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和饲养田间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510836阅读:来源:国知局
域)。水稻苗上放置铁纱网,在每个铁 纱网上方放置塑料吸管40根,其长度:直径=19. Ocm: 0. 8cm。每天在养虫盒中加入适量水 以便保湿,每天观察塑料吸管中寄生蜂幼虫啮出寄主体外结茧情况(图1、图3);
[0024]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茭白二化螟幼虫的饲养方法,其中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
[0025] 将剥取的幼虫随机分成3组,每组80、80、100头幼虫。饲养茭白二化螟的养虫盒 盖底部铺上4层纱布,其上垫一张滤纸;滤纸上方放置9段新鲜茭白块。于茭白块侧壁随机 接入剥取的二化螟4-6龄幼虫让其自然取食。同龄期幼虫接入同一养虫盒中。茭白块上方 放置铁纱网,在每个铁纱网上方放置40根透明塑料吸管(长度:直径=19. 0cm:0. 8cm),盖 好养虫盒盖,用一层黑布蒙住盒盖,同时用黑布遮住养虫盒上部1/2的区域(即养虫盒高度 的1/2区域)。每天在养虫盒中加入适量水以便保湿,每天观察塑料吸管中寄生蜂幼虫啮出 寄主体外结茧情况(图2, 3)。
[0026]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水稻二化螟或茭白二化螟幼虫寄生蜂收集的方 法,其中按以下步骤进行:(1)取一个白色塑料盘,底部铺一层与盘底同等大小的黑布;(2) 将揭去养虫盒盖上的黑布,掀开养虫盒盖,观察寄生蜂幼虫啮出寄主体外结茧情况,目测定 位寄生蜂茧所在位置(图4) ;(3)用镊子将结有寄生蜂茧的塑料吸管小心地夹出,放于白色 塑料盘内;(4)根据寄生蜂茧所在位置,用镊子尽量沿无蜂茧的一侧小心地将吸管夹取,放 于白色塑料盘内的黑布上。(5)记录每根吸管中寄生蜂茧数、二化螟化蛹数和二化螟幼虫被 寄生数,挑出二化螟蛹和被寄生后死亡的幼虫,仅保留寄生蜂茧。(6)根据田间寄生蜂的释 放需要及释放时间,暂将寄生蜂茧放置在铺有潮湿纱布的干净养虫盒中,盖上具透气口的 盒盖,放置在4 °C冰箱保存。
[0027]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田间收集的自然生长的二化螟幼虫,有些被寄生蜂产卵 (一个或多个卵)寄生,有些则没有。如果二化螟幼虫经过本发明的装置饲养的时候,经过 发育并化蛹的,表明二化螟幼虫没有被寄生蜂寄生;如果被寄生蜂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则不 能化蛹而会产生一头或多头寄生蜂。该发明方法也可以研究寄生蜂田间实际寄生率和寄生 蜂的发生规律。
[0028]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二化螟虫源采集方法:水稻二化螟和茭白二化螟分别采自 余姚市三七市镇水稻田和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茭白田的越冬代幼虫。采集时,将带有越冬 幼虫的水稻稻粧及茭白残茬带回养虫室内。将水稻稻粧中剥取的全部幼虫(即水稻二化螟 幼虫)和茭白残茬中剥取的所有幼虫(即茭白二化螟幼虫)分开单独饲养。在田间采集来 的这些水稻二化螟和茭白二化螟的幼虫中,有些幼虫可能已被寄生蜂寄生,有些则可能没 有被寄生蜂寄生,通过本发明的饲养方法可以准确收集到二化螟幼虫的寄生蜂及其寄生率 信息。
[0029] 另一方面,为解决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田间释放高效、简便化问题,我们发明出一个 利用透明塑料吸管、遮蔽盖和携蜂体进行快速、简便、高效释放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新方 法,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实现规模化释放大量二化螟幼虫寄生蜂,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投入,提 高了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释放效率。
[0030] -方面,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快速、简便、高效释放二化螟幼虫寄生蜂 的装置,该装置包括:(1)圆形的遮蔽盖(100)和圆形的携蜂体(200)(图5),遮蔽盖和携蜂 体之间用铁丝(500)串连,遮蔽盖与携蜂体均用透明塑料片制作而成;遮蔽盖的一边与携 蜂体固定,遮蔽盖(100)的底部与携蜂体(200)成30度角;携蜂体的两端用10目网眼的尼 龙网纱(90)覆盖,有效携蜂部位长度为20cm、宽度为10-12cm;在携蜂体体内放置若干个 带有蜂茧的透明塑料管(20) ; (2)漂浮材料(300);整个携蜂体(200)粘连在漂浮材料表面 上,漂浮材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250-300mm、150-180mm和80-100mm (图6)。携蜂体 粘连到漂浮材料后,整个装置的重心稳定,漂浮在水面上。优选的,携蜂体可以设计为能够 容纳透明塑料管为限,在塑料管中带有本发明方法收集的寄生蜂茧。
[0031] 另一方面,本发提供一种低成本、快速、简便、高效释放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新方 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32] 利用收集到的水稻二化螟幼虫和茭白二化螟幼虫的寄生蜂茧,进行田间释放寄生 蜂试验,具体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33] 1、提供一种寄生蜂释放装置,该装置包括:(1)圆形的遮蔽盖(100)和圆形的携 蜂体(200)(图5),遮蔽盖和携蜂体之间用铁丝串连,遮蔽盖与携蜂体均用透明塑料片制作 而成;遮蔽盖的一边与携蜂体固定,遮蔽盖的底部(100)与携蜂体(200)成30度角;携蜂 体的两端用10目网眼的尼龙网纱(90)覆盖,有效携蜂部位长度为20cm、宽度为10-12cm; 在携蜂体体内放置若干个带有蜂茧的透明塑料管(20) ; (2)漂浮材料(300);整个携蜂体 (200)粘连在漂浮材料表面上,漂浮材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250-300mm、150-180mm 和80-lOOmm(图6)。携蜂体粘连到漂浮材料后,整个装置的重心稳定,漂浮在水面上。
[0034] 优选的,寄生蜂释放装置的设计如下:
[0035] 为了有效避免阳光和雨水影响寄生蜂存活和羽化,设计的寄生蜂释放容器为两个 部分:1)圆形的遮蔽盖和圆形的携蜂体(图5),两者之间用铁丝串连,遮蔽盖与携蜂体均 用透明塑料片制作而成。遮蔽盖的一边与携蜂体固定,遮蔽盖的底部与携蜂体成30度角。 2)漂浮材料。携蜂体的两端用10目网眼的尼龙网纱覆盖,有效携蜂部位长度为20cm、宽 度为10-12cm。整个携蜂体粘连在漂浮材料表面上,漂浮材料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 250-300mm、150-180mm和80-100mm(图6)。携蜂体粘连到漂浮材料后,整个装置的重心稳 定,漂浮在水面上。
[0036] 2、田间释放技术:
[0037] 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准备:分别采集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水稻田二化螟幼虫和 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茭白田二化螟幼虫,在饲养二化螟幼虫过程中,寄生蜂幼虫啮出寄主 体外结茧,收集寄生蜂茧(图7),备用。
[0038] 释放装置田间排列方法:沿水稻田和茭白田的行间释放寄生蜂容器,每块田释放 寄生蜂容器的数量取决于田块的面积,根据二化螟发生程度确定释放数量。
[0039] 释放时期:根据水稻二化螟和茭白二化螟成虫发生时期及其以后的天气条件情 况,预测二化螟产卵日期、卵孵化日期和3龄幼虫的发生时期,在3龄幼虫发生盛期前释放 寄生蜂容器。
[0040] 有益效果
[0041] 饲养和收集二化螟幼虫或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方法的有益效果体现如下几个方 面:(1)、上述收集二化螟幼虫寄生蜂茧的方法极为高效、简便,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一根吸 管能够容纳几十个寄生蜂茧,收集蜂茧时只要将塑料吸管用镊子夹取即可。(2)、采用塑料 吸管收集寄生蜂茧的模式,这是本研究小组提出的饲养和收集寄生蜂创新方法。一方面塑 料吸管不仅模拟水稻茎杆的形态结构,而且其两端通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通风效果,因 此,既能保持塑料吸管中微环境所需的湿度,又能使塑料吸管不至于过湿,导致寄生蜂幼虫 和蜂茧"溺水";另一方面,被寄生蜂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可以顺利自如地钻入"宽敞"的塑料 吸管,从而有利于寄生蜂幼虫啮出寄主体外结茧。在自然界,由于二化螟幼虫隐蔽取食于寄 主植物茎杆、茎鞘中;被寄生的幼虫倾向于钻入隐蔽的场所,因此收集二化螟幼虫寄生蜂难 度大,且具有盲目性。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室内灯光仅照射养虫盒基部,加之养虫盒盖被黑 布的遮住,使塑料吸管成为了良好的隐蔽;同时,相对于寄生蜂幼虫的其它结茧场所,塑料 吸管因透明而能够快速、准确定位寄生蜂茧的位置,从而减少因盲目寻蜂茧带来不必要的 潜在机械损伤。上述这些因素使得寄生蜂幼虫选择在塑料吸管内壁结茧。(3)、上述收集方 法能够明确田间不同生境(如稻田和茭白田)中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优势种类、自然寄生 率、每头二化螟幼虫寄生的寄生蜂数、二化螟幼虫的化蛹率以及蛹的雌雄性比。(4)、塑料吸 管非常轻便并且可以反复利用。因此,该方法不仅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 收集寄生蜂茧的效率,便于操作。
[0042] 另外,关于释放的有益效果如下:(1)寄生蜂存活率高。由于塑料吸管两端通畅, 透气性和通风效果好,既能保持塑料吸管中微环境所需的湿度,也能观察寄生蜂的发育情 况,又能保证寄生蜂顺利自如地爬出"宽敞"的塑料吸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机械伤害和死 亡,提高寄生蜂的存活率。(2)释放方法简便、高效。塑料吸管非常轻便并且可以反复利用, 不仅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释放寄生蜂的效率。(3)释放地点灵活。由于 该释放装置漂浮在水面,借助风力移动,能够到达更远的区域。
【附图说明】
[0043] 图1水稻二化螟幼虫寄生蜂茧的收集模式。
[0044] 图2茭白二化螟幼虫寄生蜂茧的收集模式。
[0045] 图3塑料吸管在养虫盒中的放置模式。
[0046] 图4二化螟幼虫寄生蜂茧在塑料吸管中的排列模式。
[0047] 图5 :本发明释放装置的剖面图;
[0048] 图6 :本发明释放装置的立体图;
[0049] 图7 :本发明的二化螟幼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