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柏子仁茶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柏子仁茶及其制作方法,按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柏子仁、陈皮、山楂、山药经混合、干燥、粉碎、过筛、杀菌、装袋获得产品,柏子仁35%~40%、陈皮15~20%、山楂15%~20%、山药15%~20%。经混合、干燥、粉碎、过筛、杀菌、装袋获得产品,本发明制作的柏子仁茶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专利说明】 一种柏子仁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尤指一种柏子仁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1、《纲目》: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0003]2、《本草正》:柏子仁,气味清香,性多润滑,虽滋阴养血之佳剂,若欲培补根本,乃非清品之所长。
[0004]3、《本草备要》:凡补脾药多燥,柏子仁润药而香能舒脾,燥脾药中兼用最良。
[0005]4、《本经逢原》:柏子仁,《本经》言除风湿痹者,以其性燥也。《经疏》以为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当是叶之能事。岂知其质虽润而性却燥,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昔人以其多油而滑,痰多作泻忌服,盖不知其性燥而无伤中泥痰之患,久服每致大便燥结,以芳香走气而无益血之功也。
[0006]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透心肾,益脾胃,止汗,润肠,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茶。
[0008]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柏子仁茶,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分为:柏子仁35%?40%、陈皮15?20%、山楂15%?20%、山药15%?20%。
[0009]2、所述的柏子仁茶,其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为:柏子仁40%、陈皮20%、山楂20%、山药 20%。
[0010]3、所述的柏子仁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按配方称量清洗后在60?80°C温度下干燥处理20?25分钟;
⑵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按配方所称的得一定量的茶均匀混合后,粉碎成小颗粒,并过24目筛备用;
⑶将筛后小颗粒置于80°C的高温下灭菌60分钟消毒;
⑷将灭菌消毒后的混合物装入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袋并用铝箔袋封装,得到袋泡茶,每袋3?5克。
[0011]4、本发明制作的柏子仁茶采用天然原料为组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透心肾、益脾胃、止汗、润肠,且方便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柏子仁茶,按柏子仁log、陈皮5g、山楂5g、山药5g称量清洗后,在70°C温度下干燥处理22分钟;然后将其所得物与均匀混合后,粉碎成小颗粒,并过24目筛后,于80°C的高温下灭菌60分钟消毒,然后将混合物装入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袋并用铝箔袋封装,得到袋泡茶,每袋3克。
[0013] 实施例2
柏子仁茶,按柏子仁log、陈皮5g、山楂5g、山药5g称量清洗后,在80°C温度下干燥处理20分钟;然后将其所得物与均匀混合后,粉碎成小颗粒,并过24目筛后,于80°C的高温下灭菌60分钟消毒,然后将混合物装入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袋并用铝箔袋封装,得到袋泡茶,每袋4克。
【权利要求】
1.柏子仁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分为:柏子仁35%?40%、陈皮15?20%、山楂15%?20%、山药1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柏子仁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为益母草40%、生姜20%、红枣20%、红糖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柏子仁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将柏子仁、陈皮、山楂、山药按配方称量清洗后在60?80°C温度下干燥处理20?25分钟,含水量控制在3.5%?5.5% J2)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粉碎成小颗粒,并过24目筛备用;⑶将筛后小颗粒置于80°C的高温下灭菌60分钟消毒;⑷将灭菌消毒后的混合物装入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袋,得到袋泡茶,每袋3-5克。
【文档编号】A23F3/34GK103652099SQ20121031810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日
【发明者】曹芬 申请人:宁国红楼梦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