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3386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插秧机,属于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稻田整平后,泥浆沉淀一下,有人驾驶的插秧机进入稻田开始进行插秧作业,使用插秧机的插秧装置可以调整栽插秧苗的行距、穴距和每穴栽插的水稻秧苗的苗数,驾驶员驾驶有人插秧机在泥泞的水田里向前行驶,既要顾及插秧机在水田里的前进方向,又要顾及后部的插秧装置的插秧质量,防止发生漏插秧苗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高速有人插秧机对插秧装置的操控提出了更高的精准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插秧机。
[0004]无人插秧机后部的插秧装置在稻田里进行精准插秧的作业。在无人插秧机上方的低空中有无人机在飞行。无人机前部的下面安装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对准正在进行精准插秧作业的无人插秧机和周围的已插秧和未插秧的水稻田进行全自动化摄影工作,合成孔径雷达内的主动式微波传感器将获取的稻田航空影像信息输入电子计算机甲储存并成像,雷达图像输入飞控机,引导无人机的飞行。无人机内的锂离子电池甲通过导电线甲分别向无线通信装置甲、电子计算机甲、飞控机、电动机、与电子计算机甲相连的合成孔径雷达供电。无人机内的无线通信装置甲通过无线电波将稻田航空影像信息传送给无人插秧机内的无线通信装置乙,接着输入电子计算机乙储存并运算,其运算结果通过无人自控驾驶装置来精准控制无人插秧机后部的插秧装置进行精准插秧的作业,大幅度减少漏插秧苗的事故,提高精准插秧的质量。无人机在低空中一旦发现稻田里有漏插秧苗的现象,便会通知无人插秧机立即补插秧苗,确保稻田里的插秧行距、穴距和每穴苗数符合农艺技术的要求。在无人插秧机内,锂离子电池乙通过导电线乙分别向无人自控驾驶装置、电子计算机乙、无线通信装置乙供电。由于无人机在空中获取了稻田航空影像信息,并向无人插秧机提供了详细的稻田航空影像信息,从而使得无人插秧机内的无人自控驾驶装置能够精准控制无人插秧机后部的插秧装置进行高质量的栽插秧苗的作业。
[0005]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气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主动式微波传感器,具有不受光照和气候条件限制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的特点。合成孔径雷达能透过稻田上方的夏雾来获取稻田栽插秧苗的实况的雷达图像。在无人插秧机进行夜间作业时,合成孔径雷达能透过夜幕获取稻田在夜间的雷达图像,通过有关装置来掌控插秧质量。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无人机1、锂离子电池甲2、导电线甲3、电子计算机甲4、合成孔径雷达5、无线通信装置甲6、飞控机7、电动机8、无人插秧机9、插秧装置10、电子计算机乙11、无线通信装置乙12、锂离子电池乙13、无人自控驾驶装置14、导电线乙15组成; 在稻田18中有已插秧的稻田16和未插秧的稻田17,无人插秧机9的后部的插秧装置10在稻田插秧,在无人插秧机9的机身的前部安装无人自控驾驶装置14,在无人插秧机9的机身的中部安装电子计算机乙11,在无人插秧机9的机身的后部安装无线通信装置乙12,在无人插秧机9的机身的底部安装锂离子电池乙13,在无人插秧机9的上方的低空中有无人机1在飞行,在无人机1的前部内安装无线通信装置甲6,在无人机1的前部的下面安装合成孔径雷达5,在无线通信装置甲6的后方安装电子计算机甲4,在无人机1的中部内安装锂离子电池甲2,在无人机1的顶部内安装电动机8,在无人机1的后部内安装飞控机7;
在无人机1内,无线通信装置甲6通过导电线甲3与电子计算机甲4连接,电子计算机甲4通过导电线甲3与合成孔径雷达5连接,无线通信装置甲6通过导电线甲3与锂离子电池甲2连接,电子计算机甲4通过导电线甲3与锂离子电池甲2连接,锂离子电池甲2通过导电线甲3与电动机8连接,锂离子电池甲2通过导电线甲3与飞控机7连接,飞控机7通过导电线甲3与电动机8连接,电子计算机甲4通过导电线甲3与飞控机7连接,在无人插秧机9内,无线通信装置乙12通过导电线乙15与电子计算机乙11连接,电子计算机乙11通过导电线乙15与锂离子电池乙13连接,电子计算机乙11通过导电线乙15与无人自控驾驶装置14连接,无人自控驾驶装置14通过导电线乙15与锂离子电池乙13连接,锂离子电池乙13通过导电线乙15与无线通信装置乙12连接,无人机1内的无线通信装置甲6通过无线电波与无人插秧机9内的无线通信装置乙12互联。
[0007]锂离子电池甲2和锂离子电池乙13是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或钛酸锂锂离子电池或钴酸锂锂离子电池或锰酸锂锂离子电池。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实现了精准栽插水稻秧苗的作业,无人机在低空中获取到稻田航空影像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电波将稻田航空影像信息传送给正在进行精准插秧作业的无人插秧机,使无人插秧机根据无人机提供的稻田航空影像信息精准栽插水稻秧苗,发现漏插的田块要及时补插秧苗,使栽插水稻的行距、穴距和每穴苗数全部达到农艺要求,为夺取水稻丰收打好基础。②无人机和无人插秧机全部由锂离子电池供电,不用化石燃油,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无人机在进行稻田精准插秧作业的无人插秧机上方的低空中飞行,无人机前部的下面安装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对准插秧作业的稻田进行全自动化摄影工作,合成孔径雷达的主动式微波传感器将获取的稻田航空影像信息输入电子计算机甲储存并成像,雷达图像输入飞控机,引导无人机飞行。稻田航空影像信息通过无人机内的无线通信装置甲、无线电波和无人插秧机内的无线通信装置乙输入电子计算机乙储存并运算,其运算结果输入无人自控驾驶装置,控制无人插秧机后部的插秧装置进行插秧作业,锂离子电池甲在无人机内供电,锂离子电池乙在无人插秧机内供电。
[0011]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由无人机1、锂离子电池甲2、导电线甲3、电子计算机甲4、合成孔径雷达5、无线通信装置甲6、飞控机7、电动机8、无人插秧机9、插秧装置10、电子计算机乙11、无线通信装置乙12、锂离子电池乙13、无人自控驾驶装置14、导电线乙15组成;
在稻田18中有已插秧的稻田16和未插秧的稻田17,无人插秧机9的后部的插秧装置10在稻田插秧,在无人插秧机9的机身的前部安装无人自控驾驶装置14,在无人插秧机9的机身的中部安装电子计算机乙11,在无人插秧机9的机身的后部安装无线通信装置乙12,在无人插秧机9的机身的底部安装锂离子电池乙13,在无人插秧机9的上方的低空中有无人机1在飞行,在无人机1的前部内安装无线通信装置甲6,在无人机1的前部的下面安装合成孔径雷达5,在无线通信装置甲6的后方安装电子计算机甲4,在无人机1的中部内安装锂离子电池甲2,在无人机1的顶部内安装电动机8,在无人机1的后部内安装飞控机7;
在无人机1内,无线通信装置甲6通过导电线甲3与电子计算机甲4连接,电子计算机甲4通过导电线甲3与合成孔径雷达5连接,无线通信装置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