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吃茶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8897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吃茶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的制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干吃茶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绿色饮料,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普遍接受。茶叶中有许多人体需要的营养成份,喝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带来益处。目前茶叶的饮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饮用方法,即现泡现饮,一般不直接食茶;二是制成茶饮料,直接饮用,二者食用时均离不开水。人们饮用完后,茶叶弃之,茶叶中的有些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也被丢弃。另一方面,用水冲茶,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如在野外,步行路途中等流动的情况下是不方便用水泡茶的。因为茶叶本身的苦涩味较浓,一般不能直接食用,茶叶只能泡饮,即没有水就不能饮茶。有些茶叶味较苦,口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含服的固体茶制品,不仅具有固定形状,而且不用水就可以直接含服的干吃茶片及其制备方法叶茶。
发明的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茶制品加工技术,使茶叶经加工调配后,不用水就可直接食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吃茶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安塞蜜0.1-0.2%、木糖醇5-10%、山梨醇10-15%、异麦芽酮糖醇35-55%、低聚麦芽糖20-30%,茶4-10%。
制备方法先将普洱茶叶粉碎成细度为200目以上的超细粉,备用;取安塞蜜、木糖醇、山梨醇、异麦芽酮糖醇和低聚麦芽糖,按比例混合,再加入总量5-10%的水溶化,然后加热至160-170℃,取出、放凉至80-100℃,加入超细茶粉及总量0.1%的调香剂,混合均匀,制成粗细均匀的茶条,再将茶条压制成规定型状的茶片,即得可供直接食用的“干吃茶”。
发明的干吃茶片由于配料科学,搭配合理,不用水也能感觉很好地食用茶叶,其口感好,能充分吸取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成功地实现吃茶的方便快捷。适用于在任何环境下随意亨用,更加扩大了茶叶的使用范围,开辟了茶的新的用途和食用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原料成分安塞蜜0.1%、木糖醇5%、山梨醇15%、异麦芽酮糖醇55%、低聚麦芽糖20%,普洱茶4.9%。
制备方法先将普洱茶叶粉碎成细度为200目以上的超细茶粉,备用;取安塞蜜、木糖醇、山梨醇、异麦芽酮糖醇、低聚麦芽糖按比例混合,再加入总量5%的水溶化,然后加热至160℃,取出、放凉至80℃,加入超细茶粉及总量0.1%的调香剂(食用香精),混合均匀,制成粗细均匀的茶条,再将茶条压制成规定型状的茶片,即得可供直接食用的“干吃茶”。
实施例2原料成分安塞蜜0.15%、木糖醇8%、山梨醇13%、异麦芽酮糖醇42%、低聚麦芽糖30%,绿茶6.85%。
制备方法先将普洱茶叶粉碎成细度为200目以上的超细茶粉,备用;取安塞蜜、木糖醇、山梨醇、异麦芽酮糖醇、低聚麦芽糖按比例混合,再加入总量8%的水溶化,然后加热至165℃,取出、放凉至90℃,加入超细茶粉及0.1%调香剂,混合均匀,制成粗细均匀的茶条,再将茶条压制成规定型状的茶片,即得可供直接食用的“干吃茶”。
实施例3主要原料成分安塞蜜0.2%、木糖醇10%、山梨醇15%、异麦芽酮糖醇35%、低聚麦芽糖30%,花茶(玫瑰花茶或茉莉花茶等)9.8%。
制备方法先将普洱茶叶粉碎成细度为200目以上的超细粉,备用;取安塞蜜、木糖醇、山梨醇、异麦芽酮糖醇、低聚麦芽糖比例混合,再加入总量10%的水溶化,然后加热至170℃,取出、放凉至100℃,加入超细茶粉及0.1%调香剂,混合均匀,制成粗细均匀的茶条,再将茶条压制成规定型状的茶片,即得可供直接食用的“干吃茶”。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B、C、D、E、B1、B2、B6、B12,钙、铁、锌、硒、镁、铜等营养物质(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量添加)。
权利要求
1.一种干吃茶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安塞蜜0.1-0.2%、木糖醇5-10%、山梨醇10-15%、异麦芽酮糖醇35-55%、低聚麦芽糖20-30%,茶4-1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吃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普洱茶叶粉碎成细度为200目以上的超细粉,备用;取安塞蜜、木糖醇、山梨醇、异麦芽酮糖醇,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再加入总量5-10%的水溶化,然后加热至160-170℃,取出、放凉至80-100℃,加入超细茶粉及总量0.1%调香剂,混合均匀,制成粗细均匀的茶条,再将茶条压制成规定型状的茶片,即得可供直接食用的“干吃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干吃茶片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安塞蜜0.1-0.2%、木糖醇5-10%、山梨醇10-15%、异麦芽酮糖醇35-55%、低聚麦芽糖20-30%,茶4-10%。发明的干吃茶片由于配料科学,搭配合理,不用水也能感觉很好地食用茶叶,其口感好,能充分吸取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成功地实现吃茶的方便快捷。适用于在任何环境下随意亨用,更加扩大了茶叶的使用范围,开辟了茶的新的用途和食用方法。
文档编号A23F3/32GK1843141SQ20061001087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0日
发明者何益新 申请人:何益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