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阳春秋海棠”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513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珍稀濒危植物“阳春秋海棠”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珍稀漸危植物“阳春秋海棠” iBegonia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阳春秋海棠{Begonia coptidifolia)是国产秋海棠属植物中仅有的一种多回复叶种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该种分布十分狭窄局限,仅在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几条箐沟的部分石头上有少量分布,生境十分特殊脆弱,因此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也是该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物种之一。因此,对该种开展引种、大量繁殖、迁地保护和自然回归等研究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对该种的繁殖生物学开展了研究,发现播种繁殖尽管可以萌发,但出苗率不高,且种苗生长十分缓慢。此外,由于种子只有等果实成熟后才能采集,严重受时间制约。而改用叶片扦插繁殖,不仅克服时间限制,由于可用少量叶片材料和极小的插穗短时间内就可繁殖大量苗木,起到了类似组织培养的效果,不需采集植株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对野生资源的破坏,不仅解决了该种的快速繁殖问题,也有利于该物种野生资源的保护和野外回归。该方法对秋海棠属其它种类的引种保护和研究十分重要,在野外没有种子的情况下只要采集尽可能少的叶片开展微插繁殖就能达到成功引种目的,也可以推广应于观赏价值高的秋海棠商业品种的苗木快速繁殖生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珍稀濒危植物“阳春秋海棠” QBegonia
依靠种子繁殖,种籽的收集非常困难,且存在种籽发芽率很低,无法满足珍稀濒危植物自身快速繁殖扩大种植面积的问题,提供一种珍稀濒危植物“阳春秋海棠”{Begonia coptidi folia)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本发明设计一种珍稀漸危植物“阳春秋海棠”(Begonia coptidi folia)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成熟无病害阳春秋海棠(Begonia coptidi folia)叶片作插穗材料;步骤二,用消毒的手术刀片将叶片切成方形插穗,并用稀释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稀释8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等体积混合液浸泡十分钟杀菌;步骤三,扦插:在温室中用干净、上部透明的育苗盒或其他密闭容器盛放扦插基质,将插穗斜插或平铺于扦插基质表面,扦插后盖上塑料盖或薄膜,遮掩,定期检查喷施清洁水保持适宜湿度;步骤四,上盆:将形成根系并长出小苗的插穗上盆,进行正常栽培管理。步骤二中:用消毒的手术刀片将叶片切成方形插穗的尺寸为0.5-2厘米见方的大小。步骤三中:扦插基质可用纯珍珠岩、纯蛭石、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河沙或其他常见栽培基质,用纯珍珠岩、纯蛭石、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河沙作扦插基质因其不含有机成分、基质中病菌少,因而有助于提高插穗活率和繁殖率。步骤三中:扦插环境要保持80%以上较高的空气湿度和散射光照环境下,定期检查喷水,保持基质湿润,且保持扦插环境温度20-30°C。本发明的优点是并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扦插各组成活率最高达91.66%,最低为75%,平均成活率为81.96%。成苗速度与常规大插穗扦插一样。该方法不仅突破了人们常规思维认定的插穗大小极限,还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具备组织培养方法的高效性,且全过程均不要求无菌环境,是无性繁殖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也是有关濒危物种“阳春秋海棠”叶片扦插繁殖的首次研究报道。本方法可应用于秋海棠属及其他可叶插繁殖的植物种类。
【附图说明】
[0004]附图1珍稀濒危物种“阳春秋海棠”及其生境。
[0005]附图2珍稀濒危物种“阳春秋海棠”单片复叶。
[0006]附图3本发明的修剪的小叶及插穗。
[0007]附图4本发明的扦插第I天,12片斜插、13片平铺于蛭石表面。
[0008]附图5本发明的扦插43天后插穗的生根情况。
[0009]附图6本发明的扦插后110天后芽分化及小苗发育情况。
[0010]附图7本发明的叶片微插繁殖形成的小苗。
[0011]附图8本发明的移栽后健康生长的小苗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种珍稀漸危植物“阳春秋海棠coptidi folia)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成熟无病害阳春秋海棠(Pegonia coptidi folia)叶片作插穗材料;步骤二,用消毒的手术刀片将叶片切成方形插穗,并用稀释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稀释8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等体积混合液浸泡十分钟杀菌;步骤三,扦插:在温室中用干净、上部透明的育苗盒或其他密闭容器盛放扦插基质,将插穗斜插或平铺于扦插基质表面,扦插后盖上塑料盖或薄膜,遮掩,定期检查喷施清洁水保持适宜湿度;步骤四,上盆:将形成根系并长出小苗的插穗上盆,进行正常栽培管理。步骤二中:用消毒的手术刀片将叶片切成方形插穗的尺寸为0.5-2厘米见方的大小。步骤三中:扦插基质可用纯珍珠岩、纯蛭石、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河沙或其他常见栽培基质,用纯珍珠岩、纯蛭石、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河沙作扦插基质因其不含有机成分、基质中病菌少,因而有助于提高插穗活率和繁殖率。步骤三中:扦插环境要保持80%以上的空气湿度和散射光照环境下,定期检查喷水,保持基质湿润,且保持扦插环境温度20-30°C。
[0013]本发明沿用常规叶插繁殖技术,但在插穗大小上有创新,并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扦插各组成活率最高达91.66%,最低为75%,平均成活率为81.96%。正常情况下一片长15-17 cm的成熟叶片可繁殖小苗120 (按0.5X0.5 cm插穗规格及81.96%成活率计算)棵左右,是常规扦插繁殖系数的10倍;插穗25-30天生根,35-40天分化出芽,60-70天可移栽上盆;生长调节剂处理与不处理对照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2、4、10 cm规格的各组插穗用萘乙酸、吲哚丁酸50 mg/L、清水浸泡基部一分钟三种处理;0.5X0.5 cm叶片插穗太小,不作生长调节剂处理)。通常情况下秋海棠叶片扦插使用全叶片或面积较大的叶切片为插穗,繁殖系数不高。本技术在20-30°C的适宜温度范围内,用0.5X0.5厘米大小的插穗,依然可以正常分化发育成苗,成苗速度与常规大插穗扦插一样。该方法不仅突破了人们常规思维认定的插穗大小极限,还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具备组织培养方法的高效性,且全过程均不要求无菌环境,是无性繁殖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也是有关濒危物种“阳春秋海棠”叶片扦插繁殖的首次研究报道。本方法可应用于秋海棠属及其他可叶插繁殖的植物种类。
【主权项】
1.一种珍稀濒危植物“阳春秋海棠”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成熟无病害阳春秋海棠{Begonia coptidifolia)的叶片作插穗材料;步骤二,用消毒的手术刀片将叶片切成方形插穗,并用稀释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稀释8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体积混合液浸泡十分钟杀菌; 步骤三,扦插:在温室中用干净、上部透明的育苗盒或其他密闭容器盛放扦插基质,将插穗斜插或平铺于扦插基质表面,扦插后盖上塑料盖或薄膜,定期检查喷施清洁水保持适且湿度; 步骤四,上盆:将形成根系并长出小苗的插穗上盆,进行正常栽培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秋海棠属植物“阳春秋海棠”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消毒的手术刀片将叶片切成方形插穗的尺寸为0.5-2厘米见方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阳春秋海棠”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扦插基质可用纯珍珠岩、纯蛭石、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河沙或其他常见栽培基质,用纯珍珠岩、纯蛭石、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河沙作扦插基质因其不含有机成分、基质中病菌少,因而有助于提高插穗活率和繁殖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阳春秋海棠”的叶片微插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扦插环境要保持80%以上的空气湿度和散射光照环境下,定期检查喷水,保持基质湿润,且保持扦插环境温度20-30°C。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珍稀濒危植物“阳春秋海棠”(Begoniacoptidifolia)的微插繁殖技术。在插穗大小上有创新,且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为该种叶插繁殖首次研究报告。本技术在20-30℃的适宜温度范围内,用珍珠岩、蛭石或其它基质对我国珍稀濒危物种“阳春秋海棠”(Begoniacoptidifolia)进行叶片扦插繁殖,用小到0.5厘米见方大小的插穗,依然可以正常分化发育成苗,本技术不仅突破了人们常规思维认定的插穗大小极限,还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是无性繁殖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也是有关濒危物种“阳春秋海棠”叶片扦插繁殖的首次研究报道。本方法可应用于秋海棠属及其他可叶插繁殖的植物种类。
【IPC分类】A01G31-00
【公开号】CN104642073
【申请号】CN201310582499
【发明人】田代科, 李湘鹏, 李行娟
【申请人】上海辰山植物园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