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减量高效施用植稻方法

文档序号:9222203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氮肥减量高效施用植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氮肥减量施用植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稻田氮肥施用方法,肥料利用率低,氮肥面源污染大,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肥料利用率,能有效地控制氮肥面源污染的氮肥减量高效施用植稻方法。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氮肥减量高效施用植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水稻采用拌和缓释肥的营养土或基质进行盘式育秧:水稻采用塑料穴盘或是硬盘育秧,在育秧基质中或是营养土中多增加缓释肥,以不造成秧苗肥害为度,并拌和均匀,选择缓释肥种类是其肥效在施入土壤30天氮的释施速率达到最高,做到育秧播种前施用,移栽大田后肥料通过秧株根际发力的目的;苗床按旱育的管理要求规范操作;
(2)水稻宽窄行增密栽植:水稻采用宽窄行方式种植,移栽时种植密度比常规增加20% ;采用宽行行距30厘米、窄行行距20厘米,常规株距;或采用宽行行距40厘米、窄行行距20厘米,株距比常规缩小20% ;
(3)水稻窄行内居中深施基肥:水稻移栽时,在窄行内居中位置线状深施基肥,施肥深度为5~6厘米,施用的氮肥量较常规减少20%~30% ;
(4)水稻宽行内株侧深施追肥:追用分蘖肥和穗肥。追肥时在宽行内距稻株8厘米位置,条带状侧施肥料,施肥深度6~8厘米,施用的氮肥量较常规的减少20%~25%。
[0005]本发明通过稻田深层施肥和稻株根际施肥,减少了肥料的挥失损失和径流流失,有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在保持水稻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减施氮肥可达20%以上,能有效地控制氮肥面源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一种氮肥减量高效施用植稻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I)水稻采用拌和缓释肥的营养土(或基质)进行盘式育秧。水稻采用塑料穴盘(根穴带土人工移栽)或是硬盘育秧(根穴带土机械栽插),在育秧基质中或是营养土中多增加缓释肥(具体数据为不造成秧苗肥害为度),并拌和均匀,选择缓释肥种类是其肥效在施入土壤30天氮的释施速率达到最高,做到育秧播种前施用,移栽大田后肥料通过秧株根际发力的目的。苗床要按旱育的管理要求规范操作,通过旱育,不仅培育根量足、苗株矮的健壮秧,也能迟缓缓释肥的肥力释放速度。(2)水稻宽窄行增密栽植。水稻采用宽窄行方式种植,移栽时种植密度比常规增加20%。采用宽行行距30厘米、窄行行距20厘米,常规株距;或采用宽行行距40厘米、窄行行距20厘米,株距比常规缩小20%左右。通过增加密度,以提高耕层土壤中水稻根系起点分布量,以实现减施氮肥增加产量。(3)水稻窄行内居中深施基月巴。水稻移栽时,在窄行内居中位置线状深施基肥,施肥深度5~6厘米为宜,施用的氮肥量较常规减少20°/『30%。(4)水稻宽行内株侧深施追肥。按照水稻高产优质管理要求,适期追用分蘖肥和穗肥(施肥期同常规)。追肥时在宽行内距稻株8厘米左右位置,条带状侧施肥料。施肥深度6~8厘米,施用的氮肥量较常规的减少20%~25%。
【主权项】
1.一种氮肥减量高效施用植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水稻采用拌和缓释肥的营养土或基质进行盘式育秧:水稻采用塑料穴盘或是硬盘育秧,在育秧基质中或是营养土中多增加缓释肥,以不造成秧苗肥害为度,并拌和均匀,选择缓释肥种类是其肥效在施入土壤30天氮的释施速率达到最高,做到育秧播种前施用,移栽大田后肥料通过秧株根际发力的目的;苗床按旱育的管理要求规范操作; (2)水稻宽窄行增密栽植:水稻采用宽窄行方式种植,移栽时种植密度比常规增加20% ;采用宽行行距30厘米、窄行行距20厘米,常规株距;或采用宽行行距40厘米、窄行行距20厘米,株距比常规缩小20% ; (3)水稻窄行内居中深施基肥:水稻移栽时,在窄行内居中位置线状深施基肥,施肥深度为5~6厘米,施用的氮肥量较常规减少20%~30% ; (4)水稻宽行内株侧深施追肥:追用分蘖肥和穗肥。追肥时在宽行内距稻株8厘米位置,条带状侧施肥料,施肥深度6~8厘米,施用的氮肥量较常规的减少20%~2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肥减量高效施用植稻方法,包括水稻采用拌和缓释肥的营养土或基质进行盘式育秧、水稻宽窄行增密栽植、水稻窄行内居中深施基肥、水稻宽行内株侧深施追肥等步骤。本发明通过稻田深层施肥和稻株根际施肥,减少了肥料的挥失损失和径流流失,有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在保持水稻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减施氮肥可达20%以上,能有效地控制氮肥面源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IPC分类】A01C21/00, A01G16/00
【公开号】CN104938267
【申请号】CN201510294447
【发明人】刘建, 魏亚凤, 杨美英, 李波, 汪波, 薛亚光
【申请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