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3231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涉及结晶体抗结剂领域,具体涉及牛磺酸抗结剂。
背景技术
牛磺酸(Taurine)化学名称2-氨基乙磺酸。最早从天然牛磺中提取,现由人工 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原料药,又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农业养 殖领域广泛使用。但是,牛磺酸易结块问题给用户使用造成极大不便,结块后牛磺酸产品需 粉碎、分筛后才能使用,且粉碎难度较大,因此牛磺酸易结块问题一直是困扰相关行业的重 大难题。 目前,缓解牛磺酸结块主要有三种技术方法,但效果有限。 一是对产品分筛,取用 其中20-100目的大结晶体,其余的细小结晶体返工重新结晶。该方法虽可延缓结块时间, 但是6个月后仍然结块,且分筛后大量细粉因更易结块,需重结晶,费时费工费力,产品收 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二是采用喷雾造粒干燥法,改变牛磺酸产品形态,但是,人造牛磺酸 颗粒极易破啐,且破啐后的细粉结块更加严重。该方法尚不具备产业化条件;三是在牛磺酸 产品中添加二氧化硅抗结块剂,有明显效果,但是,二氧化硅食用后对人体有害,特别对婴 幼儿童身体有害,该方法仅限于饲料添加剂中使用。目前人类食用的牛磺酸产品尚无合适 无害的抗结块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人类食用的牛磺酸产品尚无合适无害的抗结块剂之
现状,而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牛磺酸结块问题的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 为解决人类食用的牛磺酸结块问题,我们对影响牛黄酸结块的因素进行逐项分
析实验。对牛磺酸水分含量及硫酸盐等杂质含量;牛黄酸晶体颗粒大小及产品耐压强度
和包装密封状况;抗结块剂选择等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牛磺酸水分含量和硫酸
钠杂质含量在产品质量标准范围内波动(产品质量标准水分含量< 0.2%,硫酸盐含量
< 0. 2% ),分别对牛磺酸结块无明显影响。而牛磺酸晶体粒径大小对结块影响较大,粒径
20-100目的牛磺酸产品保存6个月后出现结块,粒径小于100目的牛磺酸产品3个月内结
块,粒径越小结块越快越严重。在牛磺酸产品中按5%。添加二氧化硅抗结剂,搅拌均匀后包
装储存,可基本消除结块现象,但对人体有害,不能作为人类食用的牛磺酸抗结剂。 经实验,本发明选用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是可食用淀粉。 淀粉是食用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或蚕豆淀粉。 淀粉的干燥失重《0. 2% ;粒径《8um,比表面积^ 200m2。 灰分(干基)/%《0. 15。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分散性强,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大, 对牛磺酸晶体表面吸附力和遮盖率强,能有效隔断牛磺酸晶体之间的粘结力,无毒可食。添 加了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的牛磺酸产品在储运中可保持l-2年松散不结块状态。该种人类可食性抗结剂质量标准符合欧美国家食用淀粉标准。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是食用淀粉。淀粉是食用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或蚕 豆淀粉。 选择市售的达到以下指标食用淀粉:(1)粒径《8践;(2)比表面积^ 200m2, (3)
灰分(干基)/%《0. 15, (4)蛋白质(干基)/%《0.35, (5)细菌总数(CFU/g) < 1000/
g, (6)大肠菌群无。然后经干燥机深度干燥,使之达到干燥失重《0.2%。 加工方法在牛磺酸产品经烘干灭菌,进入混料机后,添加本发明的抗结剂
3-5%。,再经搅拌均匀后,采用铝膜半真空包装储存即可。本工艺需在30万级的GMP厂房内进行。
权利要求
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其特征在于抗结剂是食用淀粉。
2.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其特征在于淀粉是食用玉米淀 粉、小麦淀粉或蚕豆淀粉。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其特征在于淀粉的干燥失重《0. 2% ;粒径《8um,比表面积^ 200m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其特征在于灰分(干基)/% 《0. 15。
全文摘要
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抗结剂是食用淀粉。淀粉是食用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或蚕豆淀粉。淀粉的干燥失重≤0.2%;粒径≤8um,比表面积≥200m2。灰分(干基)/%≤0.15。优点是本人类可食性牛磺酸抗结剂,分散性强,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大,对牛磺酸晶体表面吸附力和遮盖率强,能有效隔断牛磺酸晶体之间的粘结力,无毒可食。这种添加人类可食性抗结剂的牛磺酸在储运中可保持1-2年松散不结块状态。该种人类可食性抗结剂质量标准符合欧美国家食用淀粉标准。
文档编号A23L1/03GK101791074SQ20091027352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余路, 陈明英 申请人:余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