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

文档序号:10598889阅读:1614来源:国知局
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
【专利摘要】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步骤包括:A、草莓外植体的选取,B、消毒灭菌,C、抗褐化培养,D、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E、扩繁培养,F、生根培养,G、炼苗和移栽。其有益效果是,草莓苗组培程序简单,可在同一培养基中同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组培周期短、繁殖系数高,整个快速繁殖过程只需三种培养基就解决了褐化现象、愈伤组织、丛芽发生和增殖、以及生根问题;试管苗不定根诱导未添加植物激素,炼苗移栽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种苗可保持同一基因型,繁殖后代不易褐化、病毒积累很少;抑制褐化的组培方法,成本低、时间短、育出的苗品质好且成活率高,性状稳定,能满足草莓高品质种苗的工厂化生产需求。
【专利说明】
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草莓苗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草莓传统上主要以匍匐茎和分株方式进行繁殖,这两种繁殖方式均存在周期长、系数低等问题。长期无性繁殖容易造成病毒在草莓植株体内积累,致使草莓种性退化,产量逐年降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脱毒、快速繁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有的组织培养技术中,组培苗的整体应用处于较低水平,草莓组培苗外植体褐化现象严重、繁殖系数低、组培周期长、移栽成活率低,影响了草莓的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草莓苗组织培养技术存在褐化现象严重、繁殖系数低、组培周期长、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草莓外植体的选取: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无畸形的健壮草莓植株,取其匍匐茎带节茎段,用手术刀切割为约2?3 cm长,获得草莓外植体;
B、消毒灭菌:将外植体先用自来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和灰尘,再将外植体用质量比为10%的洗衣粉溶液浸泡10 min,轻微震荡搅动后,流水冲洗30 min,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的器皿中;再用质量比为50%的维生素C溶液浸泡3 min,用体积比为75%乙醇溶液处理10?15 s,再经质量比为0.1%的萊水溶液消毒8?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每次不低于3 min,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充分摇动器皿;
C、抗褐化培养: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20000~30000mg的硫代硫酸钠,100?150 mg的维生素C,1.0?5.0mg的活性炭,I.0~10 mg的氯化钠,30000 mg的鹿糖和5300 mg的琼脂粉配制成培养基I,培养基I的PH值在5.4-5.8之间;
将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入培养基I中进行培养,间隔7 d后,将外植体转接到另一个相同的新鲜培养基I中进行培养,外植体共转接3次完成抗褐化处理;
D、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1.0-1.5mg的6-苄胺基嘌呤,0.1?1.0 mg的萘乙酸,0.05?0.1 mg的2 ,4-二氯苯氧乙酸,30000 mg的鹿糖,5300?5500 mg的琼脂制成培养基Π,培养基Π的PH值在5.4-5.8之间;
将C中得到的外植体接入到培养基Π中,在光照度为1500?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控制在22 ± I °C的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5 d后在其节部和基部出现愈伤组织;10 d后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其表面开始出现绿色芽点;15 d后分化出不定芽丛;
E、扩繁培养:将D步骤中15d后分化出不定芽丛进行无菌分切,切成4-6株一丛,分别转接到另一个相同的新鲜培养基Π中,进行扩繁,培养30 d后,扩繁培养出种苗;
F、生根培养:在每升蒸馈水中加入1.0mg的活性炭,10000 mg的鹿糖,5300-5500 mg的琼脂粉配制成培养基m,培养基m的PH值在5.4-5.8之间;
取E步骤中高3~4 Cm的健壮种苗,接种于培养基m中,放在光照度为1500?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控制在22±1 °C的条件下培养,培养45 d后获得苗壮根粗的生根苗;
G、炼苗和移栽:取6?8 cm高的生根苗,连培养瓶一起置于室温下炼苗3 d后,打开瓶盖,从培养基中取出幼苗,将幼苗上残留培养基清洗干净,放入浓度为0.1-0.2%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2?3 min后,移栽至消毒后的沙土基质中保温保湿培养,生长30 d后,即得移栽苗。
[0004]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培养室内可实现周年生产,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克服了传统繁殖方式无法周年进行生产的难点。
[0005]2、解决了草莓属植物快速繁殖中易出现的褐化现象,种苗成活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尚O
[0006]3、消除褐化后的外植体在同一培养基中同步进行愈伤组诱导、不定芽丛分化,大大缩短了草莓的体外繁殖周期,解决了前人未能同步诱导愈伤组织和芽丛分化的问题。
[0007]4、所有种苗可保持同一基因型背景,易于标准化、工厂化操作,有效地提高了种苗质量,可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统一标准的优良种苗,解决了传统草莓繁殖后代易褐化、病毒积累多,性状不稳定而导致的种苗品质不一的难题。
[0008]5、试管苗不定根诱导未添加植物激素,炼苗移栽成活率高,且生长迅速,效果很好。
[0009]6、使用三种培养基分别进行抗褐化处理,愈伤组织、丛芽发生和增殖处理以及生根处理,解决草莓苗不同生长时期存在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强、效果好。
[0010]7、所使用的抑制褐化的方法,成本低、时间短、育出的苗品质好且成活率高,能将优良性状固定下来,能满足草莓高品质种苗的工厂化生产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一:一种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草莓外植体的选取: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无畸形的健壮草莓植株,取其匍匐茎带节茎段,用手术刀切割为约3 cm长,获得草莓外植体;
B、消毒灭菌:将外植体先用自来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和灰尘,再将外植体用质量比为10%的洗衣粉溶液浸泡10 min,轻微震荡搅动后,流水冲洗30 min,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的器皿中;再用质量比为50%的维生素C溶液浸泡3 min,用体积比为75%乙醇溶液处理13 S,再经质量比为0.1%的萊水溶液消毒9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4 min,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充分摇动器皿;
C、抗褐化培养:在每升蒸馈水中加入25mg的硫代硫酸钠,130 mg的维生素C,3.0 mg的活性炭,5 mg的氯化钠,30000 mg的鹿糖和5300 mg的琼脂粉配制成培养基I,培养基I的PH值为5.6;
将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入培养基I中进行培养,间隔7 d后,将外植体转接到另一个相同的新鲜培养基I中进行培养,外植体共转接3次完成抗褐化处理;
D、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1.3mg的6-苄胺基嘌呤,
0.5 mg的萘乙酸,0.08 mg的2,4-二氯苯氧乙酸,30000 mg的鹿糖,5400 mg的琼脂制成培养基Π,培养基Π的PH值为5.6;
将C中得到的外植体接入到培养基Π中,在光照度为18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控制在22 °C的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5 d后在其节部和基部出现愈伤组织,得愈率为98.87%;10 d后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其表面开始出现绿色芽点;15 d后分化出不定芽丛,芽丛分化率100%; 20 d后丛芽发生系数可达6.32;
E、扩繁培养:将D步骤中15d后分化出不定芽丛进行无菌分切,切成5株一丛,分别转接到另一个相同的新鲜培养基Π中,进行扩繁,培养30 d后,平均繁殖系数达12.86,扩繁培养出种苗;
F、生根培养:在每升蒸馈水中加入1.0mg的活性炭,10000 mg的鹿糖,5400 mg的琼脂粉配制成培养基m,培养基m的PH值为5.6;
取E步骤中高4 cm的健壮种苗,接种于培养基ΙΠ中,放在光照度为18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控制在22 °C的条件下培养,培养45 d后获得苗壮根粗的生根苗,其生根率可达100%;
G、炼苗和移栽:取7cm高的生根苗,连培养瓶一起置于室温下炼苗3 d后,打开瓶盖,从培养基中取出幼苗,将幼苗上残留培养基清洗干净,放入浓度为0.15%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3 min后,移栽至消毒后的沙土基质中保温保湿培养,生长30 d后,即得移栽苗,成活率可达98%。
【主权项】
1.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草莓外植体的选取: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无畸形的健壮草莓植株,取其匍匐茎带节茎段,用手术刀切割为约2?3 cm长,获得草莓外植体; B、消毒灭菌:将外植体先用自来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和灰尘,再将外植体用质量比为10%的洗衣粉溶液浸泡10 min,轻微震荡搅动后,流水冲洗30 min,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的器皿中;再用质量比为50%的维生素C溶液浸泡3 min,用体积比为75%乙醇溶液处理10?15 s,再经质量比为0.1%的萊水溶液消毒8?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每次不低于3 min,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充分摇动器皿; C、抗褐化培养: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20000?30000mg的硫代硫酸钠,100?150 mg的维生素C,1.0?5.0mg的活性炭,I.0~10 mg的氯化钠,30000 mg的鹿糖和5300 mg的琼脂粉配制成培养基I,培养基I的PH值在5.4-5.8之间; 将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入培养基I中进行培养,间隔7 d后,将外植体转接到另一个相同的新鲜培养基I中进行培养,外植体共转接3次完成抗褐化处理; D、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1.0-1.5mg的6-苄胺基嘌呤,0.1?1.0 mg的萘乙酸,0.05?0.1 mg的2 ,4-二氯苯氧乙酸,30000 mg的鹿糖,5300?.5500 mg的琼脂制成培养基Π,培养基Π的PH值在5.4-5.8之间; 将C中得到的外植体接入到培养基Π中,在光照度为1500?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控制在22 ± I °C的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5 d后在其节部和基部出现愈伤组织;10 d后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其表面开始出现绿色芽点;15 d后分化出不定芽丛; E、扩繁培养:将D步骤中15d后分化出不定芽丛进行无菌分切,切成4-6株一丛,分别转接到另一个相同的新鲜培养基Π中,进行扩繁,培养30 d后,扩繁培养出种苗; F、生根培养:在每升蒸馈水中加入1.0mg的活性炭,10000 mg的鹿糖,5300-5500 mg的琼脂粉配制成培养基m,培养基m的PH值在5.4-5.8之间; 取E步骤中高3?4 cm的健壮种苗,接种于培养基ΙΠ中,放在光照度为1500?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控制在22±1 °C的条件下培养,培养45 d后获得苗壮根粗的生根苗; G、炼苗和移栽:取6?8cm高的生根苗,连培养瓶一起置于室温下炼苗3 d后,打开瓶盖,从培养基中取出幼苗,将幼苗上残留培养基清洗干净,放入浓度为0.1-0.2%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2?3 min后,移栽至消毒后的沙土基质中保温保湿培养,生长30 d后,即得移栽苗。
【文档编号】A01H4/00GK105961201SQ201610320663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6日
【发明人】黄衡宇, 李继祥, 王元忠, 张, 李培源
【申请人】玉溪市六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