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堡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316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柑堡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六堡茶,属黑茶类,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六堡茶,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爽口、略感甜滑,香气醇陈、有槟榔香味,叶底红褐,并且耐于久藏,越陈越好。六堡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六堡茶清凉祛暑、倍感舒畅。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茶中便可见到有许多金黄色“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黄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科学试验和六堡茶爱好者品茗实践证明,六堡茶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茶类,故六堡茶具有更强的分解油腻、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甘油三酯)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减肥健身。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六堡茶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大红柑(又名茶枝柑),原产新会区。树势强壮,树冠开张,较矮化,枝条密生细软发梢力强。成熟期11月-12月中旬,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00-140克,皮橙黄色,稍光滑,味酸甜偏淡,渣较多,种子多,品质中等,可溶性固形物1-12%,含酸0.7-0.8%。果皮作药用,是驰名的“陈皮”,还有用作调味品,凉果加工等。

市场上现有柑普洱等产品,现有技术的到柑普洱,会存在一些口感上的问题,因为陈皮溶解物出汤慢,并且耐泡,而茶溶解物出水快,耐泡度不如陈皮,当两者同时一起冲泡时,会造成茶味出完,皮味才刚刚开始,融合协调度就没有那么高。开发一种新工艺的柑堡茶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柑堡茶及其制备工艺,采用纯天然的大红柑和广西六堡茶为原料,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柑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采摘7-8月期间未成熟的大红柑;

2)开口取肉:将步骤1)得到的大红柑洗净,在其顶部切出一个开口,把柑子里的肉全部取出来,同时保持果壳不被破坏,切下的果盖备用;

3)加压处理:清洗干净步骤2)得到的柑皮,放入高压罐中,加压至4kg/cm2,使其压力均匀,并保持3-5min,然后在1-3s内恢复常压得到;

4)装茶:向步骤3)得到的柑皮中装入陈期梧州六堡茶;

5)晒干:装好茶叶后,把步骤2)得到的果盖盖上,移至干燥间,50-60℃的热风循环烘烤2-3h,再放至室外日光晒干得到成品。

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未成熟的大红柑,优选直径3.5-5.0cm的青果。

步骤2)所述的开口,优选直径2.0-3.5cm,所述的把柑子里的肉全部取出来,优选用钳子或者勺子把柑子里的肉全部取出来。

步骤4)所述的陈期梧州六堡茶,优选陈期一年或以上的梧州六堡茶。

本发明还包括采用以上制备工艺得到的柑堡茶,融合了大红柑清醇的果香味和六堡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即陈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口感一绝的柑堡茶,具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降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和醒酒等保健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目前,食品的高压或者超高压处理,是在密封的高压或超高压容器内,用液体(主要是水)作为介质对食品施加数百兆帕的压力进行处理,在高压下,食品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结构物质发生变化,其结果是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酶失活、微生物死亡,与加热处理工艺相比,高压处理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它对食品的风味物质、维生素、色素等没有影响,营养成份损失很少,但是高压处理的压强比较大才能达到效果。本发明将食品杀菌阶段使用的高压处理应用到原料处理阶段,通过“加压至4kg/cm2,使其压力均匀,并保持3-5min,然后在1-3s内恢复常压”,通过瞬间将压力降为0,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压改变柑皮的内部成分结构,降低了陈皮的耐泡性,使得成品的陈皮溶解物出汤快,和茶溶解物的出水时间一致,当将柑堡茶的陈皮和茶一起冲泡时,茶味、皮味融合协调度高,滋味更胜一筹。

2、另一方面,本发明所采用的压力远远小于现有高压技术所用的压力,而且时间短,可以有效保持柑皮的外形。

3、在晒干阶段,如果只是单纯靠晾晒,出来的陈皮(柑皮)因为年份的关系,口感稍欠,本发明通过在晒干前先通过热风循环可以快速带走水分,水分逐渐蒸发,柑皮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随着渗透到表皮上来,这两种糖的性质不一样,果糖味道很甜,容易吸收水分,在它渗透到柑皮的表面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水分,黏附在柑皮的表皮上,葡萄糖的甜味不如果糖,但却不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当它渗透到陈皮的表皮上后,就成为一层白色的粉末,正好把黏附的果糖包住.使得整个陈皮都是干燥的,这层白粉其实就是葡萄糖粉末,称为表皮糖霜、陈皮白霜亦叫果糖霜,乃自然糖霜,具有的甜味可以调和茶的苦味,带来更加丰富的口感。本发明得到的柑堡茶,具有的表皮糖霜的比例是现有技术的2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柑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采摘7-8月期间未成熟的直径3.5-5.0cm的青果大红柑;

2)开口取肉:将步骤1)得到的大红柑洗净,在其顶部切出一个直径2.0-3.5cm的开口,把柑子里的肉全部取出来,同时保持果壳不被破坏,切下的果盖备用;

3)加压处理:清洗干净步骤2)得到的柑皮,放入高压罐中,加压至4kg/cm2,使其压力均匀,并保持3min,然后在1-3s内恢复常压得到;

4)装茶:向步骤3)得到的柑皮中装入陈期三年以上的梧州六堡茶;

5)晒干:装好茶叶后,把步骤2)得到的果盖盖上,放至室外日光晒干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柑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采摘7-8月期间未成熟的直径3.5-5.0cm的青果大红柑;

2)开口取肉:将步骤1)得到的大红柑洗净,在其顶部切出一个直径2.0-3.5cm的开口,把柑子里的肉全部取出来,同时保持果壳不被破坏,切下的果盖备用;

3)加压处理:清洗干净步骤2)得到的柑皮,放入高压罐中,加压至4kg/cm2,使其压力均匀,并保持5min,然后在1-3s内恢复常压得到;

4)装茶:向步骤3)得到的柑皮中装入陈期两年以上的梧州六堡茶;

5)晒干:装好茶叶后,把步骤2)得到的果盖盖上,放至室外日光晒干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柑堡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采摘7-8月期间未成熟的直径3.5-5.0cm的青果大红柑;

2)开口取肉:将步骤1)得到的大红柑洗净,在其顶部切出一个直径2.0-3.5cm的开口,把柑子里的肉全部取出来,同时保持果壳不被破坏,切下的果盖备用;

3)加压处理:清洗干净步骤2)得到的柑皮,放入高压罐中,加压至4kg/cm2,使其压力均匀,并保持4min,然后在1-3s内恢复常压得到;

4)装茶:向步骤3)得到的柑皮中装入陈期一年以上的梧州六堡茶;

5)晒干:装好茶叶后,把步骤2)得到的果盖盖上,放至室外日光晒干得到成品。

对比例:

1)采摘:采摘7-8月期间未成熟的直径3.5-5.0cm的青果大红柑;

2)开口取肉:将步骤1)得到的大红柑洗净,在其顶部切出一个直径2.0-3.5cm的开口,把柑子里的肉全部取出来,同时保持果壳不被破坏,切下的果盖备用;

3)清洗:清洗干净步骤2)得到的柑皮;

4)装茶:向步骤3)得到的柑皮中装入陈期一年以上的梧州六堡茶;

5)晒干:装好茶叶后,把步骤2)得到的果盖盖上,放至室外日光晒干得到成品。

实验:

一、实施例3和对比例得到柑堡茶口感对比:

器皿:紫砂壶

容量:180mL

投茶:取茶9g

投皮:青皮味辛、甘苦,2g

冲泡

1、取皮先投入紫砂壶,注水浸泡30s;

2、滤出浸泡的陈皮水,然后把堡茶投入紫砂壶;

3、注水进去洗茶2遍后再冲泡品饮。

二、实施例3和对比例得到柑堡茶具有表皮糖霜的比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