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百合素食营养肠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826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鲜百合素食营养肠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素食肠通常是以淀粉、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拌馅、灌制、烘烤、煮制(个别产品还有熏制过程)而成的,原料单一,且营养价值普遍不高。

目前制成的素食肠外一般有肠衣固形。肠衣大体上可分为天然肠衣和人造肠衣。天肠肠衣,主要利用动物内脏中最长的小肠,现在一般用羊的小肠故又称为羊肠衣,猪小肠作肠衣便称为猪肠衣。人造肠衣分为透气性肠衣和非透气性肠衣。透气性肠衣又可分为可食性的和非可食性的肠衣两种,可食性肠衣是以动物的皮等作为原料,其性质和天然肠衣相近似,我们称之为胶原肠衣,其特点是有透气性且可食用。非可食性肠衣主要包括纤维素系列肠衣和玻璃纸,还有一种非可食性肠衣是用塑料制成,这种肠衣也具有透气性,可烟熏,故取名叫可烟熏塑料肠衣。

非透气性肠衣主要是塑料肠衣,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聚偏二氯乙烯(PVDC)肠衣和尼龙肠衣等,根据形状不同又可分为片状肠衣和筒状肠衣。

目前素食肠的工业化生产中大量采用的是塑料肠衣,而塑料肠衣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例如塑化剂等;另外经过熏制的肠衣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为消费者健康埋下了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肠衣的鲜百合素食营养肠及其生产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利用低甲氧基果胶和海藻酸钠两种食品添加剂具有遇钙离子(Ca2+)能形成凝胶的特性,突破了原有的灌肠固有的生产工艺,实现无肠衣化,既简化了流程,又提供了一种营养健康的新型素食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鲜百合素食营养肠,其组成包括,以质量份计,鲜百合100-110份、大豆分离蛋白65-70份、麦芽糊精30-40份、低甲氧基果胶3-5份、海藻酸钠1-3份、明胶1-2份。

上述鲜百合素食营养肠,其组成还包括,以质量份计,大豆低聚糖1-2份。

上述鲜百合素食营养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

2)原料预处理:新鲜百合添加等重的水后打浆成百合浆;低甲氧基果胶、海藻酸钠、明胶按重量比3-5∶1-3∶1-2混合,在70-85℃,溶解成固形物含量为3%~3.5%的透明溶胶;

3)配料:在60~70℃下,按百合浆∶溶胶∶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的质量比20-22∶20-30∶6-7∶3-4的比例混匀成料浆;

4)均质:将上述混合好的料浆用胶体磨进行均质,充分破碎胶粒和蛋白颗粒,使其均匀分散融合;

5)一次杀菌:将上述胶磨后的料浆加热到75~80℃;

6)成型:将上述杀菌料倒入漏斗中,再均匀漏入放了成型液的成型槽中,边成型、边捋直,待肠体完全硬化后捞出;

7)浸泡与冲洗:将硬化后的肠浸泡在3~6倍肠重的清水中1-6h,冲洗干净,重复4~6次,至完全清除浸入或吸附的钙离子,以消除苦涩味;

8)罐装:将上述步骤7)处理后的肠按包装规格要求密封于装满3%~4%氯化钠水溶液的蒸煮袋中,并抽气封口,采用3%~4%的氯化钠水溶液有保鲜、抑菌作用;

9)二次杀菌:将罐装好的产品,置于70-80℃的温度下杀菌20-30min;

10)冷却包装:即将经二次杀菌后的产品冷却后再套装于外包装内,再封口外包装,最后装好外包装即为成品。

进一步的,上述原料选择具体为:选择无虫蛀、霉变、菌斑、腐烂的鲜百合;所用低甲氧基果胶、海藻酸钠、明胶、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和氯化钙等辅料及添加剂应均为食品级产品;生产用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进一步的,上述原料处理具体为:新鲜百合应先进行剥片、去杂、清洗、沥干处理,再添加与新鲜百合等重的水后打浆成百合浆,百合浆再经胶体磨磨细,目数为至少120目;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筛去除结块和杂质。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还添加有大豆低聚糖,添加比为低甲氧基果胶、海藻酸钠、明胶和大豆低聚糖按重量比3-5∶1-3∶1-2:1-2混合。

进一步的,上述一次杀菌的时间为10-2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的成型液为浓度4%~5%的氯化钙溶液。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7)中,在清水冲洗前,将置于清水中的肠置于超声波条件下15-30min。

进一步的,上述原料预处理中,首先对各原材料进行25KGY的辐照处理,控制病原菌,延长保质期。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7)中,将硬化后的肠浸泡在3~6倍肠重的浓度为1-2%的柠檬酸溶液中1-4h。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6)中,整个成型过程保证温度在70~80℃,以保证物料的流动性,确保成型流速均匀、肠径一致。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8)中,在配制3%~4%的氯化钠水溶液时,还加入0.2%~0.4%的壳聚糖,以强化灌装液的抑菌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原料中添加了鲜百合浆,百合具有镇咳祛痰、镇静、滋阴润肺、强壮、抗癌等作用,为本产品提供了保健作用;原料中还添加有大豆低聚糖,其为粘性低聚糖,能够起到粘合作用,使得成品口感更加爽弹,另外,大豆低聚糖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等的保健效果。本发明利用低甲氧基果胶和海藻酸钠具有遇钙离子(Ca2+)能形成凝胶的特性,突破了原有的灌肠固有的生产工艺,简化了工艺流程,实现了无肠衣化,使得成品更加营养健康。本发明制得的成品:表面光滑,直径均匀,肠体结实,长短一致,肠芯无大的孔洞,可以有细小空洞,食用具有劲脆爽滑的口感。本发明突破了原有的灌肠固有的生产工艺,实现无肠衣化,既简化了流程,又可为市场提供营养健康的新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鲜百合素食营养肠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1)原料的选择:选择无虫蛀、霉变、菌斑、腐烂的鲜百合;所用低甲氧基果胶、海藻酸钠、明胶、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和氯化钙等辅料及添加剂应均为食品级产品;生产用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2)原料预处理:新鲜百合应先进行剥片、去杂、清洗、沥干处理,再添加与新鲜百合等重的水后打浆成百合浆,百合浆再经胶体磨磨细(粒度要大于120目);低甲氧基果胶、海藻酸钠、明胶按质量比4∶2∶1混合,在80℃的温度条件下溶解成固形物含量为3%~3.5%的透明溶胶,且采用高剪切装置;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筛去除结块和杂质;

3)配料:在60~70℃下,按百合浆∶溶胶∶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的重量比20∶22∶7∶4的比例混匀成料浆,即得混合料,加入顺序为:先倒入百合浆,再依次加入麦芽糊精和大豆分离蛋白,最后加入溶胶;

4)均质: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用胶体磨进行均质;

5)一次杀菌:将混合料加热到80℃,保持15min;

6)成型:将上述杀菌料倒入出口孔径为20~25mm的漏斗中,再均匀漏入放了成型液,成型液为浓度4%~5%的食品级氯化钙溶液,成型液在成型槽中的深度至少200mm的成型槽中,边成型、边捋直,也可按要求长度在成型液中剪断,待肠体完全硬化后捞出,整个成型过程保证温度在70~80℃;

7)浸泡与冲洗:将捞出的肠浸泡在3~4倍肠重的清水中1h,再用清水冲洗,重复4~6次,完全清除浸入或吸附的钙离子,以消除苦涩味;

8)罐装:即将浸泡、冲洗完了的成品肠捞出,按包装规格要求密封于装满含有3%~4%氯化钠和0.2%~0.4%壳聚糖的水溶液的蒸煮袋中,并抽气封口;

9)二次杀菌:将罐装好的产品,放在70℃的温度下杀菌30min;

10)冷却包装:即将经二次杀菌后的产品再套装于外包装内,再封口

外包装,最后装好外包装即为成品。

上述鲜百合打浆时选择低温打浆设备,整个打浆过程中物料温度不得超过40℃,以保护百合的营养功效,打磨细度应在120目以上,以利原辅料、添加剂分散均匀。

上述成型过程由成型、定形和养成三个环节构成。成型是选用出口孔径为20~25mm的漏斗完成的;定形是利用低甲氧基果胶和海藻酸钠遇二价离子(Ca2+、Mg2+)能形成凝胶的特性完成的;养成则是让已经在成型液中定形的产品继续浸泡在成型液中,通过物质的渗透和扩散,让钙离子扩散到肠的内部,通过凝胶形成完整的硬芯的过程,整个成型过程视钙离子浓度和肠径大小不同,一般应在14~18h内完成。

上述第一次的浸泡水中钙离子含量较高,还可以倒入成型槽中重复使用,可节约成本。

上述灌装就是将浸泡、冲洗合格后的成品肠捞出,按包装规格要求密封于装满含有3%~4%氯化钠和0.2%~0.4%壳聚糖的水溶液的蒸煮袋中,为保证鲜百合素食营养肠成品质量,一定要配制好3%~4%氯化钠水溶液,氯化钠浓度低于3%时,抑菌、保鲜性不好;氯化钠浓度高于4%时易使肠脱水,而影响预包装产品净含量,亦可造成产品口味过咸,并抽气封口。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向内包装袋中的注保鲜水量应为完全浸泡肠为限,且应抽气封口,否则可导致产品在贮藏期内被氧化而变质。其中,壳聚糖有良好地抑菌能力,能够明显延长成品货架期,配方中与氯化钠协同起到抑菌、保鲜功效。

上述二次杀菌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杀菌制度进行,即从杀菌罐的温度稳定到70℃时计时,保温杀菌30min后停止杀菌,再冷却。若低于70℃-30min的杀菌制度要求,易产生不合格品;若高于70℃-30min的杀菌制度要求,易产生保鲜液汽化胀袋现象。

实施例2:

一种鲜百合素食营养肠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1)原料的选择:选择无虫蛀、霉变、菌斑、腐烂的鲜百合;所用低甲氧基果胶、海藻酸钠、明胶、麦芽糊精、大豆低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和氯化钙辅料及添加剂应均为食品级产品;生产用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2)原料预处理:各原料首先进行25KGY辐照处理10min,新鲜百合应先进行剥片、去杂、清洗、沥干处理,再添加与新鲜百合等重的水后打浆成百合浆,百合浆再经胶体磨磨细(粒度要大于120目)成浆;低甲氧基果胶、海藻酸钠、明胶和大豆低聚糖按质量比4∶2∶1∶1混合,在80℃的温度条件下溶解成固形物含量为3%~3.5%的透明溶胶(可采用高剪切设备);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筛去除结块和杂质;

3)配料:在60~70℃下,按百合浆∶溶胶∶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的重量比22∶25∶6∶4的比例混匀成料浆,即得混合料。各物料加入顺序为:先倒入百合浆,再依次加入麦芽糊精和大豆分离蛋白,最后加入溶胶;

4)均质: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用胶体磨进行均质;

5)一次杀菌:将混合料加热到80℃,保持20min;

6)成型:将上述杀菌料倒入出口孔径为20~25mm的漏斗中,再均匀漏入放了成型液,成型液为浓度4%~5%的食品级氯化钙溶液,成型液在成型槽中的深度至少200mm的成型槽中,边成型、边捋直,也可按要求长度在成型液中剪断,待肠体完全硬化后捞出,整个成型过程保证温度在70~80℃;

7)浸泡与冲洗:将捞出的肠浸泡在3~4倍肠重的2%的柠檬酸溶液中1h,超声波处理20min,再用清水冲洗,重复4~6次,完全清除浸入或吸附的钙离子,以消除苦涩味;

8)罐装:即将浸泡、冲洗完了的成品肠捞出,按包装规格要求密封于装满含有3%~4%氯化钠和0.2%~0.4%壳聚糖水溶液的蒸煮袋中,并抽气封口;

9)二次杀菌:将罐装好的产品,放在70℃的温度下杀菌30min;

10)冷却包装:即将经二次杀菌后的产品再套装于外包装内,再封口外包装,最后装好外包装即为成品。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的成品,肠表面光滑,直径均匀,肠体结实,长短一致,肠芯无大的孔洞,可以有细小空洞,食用均具有劲脆爽滑的口感。且,实施例2制得的成品,口感更弹滑,这与其加入大豆低聚糖有关;实施例2制得的成品入口的生涩感明显低于实施例1,这与在清洗过程中使用柠檬酸溶液有关;另外,货架期观察,实施例2的货架期要比实施例1成品的货架期长10个月左右,这与原料的辐照处理有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制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