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饵丝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452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马铃薯饵丝及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马铃薯饵丝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淀粉含量高的新鲜马铃薯,清洗干净,带皮入锅后敞锅蒸煮时间不少于60分钟,去皮后放入碓窩中木碓嘴舂捣成熟马铃薯泥团,在面板上用手揉搓成20-25公分长的长方砖形或椭圆柱形即为饵块,放置簸箕中醒发至少2小时,将饵块用刀切分成细条状,在阳光下晾干到水分含量低于12%,即为马铃薯饵丝。按照上述方法得到鲜马铃薯饵块、马铃薯饵饵丝,具有新鲜马铃薯蒸熟后的营养、风味和口感,有一种黏乎乎香喷喷的味道。为马铃薯加工的产品种类及深层次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专利说明】马铃薯饵丝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饵丝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为广泛,马铃薯精深加工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加工的产品,主要为马铃薯全粉(雪花粉和颗粒全粉)、马铃薯淀粉、油炸薯片(条、丝)、速冻薯条、脱水马铃薯片(洋芋片)等,其主要工艺为原料预处理、干燥(油炸);二是以马铃薯全粉或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原料加工的产品,主要为马铃薯粉丝粉条、复合薯片(马铃薯脆片)等,其主要工艺为成型、熟化加工,但工艺复杂;三是以淀粉深加工产品,主要为变性淀粉(马铃薯氧化淀粉、马铃薯交联淀粉),主要工艺淀粉变性技术工艺。
[0003]由于马铃薯加工利用率低,加工的产品多以油炸马铃薯片和全粉、淀粉出现,而油炸薯片(条、丝)是是我国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一种马铃薯食品。因此如何增加产品种类,提升其经济价值,实现产业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0004]以上马铃薯为原料的产品,粉丝粉条是作为蔬菜食用,马铃薯脆片是作为副食用,变性淀粉则为工业应用,但这些产品的加工设备庞大,加工艺复杂。所以马铃薯作为主食,还局限于传统的在锅中焖煮了吃,更多的是烧烤食物。
[0005]饵丝是一种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的熟化食品,作为小吃,是一种比面条更方便的食品,近年有以包谷为主加适量大米做的饵丝,主要突出包谷的营养特性。还没有马铃薯为原料加工的饵块或饵丝食品。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马铃薯饵丝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目前马铃薯食品品种的局限性,为市场提供一种马铃薯原料加工的饵丝,开辟马铃薯原料的新产品。
[0007]技术方案:马铃薯饵丝及制作方法,选择淀粉含量高的新鲜马铃薯,清洗干净,带皮入锅后敞锅煮时间不少于60分钟,去皮后放入碓窩中木碓嘴舂捣成熟马铃薯泥团,在面板上用手揉搓成20 - 25公分长的长方砖形或椭圆柱形即为饵块,放置簸箕中醒发至少2小时,将饵块用刀切分成细条状,在阳光下晾干到水分含量低于12%,即为马铃薯饵丝。
[0008]具体加工方式:
1、选择淀粉含量高22-25%、块茎长、圆形、芽眼浅而少,薯肉为白色或乳白色,还原糖含量为0.1%,不超过0.5% ;
2、把符合要求的鲜马铃薯,清洗干净;
3、按照马铃薯和水1:4- 6的重量比例,将洗净的马铃薯放入锅内用文火敞口煮不少于60分钟,查验马铃薯质地松软,无硬核,再把多余水分蒸发至锅中无水;
4、煮熟的马铃薯及时用手工去除外皮,趁热将马铃薯放到碓窩中舂捣不少于280次,发出噗噗的声音,使其融为一体,成熟面团状;
5、及时将舂捣好的马铃薯泥取出揉制成长方砖形;6、然后做成砖形的鲜马铃薯饵块放到簸箕里面醒发2 - 3小时,即为鲜马铃薯饵块。
[0009]7、切成粗细I厘米Xl厘米的细条、长8厘米以下的条状;
8、自然空气流通环境中由阳光晒干到水分不大于13%,即为马铃薯饵丝。
[0010]按照上述方式即可制成马铃薯饵丝,食用时,用清水浸泡3 — 4小时,置入开水中,加食者喜爱的佐料一起煮食。
[0011]按照上述方法得到鲜马铃薯饵块、马铃薯饵饵丝,改变了马铃薯的食品的常规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新鲜马铃薯蒸熟后的营养、风味和口感的马铃薯产品;有一种黏乎乎香喷喷的味道。为马铃薯加工的产品种类及深层次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给出本发明实施例:
工艺流程
马铃薯原料一清洗一敞锅蒸煮一去皮一舂成饵块一醒发熟化一加工成型一饵块切分—饵丝一干燥一干制饵丝
1、选择符合要求的鲜马铃薯20公斤,清洗干净备用;
2、取清水100公斤,将洗净的马铃薯放入锅内用文火敞口煮60-70分钟,在把多余水分蒸发完,使马铃薯质地松软,无硬核。
[0013]3、煮熟的马铃薯及时用手工去除外皮,趁热将马铃薯放到碓窩中,用木制碓嘴(碓嘴是直径15 - 20公分,长40余公分的圆棒形工具,山区农村用于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用的工具)舂捣290多次,使其融为一体,加工出的马铃薯呈泥状,称马铃薯泥,能粘附在碓嘴下端不掉落,也不易摔脱,并听到发出噗噗的声音。通常一碓窝能加工5 - 7公斤左右。
[0014]4、及时将舂捣好的马铃薯泥取出,在面板上搓揉,然后做成长方砖形或椭圆柱形,即为马铃薯饵块。
[0015]5、让揉制成型的鲜马铃薯饵块放到簸箕中,室温下摆放一定时间即为醒发,不少于2小时,得马铃薯鲜饵块。
[0016]6、上述得到的马铃薯鲜饵块,有两种处理方式:1、即时把其真空包装保存,时间2个月,均可保持其马铃薯特有的香味,食用前取出切丝煮食。
[0017]2、切成粗细度,最大尺寸为I厘米Xl厘米的细条、长8厘米以下的条状;将其阳光下自然风吹条件下晒干,即为马铃薯饵丝。常温下贮藏12个月。食用前,用冷水浸泡3 -4小时,捞出放到开水中,加食者喜好的佐料煮食。
[0018]马铃薯饵丝的特点:
1、鲜马铃薯饵块:具有鲜马铃薯原料的自然色泽和新鲜马铃薯蒸熟后的香气,成型后规整,大小基本一致、入口软硬适中。
[0019]2、干马铃薯饵丝:具有新鲜马铃薯蒸熟后的香气,呈粗细均匀的条状、成品呈淡黄色,水分含量小于15%,常温下产品保质期为12个月。
[0020]3、产品符合GB 2757的规定的卫生要求。
[0021]4、鲜马铃薯饵块、干制马铃薯饵丝均应包装,防止二次污染,包装材料因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的相关规定。
[0022]5、产品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易污染、有异味的物品贮存和运输;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具有防蝇防鼠设施的专用仓库中。
【权利要求】
1.马铃薯饵丝,其特征在于选择淀粉含量高的新鲜马铃薯,清洗干净,带皮入锅后敞锅煮时间不少于60分钟,去皮后放入碓窩中木碓嘴舂捣成熟马铃薯泥团,在面板上用手揉搓成20 — 25公分长的长方砖形或椭圆柱形即为饵块,放置簸箕中醒发至少2小时,将饵块用刀切分成细条状,在阳光下晾干到水分含量低于12%,即为马铃薯饵丝。
2.马铃薯饵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方式: a、选择淀粉含量高22-25%、块茎长、圆形、芽眼浅而少,薯肉为白色或乳白色,还原糖含量为0.1%,不超过0.5% ; b、把符合要求的鲜马铃薯,清洗干净; C、按照马铃薯和水1:4 一 6的重量比例,将洗净的马铃薯放入锅内用文火敞口煮不少于60分钟,查验马铃薯质地松软,无硬核,再把多余水分蒸发至锅中无水; d、煮熟的马铃薯及时用手工去除外皮,趁热将马铃薯放到碓窩中舂捣不少于280次,发出噗噗的声音,使其融为一体,成熟面团状; e、及时将舂捣好的马铃薯泥取出揉制成长方砖形; f、然后做成砖形的鲜马铃薯饵块放到簸箕里面醒发2- 3小时,即为鲜马铃薯饵块; g、切成粗细I厘米Xl厘米的细条、长8厘米以下的条状; h、自然空气流通环境中由阳光晒干到水分不大于13%,即为马铃薯饵丝。
【文档编号】A23L1/216GK104256440SQ20141051904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6日
【发明者】李发旺 申请人:李发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