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999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
【背景技术】
[0002]混合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即将两种或以上的水产养殖在一起,水产品间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共存以达到更佳的养殖效果,获取更大的养殖效益。申请号为200610135254.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青蟹的养殖方法,其采用的养殖模式为混合养殖,将青蟹与对虾、鲻鱼、缢蛏、江蓠等单品种中的至少一种混养,采用I年轮番至少2次放养;申请号为201410422024.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大黄鱼的内陆养殖方法,其采用三级降盐的方法使得大黄鱼达到全淡养殖,从而适应内陆养殖,还能与南美白对虾混合养殖,从而扩大了大黄鱼的养殖范围,提高大黄鱼的年产量,增加养殖效益。
[0003]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鱼类,此鱼肉质细滑鲜嫩,是市场价值较高的经济鱼类。近年来,大黄鱼养殖蓬勃发展,在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宁德海区拥有大规模养殖。其养殖方式主要有深海网箱养殖,围网养殖,普通网箱养殖以及池塘养殖。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普通网箱和深海网箱养殖。随着养殖面积和放养密度逐渐加大,病害发生的情况也随之增多,发病次数日趋频繁,危害性增大,极大地限制了大黄鱼养殖业发展。其中由刺激隐核虫引起的白点病在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成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病害,影响大黄鱼成活率,给养殖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且大黄鱼排泄的粪便营养丰富,容易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使藻类繁殖较快,进一步恶化了病害的发生。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滩涂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目前池塘缢蛏精养的模式为蛏塘配合肥水塘,即在肥水塘中施尿素、氮肥等使藻类快速繁殖,再将肥水塘的水抽入蛏塘作为饵料。这种模式的缺点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藻类不能有效吸收所施的化肥,残留的化肥对蛏有一定毒性,严重时会造成蛏大量死亡。这种蛏塘配合肥水塘模式养殖的蛏肉质容易偏黑,影响售价。准确把握施肥量是养殖中的难点,而施肥成本也占养殖成本的30%?40%。如果能够将大黄鱼和缢蛏进行混合养殖,即可轻松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又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目前尚未见有将大黄鱼和缢蛏进行混合养殖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克服目前大黄鱼与缢蛏各自独立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填补目前市场上未见有将大黄鱼和缢蛏进行混合养殖的空白,提供了一种可轻松解决大黄鱼与缢蛏各自独立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
[0005]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I)池塘的选择:池塘周边无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水质符合海水养殖用水标准,盐度8?32%。,水温12?30°C,且有充足的淡水来源; (2)养殖品种及数量:池塘中养殖700g/尾以上的大黄鱼800尾/亩、300?500g/尾的觸鱼20尾/亩、壳长Imm的紺苗Ikg/亩;
(3)养殖期间的管理:当水温高于20°C时,按养殖大黄鱼体重的4%?5%投喂颗粒饲料,早晚各投一次,两次投喂饲料重量比例为2:3 ;当水温为15?20°C时按养殖大黄鱼体重的2%?4%投喂颗粒饲料,早晚各投一次,两次投喂饲料重量比例为2:3 ;早、晚巡塘一次,检查病害及溶氧情况;
(4)池塘水管理:每天池塘的换水量不超过1/5,并且每天注入30~40%的淡水,以1%0/d的速率降至盐度维持在2-13%。范围内,控制病害。
[000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I)本发明将大黄鱼与缢蛏进行混养,并套养滤食性鲻鱼、底部贝类,充份利用养殖容量,将大黄鱼养殖中产生的肥水作为缢蛏的饵料,经蛏充分吸收肥水中的藻类后再排放,实现了所投喂的大黄鱼饵料营养的多层次吸收利用,节省了养蛏需购买化肥的开支,也大大减少了排放水的富营养程度;且在池塘内不断注入淡水,降低盐度,有效的防止大黄鱼白点病发生,二者互惠共利,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养殖模式;(2)用这种天然肥水养殖的蛏具有肉质白嫩,肥满度高的特点,售价比普通蛏塘养殖蛏高10%?20%。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列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应当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池塘的选择:选择宁德市近海区无污染的池塘,检测水质符合海水养殖用水标准,盐度8?32%。,水温12?30°C,且有充足的淡水来源;
(2)养殖品种及数量:池塘中养殖700g/尾以上的大黄鱼800尾/亩,其中700?800g/尾大黄鱼100尾/亩、800?900g/尾大黄鱼300尾/亩、900g/尾以上的大黄鱼400尾/亩,300?500g/尾的觸鱼20尾/亩,壳长Imm的紺苗Ikg/亩;
(3)养殖期间的管理:当水温高于20°C时,按养殖大黄鱼体重的4%?5%投喂颗粒饲料,早晚各投一次,两次投喂饲料重量比例为2:3 ;当水温为15?20°C时按养殖大黄鱼体重的2%?4%投喂颗粒饲料,早晚各投一次,两次投喂饲料重量比例为2:3 ;早、晚巡塘一次,检查病害及溶氧情况;
(4)池塘水管理:每天池塘的换水量不超过1/5,并且每天注入30%的淡水,以1%。/d的速率降至盐度维持在2-13%。范围内,控制病害。
[0008]实施例2:
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池塘的选择:选择福鼎近海区无污染的池塘,检测水质符合海水养殖用水标准,盐度8?32%。,水温12?30°C,且有充足的淡水来源;
(2)养殖品种及数量:池塘中养殖700g/尾以上的大黄鱼800尾/亩,其中700?800g/尾大黄鱼200尾/亩、800?900g/尾大黄鱼200尾/亩、900g/尾以上的大黄鱼400尾/亩,300?500g/尾的觸鱼20尾/亩,壳长Imm的紺苗Ikg/亩;
(3)养殖期间的管理:当水温高于20°C时,按养殖大黄鱼体重的4%?5%投喂颗粒饲料,早晚各投一次,两次投喂饲料重量比例为2:3 ;当水温为15?20°C时按养殖大黄鱼体重的2%?4%投喂颗粒饲料,早晚各投一次,两次投喂饲料重量比例为2:3 ;早、晚巡塘一次,检查病害及溶氧情况;
(4)池塘水管理:每天池塘的换水量不超过1/5,并且每天注入40%的淡水,以1%。/d的速率降至盐度维持在2-13%。范围内,控制病害。
[000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池塘的选择:池塘周边无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水质符合海水养殖用水标准,盐度8?32%。,水温12?30°C,且有充足的淡水来源; 养殖品种及数量:池塘中养殖700g/尾以上的大黄鱼800尾/亩、300?500g/尾的鲻鱼20尾/亩、壳长Imm的紺苗Ikg/亩; 养殖期间的管理:当水温高于20°C时,按养殖大黄鱼体重的4%?5%投喂颗粒饲料,早晚各投一次,两次投喂饲料重量比例为2:3 ;当水温为15?20°C时按养殖大黄鱼体重的2%?4%投喂颗粒饲料,早晚各投一次,两次投喂饲料重量比例为2:3 ;早、晚巡塘一次,检查病害及溶氧情况; 池塘水管理:每天池塘的换水量不超过1/5,并且每天注入30~40%的淡水,以1%。/d的速率降至盐度维持在2-13%。范围内,控制病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池塘鱼贝混合养殖模式,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养殖模式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实现:池塘的选择、养殖品种及数量、养殖期间的管理和池塘水管理。本发明将大黄鱼与缢蛏进行混养,并套养滤食性鲻鱼、底部贝类,充份利用养殖容量,将大黄鱼养殖中产生的肥水作为缢蛏的饵料,经蛏充分吸收肥水中的藻类后再排放,实现了所投喂的大黄鱼饵料营养的多层次吸收利用,节省了养蛏需购买化肥的开支,也大大减少了排放水的富营养程度;且在池塘内不断注入淡水,降低盐度,有效的防止大黄鱼白点病发生,二者互惠共利,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养殖模式。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104885986
【申请号】CN201510365380
【发明人】黄伟卿, 张艺, 陈仕玺, 刘家富
【申请人】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