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诱捕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81181阅读:来源:国知局
3)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光催化物质起到通过与紫外线的反应来向外壳部100的内部引诱蚊子等害虫的作用,在后文将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0033]在引诱害虫引导部130的下部可配置送风部110。送风部110可包括鼓风风扇(blow fan)或轴流式风扇(axial fan)。送风部110配置在引诱害虫引导部130的下部,起到向外壳部100的内部吸入害虫的作用。在此,配置在引诱害虫引导部130的内侧壁的翼部135在送风部110工作时会产生涡流。在一例中,若送风部110工作,则周边的空气沿着翼部135的表面通过的过程中产生涡流。
[0034]在外壳部100的外侧上部配置有盖部140。盖部140与外壳部100的上部面对置,上述盖部140可由一个以上的支撑部145固定。在盖部140的内侧可配置紫外线光源部150,上述紫外线光源部150用于向引诱害虫引导部130提供紫外线。参照图3,紫外线光源部150可包括安装在基板151上的一个以上的载芯片板(C0B,chip on board)类型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或一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152。在此,紫外线光源部150还可以包括配置在发光二极管芯片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152的上部的扩散盖153。紫外线光源部150以与引诱害虫引导部130对置的方式配置有发光面。作为一例,紫外线光源部150可放射出300至400nm的紫外线。盖部140能够在至少一面包括铝(Al)等的高反射率的物质。
[0035]配置在盖部140上的紫外线光源部150放射紫外线,然而放射出的紫外线到达引诱害虫引导部130的翼部135后发生光催化反应,由此来产生作为副产物的二氧化碳(CO2)。具体地,若在紫外线吸收在涂敷于翼部135的一面的光催化剂媒介,则会在表面产生电子(e_)和空穴(+),而电子可通过与存在于光催化剂媒介面的氧气相反应来产生过氧阴离子(02-)。并且,空穴可通过与存在于空气中的水分相反应来产生羟自由基(0H-),并在此时产生的羟自由基能够与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由此,在光催化剂媒介周围的有机成分分解的过程中可产生二氧化碳。通过上述光催化反应来产生的二氧化碳(CO2)被认为是可以在嗅觉方面引诱蚊子等害虫的气体。随之,害虫被引诱到害虫流入部100a,被捕虫诱捕部120捕获。并且,借助通过光催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涂敷有光催化物质的翼部135周边的空气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由此可执行对害虫诱捕装置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的功能。经净化处理的空气通过送风部110来向外壳部100的底部移动,并可通过一个以上的空气排出部10b来向外部排出。在此,为了防止害虫向外部流失,空气排出部10b能够以网眼结构形成。
[0036]在送风部110的下部,例如在外壳部100的底部配置捕虫诱捕部120。捕虫诱捕部120对通过害虫流入部10a引诱到内部的害虫实施捕获和积聚。捕虫诱捕部120可包括粘结片或网眼形态的捕虫网,上述粘结片在至少一面配置有粘结害虫来捕获的粘结物质层,上述捕虫网以规定粗度的格子结构形成,用于捕获害虫。
[0037]捕虫诱捕部120可从外壳部100分离,若积聚了规定量的害虫,则可通过分离的方式来去除害虫。为此,在外壳部100的一侧壁可配置能够开闭的门部105。在一例中,可向捕虫诱捕部120提供如杀虫剂等用于杀死所捕获的害虫的杀虫物质。通过上述方法来杀死所捕获的害虫,由此可以在从外壳部100分离捕虫诱捕部120时,防止害虫的流失。
[0038]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害虫诱捕装置利用通过光催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将害虫引诱到诱捕装置的内部,由此可容易地去除害虫。
【主权项】
1.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部,在一端部形成有害虫流入部; 引诱害虫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害虫流入部的下部的所述外壳部的内部,所述引诱害虫引导部包括翼部,所述翼部以一部分面积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盖部,配置在所述外壳部的外侧上部,在所述盖部配置有用于向所述引诱害虫引导部提供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部; 送风部,配置在所述引诱害虫引导部的下部,用于使害虫向所述外壳部的内部流入;以及 捕虫诱捕部,配置在所述外壳部的底部,用于捕集害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害虫引导部、送风部及捕虫诱捕部沿着垂直方向配置在所述外壳部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配置在框架部及所述框架部的内侧壁,在所述翼部的至少一面涂敷有光催化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以至少一个翼部沿着所述框架部的内侧壁周围相互重叠一部分面积的方式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送风部工作时,所述翼部产生涡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由能够使空气流通的包括泡沫金属或多孔性金属材料的材质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包括鼓风风扇或轴流式风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光源部配置在所述盖部的内侧面,所述紫外线光源部的朝向所述引诱害虫引导部的方向配置有发光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光源部还包括扩散盖,所述扩散盖配置在发光二极管芯片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的上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害虫引导部借助二氧化碳反应物来引诱害虫,所述二氧化碳反应物通过所述紫外线光源部和涂敷有光催化物质的所述翼部之间的光催化现象来产生。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诱捕部包括粘结片,在所述粘结片的至少一面配置有能够粘结害虫来捕获的粘结物质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诱捕部包括网眼形态的捕虫网,所述捕虫网以规定粗度的格子结构形成,用于捕获害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捕装置,该害虫诱捕装置包括:外壳部,在一端部形成有害虫流入部;引诱害虫引导部,设置在上述害虫流入部的下部的上述外壳部的内部,上述引诱害虫引导部包括翼部,上述翼部以一部分面积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盖部,配置在外壳部的外侧上部,在上述盖部配置有用于向引诱害虫引导部提供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部;送风部,配置在引诱害虫引导部的下部,用于使害虫向外壳部的内部流入;以及捕虫诱捕部,配置在外壳部的底部,用于捕集害虫。本实用新型的害虫诱捕装置能够引诱并消除包括蚊子、蟑螂等的害虫。
【IPC分类】A01M1/02, A01M1/08
【公开号】CN204733790
【申请号】CN201520229355
【发明人】金钟洛
【申请人】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