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352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



背景技术:

大泷六线鱼为六线鱼科六线鱼属的鱼类。分布于朝鲜、日本以及中国东海、黄海、渤海等海域,属于近海底层杂鱼。

一般体重500g,最大的个别体达4kg。体延长而侧扁,似纺锤形,背缘弧度较小,背侧中部略凹入。头较小,项背及眼后缘上角各有1向后伸出的羽状皮瓣,吻端尖突。口较小,前位,微斜裂。上颌略长于下颌。两颌有绒毛状齿,外行齿稍大。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平。鼻孔每侧1个。下颌下方及前鳃盖边缘有10个粘液孔。前鳃盖骨和鳃盖骨无棘。鳃孔宽大。尾柄较粗,长为高的1.3—1.6倍。背鳍1个,基底很长,始于胸鳍起点稍前背上,由19—20根鳍棘和23根鳍条组成,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有1浅凹。胸鳍较大,侧下位,椭圆形。腹鳍较窄长,位于胸鳍基部后下方,有1棘。臀鳍与背鳍鳍条部近同形相对,鳍条稍短。尾鳍截形,中部稍凹。体被小栉鳞。其特征是有侧线5条,第4条侧线很短,始于胸鳍基部下方,向后止于腹鳍尖端前上方。体色因生活环境不同差异较大,有黄绿色、黄褐色、暗褐色及紫褐色,体侧有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灰褐色较大云斑,腹面灰白色。背鳍有灰褐色云斑,浅凹处棘上方具1黑色圆斑。胸鳍黄绿色。腹鳍乳白色或灰黑色。臀鳍浅绿色,有许多黑色斜纹。尾鳍灰褐色或黄褐色。羽状皮瓣黑色。雄性当性成熟时有鲜艳的婚姻色。体长一般约为15—25厘米。常年栖息于沿岸水深50米之内的岛屿和岩礁附近水域底层。

大泷六线鱼容易患细菌性烂鳃病,病鱼局部体表变黑,鳃部粘液增多、红肿或出血现象、最终鳃糜烂,并伴有肝脏肿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治疗及预防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提供一种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包括饲料部分、中草药成分,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饲料部分:

中草药成分:

所述饲料部分各组分粒度为38-45目。适当的粒度有利于饲料成粒不容易散解。

所述中草药成分各组分粒度为90-135目。所述中草药成分各组分进行熟制。所述中草药成分各组分进行熟制。中草药成分粉碎为粉状,可以有效的与饲料成分进行混合,提高水下释放药效的比率。利于大泷六线鱼的吸收利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将中草药参入饲料中,可以有效的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并且通过中草药成分的协同作用,治疗及预防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并且不会在鱼体内残留有害成分,安全无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一种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包括饲料部分、中草药成分,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饲料部分:

中草药成分:

所述饲料部分各组分粒度为38目。所述中草药成分各组分粒度为90目,且中草药成分各组分要进行熟制。

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后进行造粒,制得饲料,即为本发明所述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

实施例2:

一种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包括饲料部分、中草药成分,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饲料部分:

中草药成分:

所述饲料部分各组分粒度为45目。所述中草药成分各组分粒度为135目,且中草药成分各组分要进行熟制。

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后进行造粒,制得饲料,即为本发明所述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

实施例3:

一种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包括饲料部分、中草药成分,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饲料部分:

中草药成分:

所述饲料部分各组分粒度为40目。所述中草药成分各组分粒度为120目,且中草药成分各组分要进行熟制。

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后进行造粒,制得饲料,即为本发明所述防治大泷六线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复配饲料。

本发明所述的饲料已经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变成分组成与配比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