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族箱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9186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族箱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族箱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876536U于2013年4月17日公开了一种液体净化装置,具体公开了包括进水装置、过滤装置和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漏水板、滴流盒、沉淀层、下水管和溢流层。所述滴流盒的底部设有凹凸槽,所述凸槽上设有滴水孔;所述滴流盒可单层设置,也可多层重叠设置。所述沉淀层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下水孔,对应所述下水孔的底部设有下水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溢流层内带U型孔的多个隔板,所述隔板两两正反间隔设置,将溢流层分割为首沉淀槽、尾沉淀槽、以及第一中间沉淀槽和第二中间沉淀槽,所述尾沉淀槽与出水装置相连,所述首沉淀槽的顶部与所述第一中间沉淀槽的底部相通,所述第一中间沉淀槽的顶部与所述第二中间沉淀槽的底部相通,所述第二中间沉淀槽的顶部与所述尾沉淀槽的底部相通。该结构净化效果不够好,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净化效果好、实用性强、方便清洁、效率高的水族箱过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水族箱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层上下叠置的过滤层,以及设置于顶层过滤层上的送水组件,每层过滤层底部设置有若干过滤孔;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还包括若干层上下叠置的培菌层,培菌层置于若干层过滤层的下方;所述培菌层内设置有分隔组件,及C形的单向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分为上层的汇合通道和下层的培菌通道,分隔组件设置于培菌通道上,并将培菌通道分隔有若干培菌腔,水体依次流经每个培菌腔内进行培菌;所述培菌层底部设置有钢塑托架,钢塑托架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彼此间具有一定间距,培菌层支承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送水组件将水族箱内的污水送到顶层的过滤层开始进行处理,污水依次流经过滤层和培菌层,经过滤培菌后的水再次返回水族箱内继续使用,以实现水体的循环使用。其中过滤层进行过滤作用,培菌层用于培养硝化细菌,大大提高了水族箱内水体的质量,通过培养硝化细菌提高水族箱内生物的存活率。
[0005]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应的端部共同装配有带支架的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块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台阶,培菌层底部两侧分别对应支承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台阶上。钢塑托架稳固支承培菌层,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本结构的钢塑托架为分体式设置,减小运输体积,而且节省一定材料,降低成本。
[0006]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若干块储水板和/或若干块透水板,所述储水板和/或透水板竖直设置于培菌通道内,且沿水流方向间隔排列;相邻培菌腔之间通过储水板分隔,透水板置于培菌腔内。所述储水板为矩形板,其上部并排间隔的设置有若干限位部,限位部为缺口或通孔;所述透水板为矩形板,其上部和下部分别并排间隔的设置有若干透水部,透水部为缺口或通孔。两储水板之间构成一培菌腔,当培菌腔内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即从限位部流至下一培菌腔内;透水板将培菌腔分隔成若干腔体,该腔体内有培菌材料,透水板有效阻隔培菌材料,防止其进入水族箱内,透水部保证水体的流动性。
[0007]所述培菌层内侧壁上设置若干凸筋,两侧的凸筋两两靠近形成滑槽,两侧的滑槽彼此对称,储水板和/或透水板的两侧分别可拆卸的插设于滑槽内。由于储水板和透水板都是直接插设于滑槽内,其可方便拆卸,长时间使用,用户可拆卸储水板或透水板进行有针对性的清洗,方便维护。
[0008]所述培菌层包括分别设置于首尾端的首培菌盒和尾培菌盒,以及若干个设置于首培菌盒与尾培菌盒之间的过渡培菌盒;其中,尾培菌盒和过渡培菌盒内均设置有互不相通的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首培菌盒内设置有相通的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首培菌盒、过渡培菌盒和尾培菌盒的上层通道依次连通,整体构成上层的汇合通道,下层通道依次连通,整体构成下层的培菌通道。培菌层由首培菌盒、尾培菌盒和过渡培菌盒配合装配而成,由于彼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装配,因此,方便用户拆装,而且整体性强。
[0009]所述首培菌盒一侧对应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分别设置有上母接通孔和下母接通孔;所述尾培菌盒一侧对应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分别设置有上公接通孔和下公接通孔;所述过渡培菌盒一侧对应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分别设置有上母接通孔和下母接通孔,另一侧对应上层通道和下层通道分别设置有上公接通孔和下公接通孔;所述上母接通孔与上公接通孔彼此配合装配,所述下母接通孔与下公接通孔彼此配合装配。由于结构上的相互配合,使整体结构紧凑,而且构成完整的汇合通道和培菌通道。
[0010]所述首培菌盒、尾培菌盒和过渡培菌盒内分别通过设置隔板实现各自上下层通道的分隔;其中,首培菌盒内的隔板靠近一侧设置有若干通孔或缺口,汇合通道与培菌通道通过该通孔或缺口相连通。过滤层上的水体陆续进入汇合通道内,并通过引导,水体最后统一经过首培菌盒内的隔板的通孔或缺口进入培菌通道内,以保证水体经过储水板和/或透水板,确保培菌效果。
[0011 ]所述尾培菌盒底部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内设置有下水管连通培菌层内的培菌通道,所述下水管还可组合安装有杀菌消声装置。培菌后的水体经过下水管排回水族箱内。
[0012]所述送水组件包括Y形分水管和若干送水部件,若干送水部件首尾连接,彼此之间通过管套连接,分水管连接送水组件的进水端,送水组件的尾端设置管盖封闭。
[0013]所述送水部件由上下配合装配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成,两者装配后形成至少三条并排的管道,所有管道通过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设置的分流通道彼此连通,分流通道两端与Y形分水管/管套/管盖连接;所述第二管体沿管道轨迹设置有若干雨淋孔,使Y形分水管至送水部件形成送水通道。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大大优化了过滤装置的结构,使其体积得以缩减,还能保证其整体机械强度,并且能够进一步缩减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其设置的过滤层和培菌层,能偶提高水体的质量,以及生物的存活率。培菌层内有若干培菌腔,第一个培菌腔装满,水体才能进入下一培菌腔内,提高培菌效果。而且整体结构紧凑完整,拆装简单,方便用户清洗维护。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培菌效果好、实用性强、方便清洁、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培菌层与钢塑托架装配的剖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钢塑托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首培菌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尾培菌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渡培菌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卸下顶盖后的俯视图。
[0026]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送水组件的仰视图。
[0027]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送水部件的仰视图。
[0028]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送水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储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透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32]参见图1-图13,本水族箱过滤装置,包括
[0033]两层上下叠置的过滤层3:每层过滤层3由三个并排的过滤盒3.1组成,过滤盒3.1底部设置有若干过滤孔(图中未标注),过滤盒3.1对应设置有顶盖I封闭;
[0034]设置于顶层过滤层3上的送水组件2:顶盖I覆盖送水组件2于顶层过滤层3内;
[0035]—层上下叠置的培菌层6:培菌层6置于两层过滤层3的下方,培菌层6内设置有分隔组件5,及C形的单向流水通道,流水通道分为上层的汇合通道和下层的培菌通道,分隔组件5设置于培菌通道上,并将培菌通道分隔有两个培菌腔,水体依次流经两个培菌腔,实现培养硝化细菌目的;
[0036]用于支承培菌层6的钢塑托架7:钢塑托架7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彼此间具有一定间距,培菌层6支承于第一侧板7.1与第二侧板7.2之间。
[0037]送水组件2将水族箱内的污水送到顶层的过滤层开始进行处理,污水依次流经过滤层和培菌层,经过滤培菌后的水再次返回水族箱内继续使用,以实现水体的循环使用。其中,过滤层进行过滤作用;培菌层用于培养硝化细菌,大大提高了水族箱内水体的质量,通过培养硝化细菌提高水族箱内生物的存活率。
[0038]具体地讲:
[0039]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对应的端部共同装配有带支架的盖板7.3,第一侧板7.1与第二侧板7.2之间通过两块连接块7.4连接,确保两侧板之间的距离和提高稳定性;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台阶f,培菌层6底部两侧分别对应支承于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的台阶f上。钢塑托架7稳固支承培菌层,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本结构的钢塑托架7为分体式设置,用以承托上述过滤层3和培菌层6,无需再额外加工成出水孔,出水孔直接形成于培菌层6,能够方便拆装、减小运输体积,而且节省一定材料,降低成本。
[0040]分隔组件5包括三块储水板5.1和四块透水板5.2,储水板5.1和透水板5.2竖直设置于培菌通道内,且沿水流方向间隔排列;相邻培菌腔之间通过储水板5.1分隔,透水板5.2置于培菌腔内。储水板5.1为矩形板,其上部并排间隔的设置有若干限位部5.1.1,限位部5.1.1为U形缺口;透水板5.2为矩形板,其上部和下部分别并排间隔的设置有若干透水部5.2.1,透水部5.2.1为U形缺口。本实施例的三块储水板5.1组成两培菌腔,当培菌腔内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即从限位部5.1.1流至下一培菌腔内;每培菌腔内设置两块透水板5.2,将培菌腔分隔成三腔体,该腔体内有培菌材料,透水板5.2有效阻隔培菌材料,防止其进入水族箱内,透水部5.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