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091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
【背景技术】
[0002]用于盐碱地的铲,主要用于如栽种、除草、松土或埋种等功能,相对来说其功能比较单一,常常需要和刀锯等组合使用,同时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注意其它的方位,具有一定的安全缺失,施肥的时候需要挖开底面施肥,然后再将挖开的底面填回,比较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包括铲体和铲头,铲头与铲体固定连接;铲头的下部设有U形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底部设有刃口,铲头的主表面沿铲头的长度方向镶嵌有第一合金管体;铲体外表面下部固定设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弧形凸起,其中一个弧形凸起的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下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圆柱体,第一螺栓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圆柱体外表面设有第三通孔;铲体的上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挂扣,铲体外表面上部镶嵌有空心的柱形壳体,柱形壳体内部设有铃铛。
[0005]作为优选,第二管体的下表面与铲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6]作为优选,第一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合金管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合金管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圆柱体与第一合金管体旋转连接。
[0007]作为优选,第二通孔的下表面位于第一圆柱体内,第三通孔位于第二通孔下表面的上方。
[0008]作为优选,第二通孔的开口处插拔式连接有橡胶塞。
[0009]作为优选,第二管体外表面沿第二管体的长度方向还设有齿形凸起。
[0010]作为优选,柱形壳体上表面镶嵌有温湿度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2]1.铲头的下部设有U形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底部设有刃口,当遇到需要切根系或条状物体时,利用底面作为阻挡面可进行快速的切割,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频繁更换工具的麻烦;
[0013]2.铲头的主表面沿铲头的长度方向镶嵌有第一合金管体,铲体外表面下部固定设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弧形凸起,其中一个弧形凸起的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下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圆柱体,第一螺栓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圆柱体外表面设有第三通孔,利用铲头插入后,向第二通孔施加药,无需要将土翻开再填回,减少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没有第一螺栓的弧形凸起侧可作用施加力的平台;
[0014]3.铲体的上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挂扣,方便挂放,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
[0015]4.铲体外表面上部镶嵌有空心的柱形壳体,柱形壳体内部设有铃铛,使用过程中,可发出报警声提醒,避免工作时被他人或其它物体误伤,提升安全性能;
[0016]5.整体设计新颖,具有多种实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的第二管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的第一螺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的柱形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包括铲体I和铲头2,铲头2与铲体I固定连接;铲头2的下部设有U形的第一缺口 22,第一缺口 22的底部设有刃口,当遇到需要切根系或条状物体时,利用底面作为阻挡面可进行快速的切割,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频繁更换工具的麻烦,铲头2的主表面沿铲头2的长度方向镶嵌有第一合金管体21 ;铲体I外表面下部固定设有第二管体13,第二管体13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弧形凸起,其中一个弧形凸起的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4,第一螺栓4下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圆柱体41,第一螺栓4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二通孔42,第一圆柱体41外表面设有第三通孔43,利用铲头2插入后,向第二通孔42施加药,无需要将土翻开再填回,减少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没有第一螺栓4的弧形凸起侧可作用施加力的平台;铲体I的上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挂扣3,方便挂放,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铲体I外表面上部镶嵌有空心的柱形壳体12,柱形壳体12内部设有铃铛122,使用过程中,可发出报警声提醒,避免工作时被他人或其它物体误伤,提升安全性能。第二管体13的下表面与铲头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合金管体21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通孔42的中轴线与第一合金管体21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圆柱体41与第一合金管体21旋转连接。第二通孔42的下表面位于第一圆柱体41内,第三通孔43位于第二通孔42下表面的上方。第二通孔42的开口处插拔式连接有橡胶塞。第二管体13外表面沿第二管体13的长度方向还设有齿形凸起。柱形壳体12上表面镶嵌有温湿度计121。
[0023]由图4可知,柱形壳体12下表面可设有荧光颗粒,铲体I外表面可包裹有橡胶,在一个实施例中,铲头2的下部设有U形的第一缺口 22,第一缺口 22的底部设有刃口,当遇到需要切根系或条状物体时,利用底面作为阻挡面可进行快速的切割,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避免频繁更换工具的麻烦。
[0024]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包括铲体和铲头,所述铲头与铲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的下部设有U形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底部设有刃口,铲头的主表面沿铲头的长度方向镶嵌有第一合金管体;所述铲体外表面下部固定设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弧形凸起,其中一个弧形凸起的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下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圆柱体,第一螺栓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圆柱体外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铲体的上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挂扣,铲体外表面上部镶嵌有空心的柱形壳体,柱形壳体内部设有铃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的下表面与铲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合金管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合金管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圆柱体与第一合金管体旋转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表面位于第一圆柱体内,第三通孔位于第二通孔下表面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处插拔式连接有橡胶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外表面沿第二管体的长度方向还设有齿形凸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壳体上表面镶嵌有温湿度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盐碱地且具有多个动能部件的铲,包括铲体和铲头,铲头与铲体固定连接;铲头的下部设有U形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底部设有刃口,铲头的主表面沿铲头的长度方向镶嵌有第一合金管体;铲体外表面下部固定设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对称设有弧形凸起,其中一个弧形凸起的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下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圆柱体,第一螺栓上表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圆柱体外表面设有第三通孔;铲体的上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挂扣,铲体外表面上部镶嵌有空心的柱形壳体,柱形壳体内部设有铃铛。整体设计新颖,具有多种实用的功能。
【IPC分类】A01B1/02
【公开号】CN204733522
【申请号】CN201520427059
【发明人】刘洪涛, 韩淑芳, 李渊辉, 李福刚, 王旭东, 韦忠元
【申请人】刘洪涛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