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粮食的自动循环摊铺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粮食在收获之后都要进行晾晒后方可入库,以免粮食内部的水分过高造成粮食发霉,影响粮食的储存。目前的粮食晾晒,对于机械化种植,粮食批量生产而言,有少部分专门机械化的粮食摊铺设备进行摊铺晾晒,而对于个体或是小规模生产,则大多停留在原始手工作业的基础上,由人工摊铺晾晒,其摊铺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过大,若也采用批量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作业,则成本太高,而且现有的粮食摊铺设备,往往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工作占地面积大,其摊铺作业也仅仅是将粮食简单铺开而已。晾晒粮食的晒场容易被粮食浸湿,难以迅速风干,导致在晾晒过程,若没有频繁地翻动,底部的粮食因水分晾干不到位,在粮食入库后发生霉变,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若为了尽量除去水分而极度暴晒,又劳时劳力,导致晾晒效率低下,且对部分粮食的品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刚收获的粮食一般都成堆堆在一起,在晾晒时需要一批一批地往晒场送,而刚收获的粮食,往往需要立即将粮食初步晾干,尤其是在雨天作业收获的粮食,必须尽快将明水晾干,而晒场往往面积有限,不可能将每一批粮食充分晾干后再晾晒下一批,这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限晒场面积下将粮食尽可能风干,或至少将明水快速风干,而现有设备也无法周期性地将粮食晾晒转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粮食自动层刮均摊晾晒机构,该机构可以对粮食进行全自动、间歇性地摊铺、转移,尤其适用于晾晒面积有限而粮食数量庞大的晾晒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粮食自动层刮均摊晾晒机构,包括固定不动的芯轴,所述芯轴上垂直地固定设有支撑板和可绕芯轴旋转的中心轮;
所述中心轮上呈辐射状地均匀设有与中心轮厚度一致的条板形的辐条,辐条末端朝支撑板的一面设有与辐条板面相垂直的圆柱,背离支撑板的一面连有用于摊刮粮食的刮板,所述刮板为长方形薄板结构;
所述支撑板上贯穿设有与芯轴相平行的转轴,转轴的一端设有齿轮,另一端设有与滑叉铰接的连杆,所述滑叉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其板面与转轴互相垂直,所述滑叉一端设有套在芯轴上的条状的贯通滑槽,另一端设有滑叉随转轴的转动而往复摆动过程中,可套住并带动所述圆柱运动的U型叉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与滑叉采用铰接轴进行铰接,所述铰接轴一端与连杆垂直活动相连,另一端垂直伸入滑叉内并可在滑叉内自由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U型叉口与所述圆柱之间公差配合为H11/c11。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的刮粮食的边缘倒圆角处理,其倒圆角半径为刮板宽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连杆,进而带动滑叉转动,由于滑叉是通过滑槽与芯轴直接接触的,而芯轴是固定不动的一根光轴,因此,滑叉便会在转轴的带动和自身滑槽的导向作用下沿芯轴滑动,从而导致滑叉往复摆动,在滑叉随转轴的转动而往复摆动过程中,U型叉口间歇性地套住并带动圆柱一起运动,使刮板绕芯轴间歇性转动一定夹角,由于相邻刮板围成的扇区内可以容纳粮食,进而将粮食自动间歇性地刮走摊铺、转移,晒干一批之后,继续晾晒另一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滑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叉往复运动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芯轴1、转轴2、齿轮3、支撑板4、连杆5、铰接轴6、滑叉7、圆柱8、辐条9、刮板10、中心轮11、U型叉口701、铰接孔702、滑槽7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粮食自动层刮均摊晾晒机构,包括芯轴1,所述芯轴1固定于机架上,对于芯轴1的安装,只要其能固定不动,整个机构可以有足够安装工作空间即可,不做具体限制。在芯轴1上垂直地固定设有支撑板4和可绕芯轴1旋转的中心轮11;该芯轴1为一根光轴,支撑板4为一块与芯轴1相垂直的矩形板;中心轮11为一块圆板,其设在上述光轴的端部且中心轮11可以自由转动。
所述中心轮11上呈辐射状地设有与中心轮11厚度一致的条板形的辐条9,在制作时辐条9可直接选用一块较长的长方形钢板条与中心轮11焊接,当然,也可与中心轮11做成一体式;辐条9的末端朝支撑板4的一面设有与辐条9的板面相垂直的圆柱8,而背离支撑板4的一面连有用于摊刮粮食的刮板10,使圆柱8和刮板10相对分列辐条9的两侧,所述刮板10为长方形薄板结构,刮板10的厚度面紧贴辐条9设置,使刮板10与辐条9的板面相互垂直。
所述支撑板4上贯穿设有与芯轴1相平行的转轴2,转轴2可在支撑板4内自由转动,转轴2的一端设有齿轮3,以便外接驱动设备通过变速箱与齿轮3相连,从而驱动转轴2转动,以带动整个机构运动;转轴2的另一端设有与滑叉7铰接的连杆5;如图3所示,所述滑叉7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其板面与转轴2互相垂直,所述滑叉7一端设有套在芯轴1上的条状的贯通滑槽703,另一端设有U型叉口701,该U型叉口701呈横截面为U型的贯通缺口形状,其缺口的开口端朝滑叉7的末端端面,以便能叉住(套住)辐条9末端的圆柱8。外部电机在通过减速机构将扭矩传递给齿轮3,齿轮3带动转轴2转动,转轴2带动连杆5,进而带动滑叉7转动,由于滑叉7是通过滑槽703与芯轴1直接接触的,而芯轴1是固定不动的一根光轴,因此,滑叉7便会在绕转轴2转动的同时,在滑槽703的导向作用下沿芯轴1滑动,从而导致滑叉7往复摆动,在滑叉7随转轴的转动而往复摆动过程中,U型叉口701可套住并带动所述圆柱8一起运动。
如图4所示,滑叉7在连杆5的带动下的一个运动周期内的几个示例位置点,连杆5在转轴2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转至a位置时,U型叉口701刚好将圆柱8完全套住,继续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连杆5在转动时,其与滑叉7之间的铰接点位置在逐步升高,若以连杆5分别与转轴2和滑叉7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长度为半径作圆,以该圆圆心为坐标原点,则上述铰接点即在该圆上运动,图示a到b到c位置,该铰接点的纵坐标绝对值在增大,且在c点处达到最大值(c点在上述圆的竖直中轴线上),由于对称关系,图示c到d到e位置,该铰接点的纵坐标绝对值在变小,即高度降低,且在e点处刚好能完全夹住圆柱8,由a到e为一个摆动周期,其摆角为2A度;继续顺时针转动到fx点位置处时,圆柱8已经全部脱离U型叉口701,在再次运动到上述a点之前,圆柱8与U型叉口701彻底分离,滑叉7是静止不动的,当运动快到a点时,滑叉7才再次开始运动,转轴2每转一周,滑叉7拨动一个圆柱带动相应刮板10转动一个角度,周期性往复运动(为便于描述运动原理,图4的摆动角(约为2A)进行了放大,图4的2A度与图1中每两个相邻辐条9(相邻圆柱8)之间的夹角比例不一致,或者图4可以反映出类似于90度摆动角的运动位置关系,本实施例中的辐条9设置条数可以是8根,当然也可以是6根或者4根)。
使用该机构时,将该机构竖直地放在粮堆上,保证中心轮与粮堆底面相平行,将机构上的其中两块刮板10围城的区域(扇区)插入粮食内(也可以采用传送带将粮食送至该区域内),每隔一定时间周期,滑叉7缓慢摆动一次,将粮食刮走一定角度位置,粮食便在晒场上依次相邻区域传递,然后在其中一个区域内设定出粮口,将粮食从该区域取走,便可达到自动刮走粮食,间歇性转移粮食的作用;而从入粮的区域开始,沿着转动传送方向,各个扇区的晒场地面温度一定是从低到高,因为越靠近入粮口扇区的位置的晒场地面,放置的粮食越湿润,导致地面温度越低,远离入粮口扇区的地面温度越高越干燥,适合分批、快速、逐渐地晾晒、风干粮食。该机构使用比较灵活,又如,在粮食较少且在雨天收获时,粮食必定含有大量水分,俗称为明水,此时倒在地上晾晒,地面很快就湿透,甚至水流四溢,而由于粮食的覆盖,地表难以变干,导致晾晒速度变慢;而此时,采用本机构的周期性刮动的特点,可以将该部分湿润的粮食放入其中某几个扇区内晾晒,机构每隔一段时间自动刮粮,将粮食转移一个位置,而原先露出的湿地便可直接晒干,待其他有粮食的扇区的地面湿后,自动转动刮粮,重新覆盖这片已经晒干的地面,达到快速晾干的目的,特别适合经济价值比较高,产量稀少的粮食的快速、有效风干。对于本机构的安装,可以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灵活设置,皆为现有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例如将芯轴1固定在一个桥架横梁上,从而将机构固定,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根据情况灵活安装即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是在上述机构的具体结构上,故对于完整的配套安装应用不做具体描述。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5与滑叉7采用铰接轴6进行铰接,所述铰接轴6一端与连杆5垂直活动相连,另一端伸入滑叉7的铰接孔702内并可在该孔内自由转动,达到铰接的目的,铰接轴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连杆5与滑叉7的间距,以利于安装空间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U型叉口701与所述圆柱8之间公差配合为H11/c11,使U型叉口701的开口宽度稍大于圆柱8的直径,以便传动更准确、及时,避免开口太大造成的运动滞后。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10的刮粮食的边缘倒圆角处理,其倒圆角半径为刮板10宽度的一半,以便于更好地刮平粮食。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