈大致为方锥形状的漏斗形,因此可引导撒落在栽培用托盘10上的水或液体肥料流入栽培容器11中,不会造成水或液体肥料的浪费。
在将栽培容器11从开口部12取下时,将手指或工具等插入脱离用凹部13,便可对栽培容器11的凸缘部11f施加脱离方向的力,因此便可使保持于开口部12的栽培容器11容易地脱离。由于脱离作业容易进行,因此劳动者不必用手去拉栽培容器11内的植物秧苗15,所以可有效地防止植物秧苗15或根16的损伤。
在栽培用托盘10上,如在开口部12的周围两个部位间隔180度形成脱离用凹部13,则可以在栽培容器11的两个部位对其施加脱离方向的力,因此即使栽培容器11与栽培用托盘10紧密地连接着,也能方便地使其脱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在栽培容器11的两个部位分散地施加脱离方向的力,因此还可以防止力集中在一个部位而造成栽培容器11或栽培用托盘10的破损。
这样,通过采用栽培用托盘10,可使插入并保持于开口部12的栽培容器11容易地脱离,因此在进行秧苗15的移植作业或在拆除收回栽培装置时,能方便地取下栽培容器11,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减轻劳动者的体力负担。由于在栽培容器11的脱离作业中可防止损伤栽培容器11内生长中的秧苗15,所以在秧苗移植之后的生长发育状态能保持良好,可提高产量与质量。
下面参照图4(a)和图4(b),对本实用新型的栽培用托盘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4(a)所示的栽培用托盘40具有能插入并保持圆筒形栽培容器11的开口部41,在开口部41的周围形成有将栽培容器11从开口部41取下用的脱离用凹部42。另外,在开口部41的周围,分别被划分成正方形的区域,并形成朝向开口部41的向下的斜面,各区域部分呈大致为方锥形状的漏斗形。脱离用凹部42形成于朝向开口部41的向下的斜面部分。
在栽培用托盘40上,因在开口部41周围的四个部位间隔90度呈放射状形成脱离用凹部42,因此手指等可以从四个不同方向插入脱离用凹部42,脱离作业可以不受劳动者位置的影响,所以能使操作方便。而且,多个劳动者能在栽培用托盘40周围多个位置方便地进行栽培容器11的脱离作业。
图4(b)所示的栽培用托盘50具有能插入并保持圆筒形栽培容器11的开口部51,在开口部51的周围形成有将栽培容器11从开口部51取下用的脱离用凹部52。另外,在开口部51的周围,分别被划分成正方形的区域,并形成朝向开口部51的向下的斜面,各区域部分呈大致为方锥形状的漏斗形。脱离用凹部52形成于朝向开口部51的向下的斜面与斜面交界的凹陷部分。
栽培用托盘50与栽培用托盘40的情况一样,在开口部51周围的四个部位间隔90度呈放射状形成脱离用凹部52,因此手指等可以从四个不同方向插入脱离用凹部52,脱离作业可以不受劳动者位置的影响,所以能使操作方便。而且,多个劳动者能在栽培用托盘50周围多个位置方便地进行栽培容器11的脱离作业。
由于栽培用托盘50的脱离用凹部52形成于朝向开口部51的向下的斜面与斜面交界的凹陷部分,脱离用凹部52与凹陷部分形成连续平滑的曲面,因此开口部51周围的凹凸减少,可引导撒落在栽培用托盘50上的水或液体肥料顺利地流入栽培容器11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效果。
(1)因为在具有能放置、取下地保持栽培容器的开口部的栽培用托盘的开口部的周围,形成了将栽培容器从开口部取下用的脱离用凹部,只要将手指或工具等插入脱离用凹部,便可对栽培容器施加脱离方向的力,能使保持于开口部的栽培容器容易脱离,所以可减轻劳动者的体力负担。由于脱离作业容易进行,劳动者不必用手去拉栽培容器内的植物秧苗,所以可有效地防止植物秧苗的损伤。
(2)通过在开口部的周围多个部位形成脱离用凹部,可以在栽培容器的多个部位对其施加脱离方向的力,因此即使栽培容器与栽培用托盘紧密地连接着,也能方便地使其脱离,同时还可以防止因脱离作业中力集中在一个部位而造成栽培容器或栽培用托盘的破损。
(3)通过在开口部的周围呈放射状形成多个脱离用凹部,手指等便可从多个方向插入脱离用凹部,脱离作业可以不受劳动者位置的影响,所以能使操作方便,而且在多个劳动者在栽培用托盘周围多个位置进行脱离作业的情况下也能方便地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个能放置、取下地保持栽培容器的开口部的栽培用托盘,其特征是,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形成至少一个以上将所述栽培容器从所述开口部取下用的脱离用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用托盘,其特征是,在上述开口部周围,与上述开口部的中心点相对向地形成二个上述脱离用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用托盘,其特征是,在上述开口部周围,从上述开口部的中心点起呈放射状形成四个以上的上述脱离用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栽培用托盘10具有多个可放置、取下地保持圆筒形栽培容器11的开口部12,在开口部12的周围形成有将栽培容器11从开口部12取下用的脱离用凹部13。插入并保持于开口部12的栽培容器11通过其凸缘部11f与开口部12扣合,在各栽培容器11内的栽培土14中可培育秧苗15。
文档编号A01G9/02GK2397719SQ992445
公开日2000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12日
发明者山本浩平 申请人:福冈丸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