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机械化旱栽秧方法

文档序号:9651324阅读:9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机械化旱栽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机械化旱栽秧方法,属于农业作物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第二位,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在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有水稻种植。我国水稻的栽植方法一般采用水田插秧的方式,主要插秧方式有人工插秧、人工抛秧、机械插秧和机械抛秧。近几年,也有采用旱直播和水直播的方式。这些栽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人工插秧的劳动强度大,人工抛秧、机械插秧和机械抛秧均能减少人的劳动强度,但对水田整地要求较高,必须要求土地尽量平,水稻直播的生育期较长,对山东等稻麦两熟区其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选择,是限制其发展的障碍因素。
[0003]根据对水稻栽培的研究,结合传统的水稻栽种模式的优缺点,中国专利文件“水稻无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公开号101563995),公开了一种水稻无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包括育秧、移栽、田间管理三大生产操作过程。其中育秧过程含有良种选择及处理、苗床制作、播种、苗床管理四个生产步骤;其移栽过程包含有无水整田,打窝、施肥、移栽、浇定根水五个生产步骤;但该专利的栽植过程全为人工,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的生产应用,无法很好的适应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目前尚未有针对水稻的适于大规模机械化旱栽秧的栽植方法。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机械化旱栽秧方法。
[0005]名词解释:中壌土是指土壤的质地。土壤质地根据土壤的沙粘程度,分为沙土、壤土和粘土,其中壤土有分为轻壤土、中壌土和重壤土。沙土不易结块,壤土和粘土较易结块。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水稻机械化旱栽秧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08](1)育秧:采用穴盘进行育秧,所述穴盘包括盘体和钵体,钵体为倒圆台体,钵体位于盘体中,在钵体中播入育秧土和水稻种子,秧苗苗龄为20— 30天;
[0009](2)整地:小麦或油菜收获后,撒施水稻基肥,旋耕土地,打畦埂;每亩土地撒施50kg水稻基肥,旋耕土地,以尽量使土壤耕比较细,没有大的土块,打畦埂,是为了避免水稻秧苗旱栽后,得不到及时灌水,秧苗晒死的情况出现,对于面积大的田块,打若干畦埂,以实现边播秧苗边灌水。
[0010]撒施水稻基肥、旋耕、打畦埂均为现有技术,按照本领域农民习惯进行。
[0011](3)旱栽秧:采用水稻旱栽机进行栽秧,所述水稻旱栽机包括驱动水稻旱栽机行进的驱动装置、摆苗平台、分苗轨道、压沟轮和至少一个覆土机构,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摆苗平台的前端,所述摆苗平台的后端与分苗轨道相连,所述摆苗平台、分苗轨道形成一个摆苗工作平面,所述摆苗工作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压沟轮设于摆苗平台的下方;所述覆土机构为Y型杆,覆土机构位于分苗轨道的下方,相邻两个覆土机构位于分苗轨道的两侧;压沟轮在土地上开沟,秧苗通过摆苗平台、分苗轨道落入压沟轮开设的沟中,由覆土机构进行覆土;在水稻旱栽机的行进方向上,驱动装置设在摆苗平台的前端,用以带动整个水稻旱栽机的前进,压沟轮用以在秧苗落入土地之前在土地表面压出一条沟壑,利用水稻旱栽机在运行工作中自身的震动和倾斜设置的摆苗工作平面,使秧苗落入开好的沟壑中,水稻旱栽机运行过之后即能开好沟壑,避免了人工事先开沟的劳动成本,在开沟壑、落入秧苗后,随着水稻旱栽机在不断行进,通过覆土机构将沟壑两边的土将沟壑及秧苗重新覆盖填充。
[0012](4)灌水:在秧苗旱栽秧2-3小时内进行灌水。水稻秧苗栽好后,应立即灌水,以免秧苗晒死。
[0013]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⑴中,单个钵体内播种5-8粒种子。
[0014]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育秧土为中壌土。中壌土可使育秧的钵体成型,便于机械播秧。
[0015]进一步优选的,步骤⑴中,育秧土中每100公斤掺入0.1公斤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0016]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⑴中,所述钵体上口直径为2.5cm,钵体下底面直径为
2.4cm,钵体高度为2cm。优选的,所述钵体底面设有直径4mm的透水孔。与现有的抛秧盘相比,本发明所使用的钵体大且底面积大,便于秧苗在水稻旱栽机上站立。
[0017]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在钵体中播入育秧土和水稻种子后,在穴盘上搭架盖塑料膜保温保湿,盖塑料膜2天后每天揭膜淋水,保持湿润,淋水后盖回塑料膜。如此至秧苗育成后即可进行机械旱栽秧。
[0018]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揭膜淋水动作维持至机械旱栽秧前2天止。在机械旱栽秧前2天左右不要淋水,若机械旱栽秧前2天如遇下雨时穴盘应盖回塑料膜,以使秧杯土壤在机械旱栽秧时干湿适中、干爽成团而不易散开,容易分秧、运秧和机械旱栽秧操作,并可使秧苗机械旱栽秧能稳立于大田中。
[0019]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压沟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压沟轮之间间距为20-30cm。两个压沟轮之间间距为20-30cm,使得开沟后沟与沟之间的行间距为20_30cm。
[0020]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水稻亩墩数为1.5万。
[0021]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分苗轨道上设有苗量开关,所述苗量开关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均通过电信号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控制两个夹板循环开启与闭合。在两个夹板开启时秧苗通过苗量开关,两个夹板闭合后摆苗平台上的秧苗不会通过苗量开关,从而使秧苗有规律的落入土地中;设置为两个对称的夹板,较之一个贯穿整个分苗轨道的挡板,更易操作,分苗控制更为精准,通过控制苗量开关的开启、闭合的时间,可以调节秧苗落入的时间,以调节同一条沟中相邻两个秧苗之间的株距。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苗量开关由驱动装置控制开启时间为1秒,闭合时间为2秒。
[0023]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摆苗工作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至 50。。
[0024]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摆苗平台前端底部设有平地挡板,平地挡板一端与地表接触。利用平地挡板,使该旱栽机在行进过程中,将地面规整得更为平整。
[0025]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穴盘放置区,所述穴盘放置区设于摆苗平台前端。穴盘放置区用以放置育好秧苗的穴盘,方便大规模不间断作业。
[0026]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分苗轨道一端设有漏苗口,所述漏苗口处设有漏苗管,所述漏苗管与地面垂直。通过漏苗口的阻挡和漏苗管的引导,使秧苗在行进至分苗轨道的末端时,由倾斜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使秧苗竖直的落入水平地面上,使栽种更加标准,提高成活率。
[0027]进一步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漏苗管为中空圆柱管,漏苗管内径与秧苗相匹配。漏苗管的内径与单株秧苗的大小相匹配设置,用以方便秧苗通过又不损伤秧苗。
[0028]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分苗轨道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相连的侧沿,底板与摆苗平台相连。通过增设侧沿,使秧苗在分苗轨道上的行进过程中不发生掉落现象,同时进一步保证秧苗在行进过程中直立在分苗轨道上。
[0029]进一步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底板为长板状,侧沿设于底板的两侧,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相同,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与秧苗相匹配。设计底板上不同位置的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均相同,且两侧侧沿的相对距离与秧苗大小相匹配,与不规则的分苗轨道、或一端宽一端窄的分苗轨道相比,更利于秧苗在分苗轨道上的行进过程中保持直立。
[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1]1、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水稻旱栽秧的机械化作业,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成本低,十分高效。
[0032]2、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旱栽穴盘与抛秧育秧穴盘的主要差别是钵体大且底面积大,以便于秧苗在水稻旱栽机上站立不倒,尤其与水稻旱栽机配套使用效果极佳;利用本穴盘栽育的秧苗
[0033]3、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旱栽机节能性优越,传统的插秧机在水地间行走,机械耗能高,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旱栽机在旱地上行走,更节能,速度也更快,且该水稻旱栽机机构清晰,便于操作,故障率低,使用该水稻旱栽机进行旱栽秧后秧苗成活率高,旱田整体规整,利于后期操作。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发明穴盘的俯视示意图;
[0035]图2为本发明穴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发明水稻旱栽机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1、驱动装置,2、摆苗平台,3、分苗轨道,4、苗量开关,5、平地挡板,6、穴盘放置区,7、盘体,8、钵体,9、漏苗口,10、漏苗管,11、压沟轮,12、覆土机构,13、秧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0039]实施例1:
[0040]一种水稻机械化旱栽秧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41](1)育秧:采用穴盘进行育秧,穴盘包括盘体和钵体,钵体为倒圆台体,钵体位于盘体中,钵体上口直径为2.5cm,钵体下底面直径为2.4cm,钵体高度为2cm,钵体底面设有直径4mm的透水孔,如图1-2所示,在钵体中播入育秧土和水稻种子,单个钵体内播种5_8粒种子,秧苗苗龄为20— 30天;育秧土为中壌土,中壌土可使育秧的钵体成型,便于机械播秧,育秧土中每100公斤掺入0.1公斤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0042](2)整地:小麦或油菜收获后,撒施水稻基肥,每亩土地撒施50kg水稻基肥,旋耕土地,打畦埂;旋耕土地,以尽量使土壤耕比较细,没有大的土块,打畦埂,是为了避免水稻秧苗旱栽后,得不到及时灌水,秧苗晒死的情况出现,对于面积大的田块,打若干畦埂,以实现边播秧苗边灌水;撒施水稻基肥、旋耕、打畦埂均为现有技术,按照本领域农民习惯进行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