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的高产种植方法_2

文档序号:83244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做畦,畦宽2-2.5m,沟宽35_40cm,沟深25_30cm ;
[0037](6)定植:当高粱幼苗长至5-6片叶时即可定植,采取穴植法,行距40-45cm,株距35-40cm,每穴定植2株,边定植边饶足定根肥;
[0038]当羽衣甘蓝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采取穴植法,行距35-40cm,株距20-30cm,每穴定植2株,边定植边浇足定根水;
[0039](7)田间管理:高粱幼苗定植成活后,结合查苗补苗,每亩追施清粪水700_800kg,30-35天后结合中耕除草再追施一次清粪水,拔节期以深中耕为主结合除草一次,每亩追施碳铵35-40kg、钾肥8-12kg,抽穗和灌浆初期喷施0.1 %磷酸二氢钾或2%尿素溶液,并结合中耕培土一次;
[0040]羽衣甘蓝开始采收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_15kg,整个生长季节追肥3-4次,生长后期及时摘除基部病老黄叶及叶腋间萌生的小侧株;
[0041](8)病虫害防治:在高粱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每亩用青虫菌粉15_20kg加细土拌匀后撒入心叶诱杀玉米螟,在拔节期喷施0.3%印楝素乳油400-500倍液防治蚜虫,喷施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喷施50%代森铵500倍液防治紫斑病,连喷2_3次;
[0042]羽衣甘蓝在生长期间分别喷施乐果1000倍液防治蚜虫、杀螟松1000倍液防治卷叶蛾和菜青虫、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软腐病、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连喷2-3次;
[0043](9)采收与贮藏:当高粱穗基部茎杆变黄、植株下部的4-6叶枯死、穗上下两端小穗外颖呈棕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及时晾晒,晒至含水量低于13%后方可装袋入库;
[0044]羽衣甘蓝每株可陆续采收20-30片叶,采收期可达6个月,采收时选取手掌大的嫩叶,勿采过小的心叶,随长随采。
[0045]其中步骤(2)中种衣剂为12%福美双与8%克百威的混合液,种衣剂与种子的用量比1:40-50,步骤¢)中的定根肥为清粪水,每亩施600-700kg。
[0046]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的经济效益分析:
[0047]在保证秋高粱栽培的同时可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羽衣甘蓝的产出,羽衣甘蓝不仅可以作为蔬菜进行销售,也可作为观赏花丼进行销售,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投入方面,秋高粱亩投入在450-500元,羽衣甘蓝亩投入在2800-3000元;在收入方面,秋高粱亩收入2000-2200元,羽衣甘蓝亩收入10000-11000元,除去投入成本,每亩净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由此可看出,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既保证了秋高粱产量的稳定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0048]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的生态效益分析:
[0049]高大作物高粱与矮小作物羽衣甘蓝的套种能使时间、空间格局合理搭配,实现光、热、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产量;而且羽衣甘蓝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层,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高粱的生长。
[00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行隔两行的种植方式,包括下列步骤: (1)苗床选择: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肥力集中的沙质土壤,播种前10-15天翻犁,每亩苗床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0-15kg,然后开沟做厢,厢宽1.5-2m,沟宽35_40cm,沟深25_30cm ; (2)浸种催芽:播种前高粱种子需要先进行筛选或风选,再在阳光下晒种2-3天,于40-45?温水中浸种2-3h后晾干水分,然后将种子与种衣剂按比例进行均匀拌种,拌种后置于25-28 °C下催芽; 将羽衣甘蓝的种子放在通风弱光下晒6-7h,再用55-56 °C温水不停地搅动处理15-20min,晾凉后用10%磷酸三钠或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_30min,然后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包好,滤去多余水分,置于25°C下保湿催芽,早晚用温水淋洗种子一次; (3)适时播种:秋高粱播种选在7月中旬进行,每亩苗床播种300-350g,将种子均匀撒在厢面上,泼上适量的清粪水,并盖上一层细土 ; 羽衣甘蓝播种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前先将土壤浇足底水,然后均匀撒上种子,每亩播种量为70-80g,播种后再撒上一层细土,再盖上旧报纸,用水将旧报纸淋湿,最后盖上双色地膜; (4)苗期管理:当高粱大部分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要及时匀苗,匀苗宜在阴雨天或土壤湿润时进行,幼苗期总共追肥2-3次,每次每亩追施腐熟土杂肥100_150kg和氮肥15-20kg ; 羽衣甘蓝小苗出土后去掉地膜,第2片真叶展开后每亩追施45%三元素复合肥20-25kg,隔7-10天后再追施I次; (5)大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肥力集中的沙质土壤,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2500kg、三元复合肥40-45kg、豆饼20-30kg,施肥后将土壤犁翻20cm,然后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整平做畦,畦宽2-2.5m,沟宽35_40cm,沟深25_30cm ; (6)定植:当高粱幼苗长至5-6片叶时即可定植,采取穴植法,行距40-45cm,株距35-40cm,每穴定植2株,边定植边饶足定根肥; 当羽衣甘蓝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采取穴植法,行距35-40cm,株距20-30cm,每穴定植2株,边定植边浇足定根水; (7)田间管理:高粱幼苗定植成活后,结合查苗补苗,每亩追施清粪水700-800kg,30-35天后结合中耕除草再追施一次清粪水,拔节期以深中耕为主结合除草一次,每亩追施碳铵35-40kg、钾肥8-12kg,抽穗和灌浆初期喷施0.1 %磷酸二氢钾或2%尿素溶液,并结合中耕培土一次; 羽衣甘蓝开始采收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_15kg,整个生长季节追肥3-4次,生长后期及时摘除基部病老黄叶及叶腋间萌生的小侧株; (8)病虫害防治:在高粱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每亩用青虫菌粉15-20kg加细土拌匀后撒入心叶诱杀玉米螟,在拔节期喷施0.3%印楝素乳油400-500倍液防治蚜虫,喷施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喷施50%代森铵500倍液防治紫斑病,连喷2-3次; 羽衣甘蓝在生长期间分别喷施乐果1000倍液防治蚜虫、杀螟松1000倍液防治卷叶蛾和菜青虫、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软腐病、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连喷2-3次; (9)采收与贮藏:当高粱穗基部茎杆变黄、植株下部的4-6叶枯死、穗上下两端小穗外颖呈棕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及时晾晒,晒至含水量低于13%后方可装袋入库; 羽衣甘蓝每株可陆续采收20-30片叶,采收期可达6个月,采收时选取手掌大的嫩叶,勿采过小的心叶,随长随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衣剂为12%福美双与8%克百威的混合液,种衣剂与种子的用量比1:40-50 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定根肥为清粪水,每亩施600-700kg。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的高产种植方法,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下列9个步骤:(1)苗床选择,(2)浸种催芽,(3)适时播种,(4)苗期管理,(5)大田选择,(6)定植,(7)田间管理,(8)病虫害防治,(9)采收与贮藏。本发明采用秋高粱间作羽衣甘蓝的方式进行两者的种植,不仅提高了秋高粱的产量,实现光、热、水和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增加整体经济效益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IPC分类】A01G1-00, A01C1-06
【公开号】CN104641881
【申请号】CN201510023941
【发明人】颜兆发
【申请人】和县鑫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