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84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蒺藜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蒺藜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的用途。
17种螺甾皂苷的名称及其R1、R2、R3基团见表1。据报道,其中的TTS-8、TT-16、TTS-17具有抗真菌活性(Bedir,A.Khan,et al.Biologically Active Steroidal Glycosides fromTriblus terrestris.Pharmazie 2002;57(7)491~493),但未见系统的药理实验报道,也未见其他14种化合物有抗真菌活性的报道。表1.17种螺甾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化学结构通式中的R基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17种化合物作了抗真菌活性检测,所用的真菌包括白色念株菌(Candidaalbicans)、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热带念球菌(Candida tropicalis)和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采用的检测方法为微量液基稀释法(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方法),其MIC80值(真菌生长80%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作为评价化合物体外抗真菌活性的标准,MIC80为0~32μg/ml时,表示该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强,MIC80为33~64μg/ml时,表示该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较强,MIC80为64~128μg/ml时,表示该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中等,MIC80为128~256μg/ml时,表示该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弱,若MIC80大于256μg/ml时,则抗真菌活性可以忽略。本发明17种化合物检测结果MIC80的范围在1.0~256μg/mL之间,说明它们都有抗真菌活性,特别是TTS-12和TTS-15抗真菌活性很强,TTS-12用白色念株菌和新生隐球菌作检测试验,结果MIC80值分别为1.0μg/ml和2.0μg/ml,TTS-15用白色念株菌、新生隐球菌、热带念球菌和近平滑念株菌作检测试验,MIC80值分别为4.0μg/ml,2.0μg/ml,16.0μg/ml,8.0μg/ml。因此,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也可用于制备食品、果品保鲜剂或卫生用品。
(2).药液制备受试药物分别用DMSO配成6.4mg/ml溶液,-20℃保存,实验前,将6.4mg/ml药物贮存液取出置35℃温箱融化,各取10μl用RPMI 1640培养液稀释10倍,充分混匀,使成640μg/ml,备用。
(3).药敏板制备取无菌96孔板,于每排1号孔加RPMI 1640 100μl作空白对照;3~12号孔各加新鲜配制的菌液100μl;2号孔分别加菌液180μl和受试化合物溶液20μl。2~11号孔10级倍比稀释,使各孔的最终药物浓度分别为64、32、16、8、4、2、1、0.5、0.25、和0.125μg/ml,各孔中DMSO含量均低于1%;12号孔不含药物,作阳性对照。各药敏板于35℃培养。
(4).MIC80值判定白色念株菌、新生隐球菌、热带念球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于35℃培养24小时、72小时和一周后,用酶标分析仪于620nm测各孔OD值。与阳性对照孔比,以OD值下降80%以上的最低浓度孔中的药物浓度为MIC80(真菌生长80%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
权利要求
1.蒺藜螺甾皂苷类化合物,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R1表示O或2H;R2表示H或OH;R3表示由β-D-葡萄糖(β-D-glc)、β-D-半乳糖(β-D-gal)、β-D-木糖(β-D-xyl)或α-L-鼠李糖(α-L-rha)以不同数量和方式组合构成的寡糖,该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的用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蒺藜螺甾皂苷类化合物,它们是海柯皂苷元-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海柯皂苷元-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海柯皂苷元-O-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海柯皂苷元-O-3-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海柯皂苷元-O-3-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替告皂苷元-O-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替告皂苷元-O-3-β-D-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吉托皂苷元-O-3-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替告皂苷元-O-3-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替告皂苷元-O-3-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替告皂苷元-O-3-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半乳糖苷、吉托皂苷元-O-3-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吉托皂苷元-O-3-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替告皂苷元-O-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苷。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蒺藜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用于制备食品、果品保鲜剂或卫生用品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蒺藜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的用途。中药蒺藜的粗提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目前已报道过17种蒺藜螺甾皂苷成分,它们的化学结构通式为右式,其中R
文档编号A23L1/30GK1428349SQ0215123
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2日
发明者陈海生, 徐一新, 姜远英, 温海, 曹永兵, 刘文庸, 张军东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