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30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茶叶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叶发酵系统,旨在解决当前传统方式发酵效率低、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包括发酵室,在所述发酵室的内部或外部设置有封闭的蓄水池、压力罐、抽水泵,所述压力罐经由抽水泵与所述储水池对应连通,在所述发酵室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雾化喷头,所述压力罐经由对应的管道与所述雾化喷头对应连通,并在所述雾化喷头的上水端、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水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雾化效率高、可调节水量等优点。
【专利说明】茶叶发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新鲜茶叶在采摘后需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摊凉、提香等处理后才可成为商品销售出去;发酵是茶叶形成品质的关键过程。所谓发酵,是在酶的促使作用下,以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发酵室气温一般在24 — 25°C,相对湿度95%左右,摊叶厚度一般在8 — 12cm为宜。为了控制发酵室内的湿度,目前所采用的做法有:在发酵室内放置多个空气加湿器,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繁琐、浪费资源,同时由于空气加湿器并不是为发酵所设计的,因此,经由空气加湿器不能不保证空气中的湿度达标;或者采用通过通过水管人工向发酵室内喷洒水雾的方式以增加湿度,由于在喷洒水雾时,所喷洒的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水珠等,会对茶叶的发酵产生影响;采用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效率低、费事费力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茶叶发酵系统,旨在解决当前当前传统方式发酵效率低、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设计一种茶叶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室,在所述发酵室的内部或外部设置有封闭的蓄水池、压力罐、抽水泵,所述压力罐经由抽水泵与所述储水池对应连通,在所述发酵室的顶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雾化喷头,所述压力罐经由对应的管道与所述雾化喷头对应连通,并在所述雾化喷头的上水端、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水净化装置。
[0006]所述水净化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滤网层、活性炭颗粒层、第二滤网层、第二无纺布层。
[0007]所述滤网层、第二滤网层均为不锈钢滤网。
[0008]所述管道包括主输水管道、与主输水管道对应连通的纵输水管道、横输水管道,所述纵输水管道、横输水管道交错设置为网格状,各纵输水管道、横输水管道在两者交错点处对应连通,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该交错点处。
[0009]在所述主输水管道上、水净化装置的上水端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酵室内均匀设置多个雾化喷头,可以有效的使发酵室内产生均匀的雾气,以增加发酵室内的湿度,相比于现有采用加湿器的做法具有效率高、雾气生产稳定、雾气扩散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等优点。
[0012]2.在主输水管道上设置水净化处理装置,可以讲水中的杂质等有害成分进行过滤,避免雾化喷头堵塞,解决现有未经过滤水喷洒对茶叶的发酵造成损害,造成品质下降的问题。
[0013]3.本实用新型通过其上的流量调节阀,在工作中可以调节该流量调节阀实现调节流量的大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纵输水管道、横输水管道、雾化喷头连接设置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净化装置主要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抽水栗;2.畜水池;3.压力iig ;4.流量调节阀;5.王输水管道;6.水净化装置;7.发酵室;8.横输水管道;9.雾化喷头;10.纵输水管道;11.无纺布层;12.滤网层;13.活性炭颗粒层;14.第二滤网层;15.第二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一种茶叶发酵系统,参见图1,图2,图3 ;包括发酵室7,在该发酵室7的外部设置有封闭的蓄水池2、压力罐3、抽水泵1,所述压力罐3经由抽水泵I与储水池2对应连通,压力罐3用于为水提供压力;在发酵室7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9,该系统还包括六个纵输水管道10、五个横输水管道8、主输水管道5 ;所述纵输水管道10、横输水管道8交错设置为网格状,各纵输水管道10、横输水管道8在两者交错点处对应连通,各雾化喷头9设置于各纵输水管道10、横输水管道8的交错点处并与纵输水管道10、横输水管道8对应连通。上述压力罐3经由主输水管道5与各横输水管道对应连通,并在雾化喷头9的上水端、主输水管道5内设置有用于净化水的水净化装置6。该水净化装置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11、滤网层12、活性炭颗粒层13、第二滤网层14、第二无纺布层15。上述滤网层12、第二滤网层15均为不锈钢滤网,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在主输水管道5上、水净化装置6的上水端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水量的流量调节阀4。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1]抽水泵I将蓄水池2内的水抽入压力罐3中加压,之后依次经过主输水管道5上的流量调节阀4、水净化装置6进入各纵输水管道、横输水管道内,之后进入各雾化喷头的喷洒形成雾状,实现对发酵室内进行加湿,在水通过水净化装置6时,该水净化装置6可将水中的杂质及部分有害物质进行滤除;通过流量调节阀4可调节流经主输水管道5内的水流量。
[0022]最后,本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茶叶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室(7),其特征是:在所述发酵室(7)的内部或外部设置有封闭的蓄水池(2)、压力罐(3)、抽水泵(1),所述压力罐(3)经由抽水泵(I)与所述储水池(2 )对应连通,在所述发酵室(7 )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雾化喷头(9 ),所述压力罐(3 )经由对应的管道与所述雾化喷头(9)对应连通,并在雾化喷头(9)的上水端、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水净化装置(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发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净化装置(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11)、滤网层(12)、活性炭颗粒层(13)、第二滤网层(14)、第二无纺布层(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发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滤网层(12)、第二滤网层(15)均为不锈钢滤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发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管道包括主输水管道(5)、与主输水管道(5 )对应连通的纵输水管道(10 )、横输水管道(8 ),所述纵输水管道(10 )、横输水管道(8)交错设置为网格状,各纵输水管道(10)、横输水管道(10)在两者交错点处对应连通,所述雾化喷头(9)设置于该交错点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发酵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主输水管道(5)上、水净化装置(6)的上水端设置有流量调节阀(4)。
【文档编号】A23F3/08GK204090927SQ20142045810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唐潮, 李嘉林 申请人:江西井冈红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