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塘角鱼与菱角的共养方法

文档序号:9714378阅读:2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塘角鱼与菱角的共养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菱角和塘角鱼共养的生态养殖方法。【【背景技术】】
[0002]菱角是菱科,菱属中的欧菱和细果野菱的别称。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健胃止痢,抗癌,可辅助于治胃溃疡,痢疾,食道癌,乳腺癌,子宫颈癌。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但是菱角在种植中,如果水中的小型寄生虫和水中的细菌过多,会严重的影响了菱角的产量。
[0003]塘角鱼,又称胡子鲶、本地塘虱鱼,由于鱼肉细腻、鲜美受到人们的喜欢。塘角鱼也有外来的鱼种类,名称为埃及塘角鱼,体形比我国的本地塘角鱼较大、长,鱼肉却没有本地塘角鱼鲜美。塘角鱼与一般的鱼类不同,它有向陆生进化的趋势,它的体内除了腮外还有辅助的呼吸器官,这使塘角鱼的耐水中低氧性能力很强,耐细菌能力也很强,并喜好水中的浮游生物及其寄生虫作为食物,能进行高密度的养殖。
[0004]将菱角的养殖田内套养塘角鱼,不仅充分利用田间水体生态环境,菱角与塘角鱼共生相得益彰,而且能提高养殖田地的经济效益,取得菱角与塘角鱼双丰收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菱角和塘角鱼共养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能延长鲜菱角的食用时间,在保证菱角产量的同时套养一定数量的塘角鱼,能控制池塘内的杂草、减少水中浮游生物和寄生虫对菱角的危害,又能增加塘角鱼的产量,大大提高了该种植田块的经济效益。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塘角鱼与菱角共养的方法,包括开挖田地、菱角栽种、鱼种投放、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控制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0008](1)开挖田地: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保水力强、无污染的菱角田块,面积2-3亩作为一个田块,田块内的四周皇起高1.2-1.5米的田埂并夯实;田块中离田梗1.2-1.8m的区域为鱼沟,田块的中间区域作为菱角田块;在田埂上还开设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设置拦鱼栅;
[0009](2)菱角栽种:在育苗前1个月,先排干菱角田块和鱼沟内的水,晾晒10-15天,在菱角栽植前15-20天,在菱角田块上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2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kg,并耙平,再灌水5-lOcm,然后采用直播的方式将长出l-2cm胚芽的菱角种播种在菱角田块,每亩用种量20-30公斤,在菱角的苗长到7-lOcm时,将水位升高至1-1.2m;
[0010](3)鱼种投放:在菱角田块水位升至1-1.2m后准备鱼种投放,鱼种放养前10天,每平方米鱼沟用生石灰20-30g或漂白粉2-5g克,兑水搅拌后均匀洒在鱼沟中;放养的塘角鱼苗规格应当在4厘米以上,放养前用2.5%食盐水和浓度1毫克/升漂白粉混合液浸浴消毒5-10分钟,按鱼沟的面积,每平方米放养10-15尾塘角鱼鱼苗;
[0011](4)肥水管理:
[0012]①施肥:每隔20-30天在菱角种植区域中追施经发酵的畜粪或禽粪100_200kg/亩,或者施用氮磷钾复合肥5-10kg/亩;
[0013]②投饲:从投放鱼种后的第三天起至一个半月内,投放以蝇蛆和蚯蚓为主要原料的活体饲料进行塘角鱼的饲喂,每天上午10-11点投喂一次,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8%-10%;此后转入到投喂颗粒饲料阶段,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15-16时,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5%_8% ;
[0014]③水质调节:菱角种植期间,水位保持在1-1.2米,鱼沟中每隔一周泼撒生石灰浆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为每平方米鱼沟用6-10g,田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
[0015](5)病虫害防治:采泼洒中草药液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中草药液的制作方法为称取五倍子1.2-1.5kg,马齿苋1-1.2kg,牛膝草1-1.2kg,大蒜头1_1.2kg,分别磨碎后用15-20kg的水煮沸,再熬煮30-40分钟得中草药液,冷却后带渣投入到鱼沟内;中草药液的加入频率为每20天一次。
[0016]进一步地,所述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4_5:4:2。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体饲料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制成的:蝇蛆50%-70%、水蚯蚓10%-15%、动物内脏7%-15%、熟米饭6%-10%、面粉7%-10%。其制备方法为将蝇蛆与水蚯蚓倒入容器中混合,再加入经绞肉机绞碎的动物内脏,然后均匀撒入面粉后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热的熟米饭拌匀即得。
[0018]进一步地,所述颗粒饲料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后造粒制成的:大豆粉400-500份、膨化玉米200-300份、胡萝卜粉80_120份、米糠200-300份、DDGS 80_120份、鱼粉20-30份、贝壳粉20-30份、甜菜碱8-15份、葡萄糖粉30-50份,赖氨酸3-5份、蛋粉10-20份、复合维生素5-10份、微量元素3-5份、葡萄糖酸锌10-20份。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发明提供一种菱角和塘角鱼共养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能延长鲜菱角的食用时间,提高菱角的产量,同时套养一定数量的塘角鱼能控制池塘内的杂草、减少水中浮游生物和寄生虫对菱角的危害,又能增加塘角鱼的产量,大大提高了该种植田块的经济效益。
[0021](2)本发明在养殖过程中还开发出了适合喂养塘角鱼的活体饲料和颗粒饲料配方,在鱼苗生长初期,投入活体饲料吸引塘角鱼的采食,活性饲料本身通过面粉和熟米饭的粘性作用不容易散开,避免浪费,活体饲料的投入量充分满足塘角鱼的生长需求。待塘角鱼长大到一定程度时,摄食水中生物的能力增强,为减少饲料成本,投加的是植物蛋白占主要的颗粒料,同时饲料投入总量有所减少,以促进塘角鱼采食菱角田中浮游生物和害虫,取得降低饲料成本和农药成本的效果。
[0022](3)本发明在菱角和塘角鱼共养的过程中,未使用化学农药,一方面是通过塘角鱼控制菱角的虫害,另一方面是通过加入具有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中草药液,最终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所得的农产品菱角和塘角鱼都是绿色农产品,食用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塘角鱼与菱角共养的方法,包括开挖田地、菱角栽种、鱼种投放、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控制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0026](1)开挖田地: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保水力强、无污染的菱角田块,面积2亩作为一个田块,田块内的四周皇起高1.2米的田埂并夯实;田块中离田梗1.2m的区域为鱼沟,田块的中间区域作为菱角田块;在田埂上还开设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设置拦鱼栅;
[0027](2)菱角栽种:在育苗前1个月,先排干菱角田块和鱼沟内的水,晾晒10天,在菱角栽植前15天,在菱角田块上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kg,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4:4:2的氮磷钾复合肥15kg,并耙平,再灌水5cm,然后采用直播的方式将长出l-2cm胚芽的菱角种播种在菱角田块,每亩用种量20公斤,在菱角的苗长到7-10cm时,将水位升高至lm;
[0028](3)鱼种投放:在菱角田块水位升至lm后准备鱼种投放,鱼种放养前10天,每平方米鱼沟用生石灰20g或漂白粉2g克,兑水搅拌后均匀洒在鱼沟中;放养的塘角鱼苗规格应当在4厘米以上,放养前用2.5%食盐水和浓度1毫克/升漂白粉混合液浸浴消毒5分钟,按鱼沟的面积,每平方米放养10尾塘角鱼鱼苗;
[0029](4)肥水管理:
[0030]①施肥:每隔20天在菱角种植区域中追施经发酵的畜粪或禽粪100_200kg/亩;
[0031]②投饲:从投放鱼种后的第三天起至一个半月内,投放以蝇蛆和蚯蚓为主要原料的活体饲料进行塘角鱼的饲喂,每天上午10-11点投喂一次,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8%;此后转入到投喂颗粒饲料阶段,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15-16时,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5%;其中,活体饲料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制成的:蝇蛆50%、水蚯蚓15%、动物内脏15%、熟米饭10%、面粉10%。其制备方法为将蝇蛆与水蚯蚓倒入容器中混合,再加入经绞肉机绞碎的动物内脏,然后均匀撒入面粉后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热的熟米饭拌匀即得。颗粒饲料是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后造粒制成的:大豆粉400份、膨化玉米200份、胡萝卜粉80份、米糠200份、DD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