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273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有效的保持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循环与平衡,避免能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中推出了动、植物共生装置,但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水生动、植物并不能对水体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进行有效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置有缠绕线圈的输送水管,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线圈相连接的内置电路板和电池组的控制盒,所述输送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接头,另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池体内的出水管,所述池体的上方设有植物种植板,所述池体内还挂设有微生物种植桶。
[0006]所述微生物种植桶的外壁上开设有微孔。
[0007]所述植物种植板的下方均匀分布有渗水孔。
[0008]所述池体内置有曝气管。
[0009]所述微生物种植桶的外周设有负离子激活板。
[0010]所述微生物种植桶至少为一个。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在原有共生装置的基础上,增设有磁化装置,可对水体进行磁化,提高水对生物膜的渗透能力,促进种子发芽,增强动物的抗腐能力,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增产增收。
[0012]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1池体,2空腔,3输送水管,4进水管接头,5出水管,6植物种植板,7微生物种植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结合附图1,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一侧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置有缠绕线圈的输送水管3,所述空腔2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线圈相连接的内置电路板和电池组的控制盒,所述输送水管3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接头4,另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池体1内的出水管5,所述池体1的上方设有植物种植板6,所述池体1内还挂设有微生物种植桶7 ;所述微生物种植桶7的外壁上开设有微孔;所述植物种植板6的下方均匀分布有渗水孔;所述池体1内置有曝气管;所述微生物种植桶7的外周设有负离子激活板;所述微生物种植桶7至少为一个。
[0017]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在原有共生装置的基础上,增设有磁化装置,可对水体进行磁化,提高水对生物膜的渗透能力,促进种子发芽,增强动物的抗腐能力,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增产增收。
【主权项】
1.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一侧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置有缠绕线圈的输送水管(3),所述空腔⑵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线圈相连接的内置电路板和电池组的控制盒,所述输送水管(3)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接头(4),另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池体(1)内的出水管(5),所述池体(1)的上方设有植物种植板¢),所述池体(1)内还挂设有微生物种植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种植桶(7)的外壁上开设有微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植板¢)的下方均匀分布有渗水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置有曝气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种植桶(7)的外周设有负离子激活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种植桶(7)至少为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有效磁化水体的水产养殖动、植物共生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置有缠绕线圈的输送水管,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线圈相连接的内置电路板和电池组的控制盒,所述输送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接头,另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池体内的出水管,所述池体的上方设有植物种植板,所述池体内还挂设有微生物种植桶。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在原有共生装置的基础上,增设有磁化装置,可对水体进行磁化,提高水对生物膜的渗透能力,促进种子发芽,增强动物的抗腐能力,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增产增收。
【IPC分类】C02F1/48, A01K63/00, A01G31/02
【公开号】CN205143215
【申请号】CN201520842711
【发明人】石凯
【申请人】石凯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