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_2

文档序号:92789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拧成鸡蛋大小后,移入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等混合的栽培基质中种植;移栽成活率达96%以上,且黄花倒睡莲茎杆木质化明显,叶色深绿,长势好。
[0021](6)田间栽培管理:将幼苗移栽田间,环境温度25 °C,喷雾保湿,保持空气湿度90%,覆盖遮阴率70%遮阳网,每周喷洒I次广谱杀菌剂,每月浇I次两倍MS大量溶液,一年后植株的平均根粗可达0.8 cm。
[0022]步骤(I)中表面消毒处理a为在含有体积浓度为0.1%洗洁精的水中浸泡30 min,流动的水冲洗1.5 h,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0 wt.%酒精消毒20 S,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
0.1 Wt.%升萊消毒15 min,无菌水冲洗4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
[0023]培养基A 配方为:MS+ 6BA 1.5 mg/L + NAA 0.05 mg/L + KT 0.5 mg/L + Sue30 g/L + 琼脂粉 8 g/L, PH 值为 5.8。
[0024]培养基B 配方为:1/4 MS+ IBA 0.2 mg/L + NAA 0.5 mg/L + AC I g/L + Sue 20g/L +琼脂粉9 g/L, PH值为5.9。
[0025]所述的移栽基质配比是: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的重量比为3:2:1。
[0026]所述广谱杀菌剂为500倍50%多菌灵与I 000倍70%甲基托布津溶液交替使用。
[0027]实施例2
(1)若选取得是生长健壮的黄花倒睡莲组培苗作为外植体母本用于繁殖,则表面消毒应采用消毒处理b处理,然后直接切取之后进行初代培养;
(2)初代培养-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将已经过消毒处理的多节间茎段接种入培养基A中,多节间茎段横放平铺于培养基中,12天后进行一体化培养;
(3)—体化培养:将经初代诱导的多节间丛生芽切取成1.5 cm长的单芽横放入培养基B中,每瓶接种30棵,光照强度为2000 lx, 10天后开始生根,20天长至6 cm高度后,准备移栽;
(4)炼苗:20天后,将瓶苗从培养室取出放置常规室内4天,第6天将瓶盖打开继续放置2天,期间每天要补充10 ml无菌水至瓶内,第8天后将组培苗轻轻夹出,洗净根部培养基,以备移栽;
(5)移栽:将洗净的黄花倒睡莲组培苗用500ppm多菌灵溶液浸泡30 min后,用稀黄土将其根部包裹成鸡蛋大小后,移栽入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等混合的栽培基质中种植;移栽成活率达97%以上,且黄花倒睡莲茎杆木质化明显,叶色深绿,长势好。
[0028](6)田间栽培管理:将幼苗移栽田间,环境温度25°C,喷雾保湿,保持空气湿度95%,覆盖遮阴率70%遮阳网,每周喷洒I次广谱杀菌剂,每月浇I次两倍MS大量溶液(成分配比见附件I ),一年后植株的平均根粗可达0.6 cm。
[0029]步骤(I)中消毒处理b为70 wt.%酒精消毒5 s,无菌水冲洗4次,0.1 wt.%升汞消毒3 min,无菌水冲洗4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
[0030]培养基A 配方为:MS+ 6BA 1.5 mg/L + NAA 0.05 mg/L + KT 0.5 mg/L + Sue30 g/L + 琼脂粉 8 g/L, PH 值为 5.8。
[0031]培养基B 配方为:1/4 MS+ IBA 0.2 mg/L + NAA 0.5 mg/L + AC I g/L + Sue 20g/L +琼脂粉9 g/L, PH值为5.9。
[0032]所述的移栽基质配比是: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的重量比为3:2:1。
[0033]所述广谱杀菌剂为500倍50%多菌灵与1000倍70%甲基托布津溶液交替使用。
[0034]实施例3
(1)表面消毒: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黄花倒睡莲植株为外植体,去除叶片后用软毛刷轻刷表皮,将其进行表面消毒处理a后,切成含有4个多节间的茎段备用;
(2)初代培养-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将已经过消毒处理的多节间茎段接种入培养基A中,多节间茎段横放平铺于培养基中,10天后进行一体化培养;
(3)—体化培养:将经初代诱导的多节间丛生芽切取成2.0 cm长的单芽横放入培养基B中,每瓶接种30棵,光照强度为1500 lx, 10天后开始生根,20天长至7 cm高度后,准备移栽;
(4)炼苗:20天后,将瓶苗从培养室取出放置常规室内3天,第6天将瓶盖打开继续放置2天,期间每天要补充12 ml无菌水至瓶内,第8天后将组培苗轻轻夹出,洗净根部培养基,以备移栽;
(5)移栽:将洗净的黄花倒睡莲组培苗用500ppm多菌灵溶液浸泡30 min后,取出,用稀黄土将其根部包裹成鸡蛋大小后,移栽入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等混合的栽培基质中种植;
(6)田间栽培管理:将幼苗移栽田间,环境温度25°C,喷雾保湿,保持空气湿度85%,覆盖遮阴率70%遮阳网,每周喷洒I次广谱杀菌剂,每月浇I次两倍MS大量溶液(成分配比见附件I ),一年后植株的平均根粗可达0.7 cm。
[0035]步骤(I)中表面消毒处理a为在含有体积浓度为0.2%洗洁精的水中浸泡30 min,流动的水冲洗2 h,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0 wt.%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0.1wt.%升萊消毒20 min,无菌水冲洗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
[0036]培养基A 配方为:MS+ 6BA 1.5 mg/L + NAA 0.05 mg/L + KT 0.5 mg/L + Sue30 g/L + 琼脂粉 8 g/L, PH 值为 5.8。
[0037]培养基B 配方为:1/4 MS+ IBA 0.2 mg/L + NAA 0.5 mg/L + AC I g/L + Sue 20g/L +琼脂粉9 g/L, PH值为5.9。
[0038]所述的移栽基质配比是: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的重量比为3:2:1。
[0039]所述广谱杀菌剂为500倍50%多菌灵与1000倍70%甲基托布津溶液交替使用。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黄花倒睡莲植株为外植体,经过表面消毒、初代培养、一体化培养、炼苗、移栽,最终获得黄花倒睡莲组培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表面消毒: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黄花倒睡莲植株为外植体,去除叶片后用软毛刷轻刷表皮,将其进行表面消毒处理a后,切成含有2-4个多节间的茎段备用;若选择生长健壮的黄花倒睡莲组培苗用于繁殖,则采用消毒处理b后直接切取后进行初代培养; (2)初代培养-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将已经过消毒处理的多节间茎段接种入培养基A中,多节间茎段横放平铺于培养基中,10-15天后进行一体化培养; (3)—体化培养:将经初代诱导的多节间丛生芽切取成1.5-2.0 cm长的单芽横放入培养基B中,每瓶接种30棵,光照强度为1500-3000 lx, 10天后开始生根,20天长至6_8 cm高度后,准备移栽; (4)炼苗:20天后,将瓶苗从培养室取出放置常规室内3-5天,第6天将瓶盖打开后继续放置2天,期间每天要补充10-15 ml无菌水至瓶内,第8天后将组培苗轻轻夹出,洗净根部培养基,以备移栽; (5)移栽:将洗净的黄花倒睡莲组培苗用500ppm多菌灵溶液浸泡30 min后,取出,用稀黄土将其根部包裹成鸡蛋大小后,移栽,放入基质为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等按一定配比组合的栽培基质中种植; (6)田间栽培管理:将幼苗移栽田间,环境温度24-26°C,喷雾保湿,保持空气湿度85-95%,覆盖遮阴率70%遮阳网,每周喷洒I次广谱杀菌剂,每月浇I次两倍MS大量溶液,一年后植株的平均根粗可达0.5-0.8 cm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表面消毒处理a为在含体积浓度为0.1-0.2%洗洁精的水中浸泡30 min,流动的水冲洗1-2 h,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0 wt.%酒精消毒20-30 S,无菌水冲洗3_5次,再用0.1 Wt.%升萊消毒10-20 min,无菌水冲洗3-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消毒处理b为70 wt.%酒精消毒5 S,无菌水冲洗3-5次,0.1 wt.%升汞消毒3 min,无菌水冲洗3-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A配方为:MS+ 6BA 1.5 mg/L + NAA 0.05 mg/L + KT 0.5 mg/L + Sue 30 g/L +琼脂粉8 g/L,PH值为5.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 B 配方为:1/4 MS+ IBA 0.2 mg/L + NAA 0.5 mg/L + AC I g/L + Sue 20 g/L +琼脂粉9 g/L,PH值为5.9。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栽基质配比是: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的重量比为3:2: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谱杀菌剂为50%多菌灵与70%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取黄花倒睡莲植株为外植体,经过表面消毒、初代培养、一体化培养、炼苗、移栽,最终获得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多节间茎段作为外植体,同时采用专项研究出的独立配方使其在一代的培养基中完成增殖、生根等过程,利用它们一体化的方法来培育出黄花倒睡莲组织培养苗。本方法提高繁殖系数的同时,保存了苗木的优质性来满足引种推广的需求;这种黄花倒睡莲组织培养技术能在较短的30-50d内,繁殖出大量具有保持母本优良品质的黄花倒睡莲植株。
【IPC分类】A01H4/00
【公开号】CN104996298
【申请号】CN201510389439
【发明人】张君诚, 张杭颖
【申请人】三明学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