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苎麻草块及其养殖肉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1943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苎麻草块及其养殖肉牛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苎麻草块及其养殖肉牛的方法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质饲料原料的加工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Boehmeria nivea L.)是荨麻科苎麻属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传统的韧皮纤维作物。苎麻生态适应性强,生物产量大,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很好地生长。近年来研究发现,苎麻嫩茎叶的营养价值与苜蓿相近,可作为优质的牧草原料。我国南方,由于夏季高温高湿,不适宜种植苜蓿,但种植苎麻能获得很高的生物产量,其生物学特性使苎麻具有成为更适于南方的蛋白质饲料的优势。

肉牛、奶牛、肉羊等草食家畜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点,这些动物以草为主,不与人争粮,是“节粮型”产业。而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牧草以禾本科作物为主,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牧草很少,尤以优质蛋白牧草十分缺乏,不利于南方“节粮型”畜牧业的高速高效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选育出的苎麻嫩茎叶饲料品种“中饲苎1号”生长旺盛,发蔸及再生能力强,前期生长快,适宜一年多次收割,年生物产量高。该品种叶片多,茎秆细,叶茎比大,作为饲料的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合理,品种营养价值高。与苜蓿相比(附图1),株高65cm收割的“中饲苎1号”幼嫩植株干料:在营养品质方面,粗蛋白、粗脂肪、钙含量等指标均较高,而且粗纤维的含量较低,营养价值更优;在产量方面,“中饲苎1号”年干物质产量高于1.2吨/亩,显著高于苜蓿;在适宜区域方面,与苜蓿不适应高温高湿的特性不同,苎麻喜温热、湿润,南方湿热的气候非常适合苎麻生长。

目前,利用苎麻饲料的方式主要有以苎麻草粉为主料的颗粒饲料(如ZL201410144348.8等)、青贮、鲜饲或者经晾晒干燥的苎麻叶片,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附图2)。有研究表明,苎麻干叶作饲料饲喂肉牛和奶牛,用量3~4公斤/天,可以替代50%左右的精料。奶牛试验中,用苎麻干叶替代50%左右的精料,并对产奶量和鲜奶质量没有影响。未经加工的苎麻干叶比重低,间隙大,不仅单位容积存放原料少,还容易造成风化、氧化,导致草料储运成本高、营养损失等后果。

颗粒料、青贮料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苎麻较长时间保存及节省运输成本的问题。然而,颗粒饲料所需的苎麻草粉的干燥程度高,需要高细度粉碎、大型专用设备,并且含量一般在70%以下,较优的含量为30%左右。成品的颗粒饲料在喂养的过程中,只能通过饲料总量的调节来控制苎麻的用量,缺乏应对不同动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养殖区域等条件下不同饲喂要求的灵活性,往往导致资源浪费、养殖效益下降等问题。同时,加工过程中受伴随高温、低pH环境、微生物分解、氧化等作用,其营养结构更易被改变和破坏,如维生素类、绿原酸、黄酮类物质等,从而降低了苎麻的营养价值。

苎麻青贮饲料调制,主要通过将苎麻全株、茎叶或剥制原麻后的副产物经过晾晒后,与其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稻秸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利用自然界附着于植物残体上的乳酸菌发酵制成。苎麻青贮料含水量一般50%以上,配合玉米秸、稻秸等原料青贮后,进一步降低了其营养浓度,没有充分发挥出苎麻的饲养价值。而且,过高的含水量增加了运输成本。因此,产业化发展亟待开发以苎麻干草为对象的轻简化高效草产品加工技术及配套养殖技术。

常见的干草产品加工技术主要有草捆加工技术、干草粉加工技术、草颗粒加工技术和草块加工技术等。草捆加工一般采用压缩的方式处理饲草,主要为减少干物质的损失、节省空间、便于运输等目的,没有改变饲草的性质。干草粉可用于畜禽的配合饲料并可为草颗粒的加工提供原料,但其粉碎需要饲草含水量较低,往往需要采取烘干的方式,造成加工成本偏高。草块压制与草捆相比,具有不需扎捆、容重更高、损失更低、运储方便等特点,与草粉、草颗粒相比,节约粉碎能耗,且能保持一定的纤维长度,更适合反刍动物的生理需求。同时,草块还具有与精饲料配合更灵活、营养成分更稳定、更容易实现全程机械化等特点,成为饲草商品化、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涉及过苎麻草块加工技术的研究,但由于几个关键问题难以解决而没有得以研究和应用,如:苎麻收获时植株仍然处于鲜绿状态,含水量高,而苎麻主要生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区域,受多雨气候影响,简单晾晒难以达到常规草块压制所需要的含水量水平(8%~10%);苎麻植株,尤其是苎麻叶片,晾晒后表面的绒毛黏性差,压缩后难以粘连而造成草块易碎,影响运输和贮存;单一的苎麻干草适口性差,导致肉牛采食量小,养殖效果差;尚未见以苎麻草块饲喂肉牛“减粮增效”的标准化配套养殖技术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苎麻草块及其饲喂肉牛的养殖方法,能够利用较高含水量的苎麻原料制成耐贮存、便运输的草块产品,并达到苎麻养分得以较好保存、草块牢固、泡发简易、适口性显著改善、养殖效益显著提升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苎麻草块及其养殖肉牛的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1.苎麻草块压制:收集苎麻剥制纤维后剩余的麻叶、麻骨等副产物,挑除成团或明显未剥制干净的韧皮纤维,晾晒至含水量25%~30%,备用。或者收集按照常规方法刈割得到的饲用苎麻全株,经秸秆粉碎机,粉碎至长度≤3.5cm的碎块,晾晒至含水量25%~30%,备用。饲用苎麻的收获高度一般为40~80cm,若过高或植株基部黑秆大于全株1/4,则需要截除黑秆部分。因各产区的苎麻品种不同,晾晒时的天气状况不同等因素影响,生产者需要形成自己的晾晒习惯和原料含水量的简易判断方法,以降低晾晒成本,并使得含水量较均匀的维持在25%~30%。一般情况下,用手抓取晾晒的原料,攥紧时原料可发出较清脆的响声,张开手掌后不能成团,并迅速散开,即可达到含水量要求。原料还可采用机械干燥的方式将含水量降低到上述范围。

苎麻原料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按照重量占比为90%~95%的苎麻原料,2%~3%的淀粉,1%~3%的酒糟,0.25%~0.5%的丙酸,0.1%~0.2%的食盐和1%~5%的苜蓿粉,充分混合均匀后,利用压草机压制成密度为500~600kg/m3的草块。

将含水量控制在25%~30%不仅可以降低干燥成本,还具有可以提高苎麻原料比重促进与其他原料混合、增加原料颗粒间的摩擦力提高草块密度、避免压制时因原料太干不易粘合、增加淀粉的溶解量提高粘合度等作用。添加淀粉和苜蓿粉,主要利用了其在较高含水量下,压制时产生高温环境,促进淀粉和苜蓿分钟果胶类物质的溶解,对原料颗粒进行粘合,压制完成后,草块温度降低,淀粉和果胶等物质固化,增强了草块的粘合度。若将淀粉替换为预糊化淀粉,则粘合效果更加显著,均可有效解决苎麻草块易碎的问题。淀粉、酒糟、丙酸、食盐和苜蓿粉还就有调节苎麻草块适口性、均衡营养结构的作用,尤其是酒糟具有较强烈的酒香味,能增进牲畜的食欲,避免因纯苎麻干草造成适口性差、牲畜采食量下降的问题。丙酸还是一种常用的草块防腐剂,保障了苎麻草块较长期的贮存性能。

2.苎麻草块泡发:用洒壶或喷雾器按照清水与苎麻草块重量比1~2:10的量将清水均匀喷洒在草块表面,静置10~15min后,可人工用木棒等器具敲打,或用机械揉搓、拍打等方法,使大部分草块散开,即可饲喂。一般情况下,草块压制过程中,表层原料在机械挤压、传送摩擦等作用下,产生高温,形成一层光滑的表皮,在泡发时难以吸水,草块难以充分破碎,因而要借助较多的人力或机械能才可达到饲喂的要求。本发明采用淀粉、酒糟、食盐和苜蓿粉等原料混配均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在草块泡发过程中,可促进其迅速吸收水分、膨大、变松,因而可有效节约外力的作用,降低劳动强度和养殖成本。

3.肉牛饲喂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育肥期肉牛的养殖。饲喂方法为每头牛每天肉牛按照占其体重0.5%~0.75%的量早晚定时分两次投喂常规精料补充料,按照占其体重1.5%~2%的量投喂苎麻草块,并按照占其体重1.5%~2%的量投喂稻秸等青粗饲草。饮水、运动等其他管理同常规方法。

在常规养殖过程中,肉牛育肥期精料补充料的投喂量一般为体重的1%~1.5%,同时配合青贮饲料、青粗饲料等。精饲料量难以降低的关键问题是蛋白原料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苎麻草块,不仅利用了全株,具有较高的产量,而且配合苜蓿粉和酒糟,其粗蛋白含量能够维持在12%-15%,与精饲料的蛋白含量接近。限于其较高的纤维含量及可能存在部分抗营养因子,试验表明按照肉牛体重1.5%~2%的量投喂苎麻草块,在不降低肉牛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可替代精饲料中30%~50%的蛋白源,并可替代20%~30%的草料,从而达到显著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苎麻草块保存了苎麻叶的一般特性,因其具有较高含量的单宁等物质,可提高肉牛的抗性及牛肉的风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中饲苎1号”苎麻与苜蓿常规成分比较;

附图2为不同部位苎麻原料营养成分的比较;

附图3为三个实施案例所述的苎麻草块及其养殖肉牛的方法与常规养殖对育肥期肉牛日增重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其中试验1、2、3组分别按照实施例1、2、3所述方法实施,常规养殖方法为利用占其体重1.5%的精料补充料+稻秸进行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到的苎麻、淀粉(预糊化淀粉)、酒糟、食盐、丙酸、苜蓿粉等原料,均为常规生产获得,可在市场购得。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并不构成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实施案例中进行苎麻草块压制选用的设备为长沙万马牧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K90-2型号牧草压块机组,功率为30kw,生产能力0.8~1.0t/h,成型尺寸为32×32×(50-120)mm。切割机为一般秸秆切割机,必须满足切割力度在≤3.5cm。试验地点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国家种质长沙苎麻圃。试验所用肉牛品种为雄性夏南牛架子牛,起始体重250kg。精料补充料采用普瑞纳肉牛育肥料。

实施例1

1.当“中饲苎1号”苎麻株高达到80cm时,刈割得到的全株。经秸秆粉碎机,粉碎至≤3.5cm的碎块,晾晒。用手抓取晾晒的原料,攥紧时原料发出清脆的响声,张开手掌后不能成团,并迅速散开,表明苎麻原料含水量已达到要求,检测数据为28.7%。之后,按照重量占比为90%的苎麻原料,3%的淀粉,1.65%的酒糟,0.25%的丙酸,0.1%的食盐和5%的苜蓿粉,充分混合均匀后,用压草机压制成草块,检测密度为521.4kg/m3

2.用洒壶或喷雾器按照清水与苎麻草块重量比1:10的量将清水均匀喷洒在草块表面,静置10min后,人工用木棒等敲打,使大部分草块散开。

3.按照肉牛体重0.5%的量均分后分别在早上6:00和下午16:30投喂常规精料补充料,按照肉牛体重2%的量投喂苎麻草块,并按照占其体重1.5%~2%的量投喂干稻秸。饮水、运动等其他管理同常规方法。

实施例2

1.当“中苎2号”苎麻株高达到180cm时,刈割得到的全株。利用苎麻剥麻机进行剥制,提取韧皮纤维后,收集麻叶、麻骨等副产物,挑除残留在成团的韧皮纤维。将副产物喂入秸秆粉碎机,粉碎至≤3.5cm的碎块,晾晒。用手抓取晾晒的原料,攥紧时原料发出清脆的响声,张开手掌后不能成团,并迅速散开,表明苎麻原料含水量已达到要求,检测数据为26.0%。之后,按照重量占比为95%的苎麻原料,2%的淀粉,1%的酒糟,0.35%的丙酸,0.2%的食盐和1.45%的苜蓿粉,充分混合均匀后,用压草机压制成草块,检测密度为560.4kg/m3

2.用洒壶或喷雾器按照清水与苎麻草块重量比2:10的量将清水均匀喷洒在草块表面,静置15min后,人工用木棒等敲打,使大部分草块散开。

3.按照肉牛体重0.75%的量均分后分别在早上7:00和下午17:30投喂常规精料补充料,按照肉牛体重1.5%的量投喂苎麻草块,并按照占其体重1.5%~2%的量投喂干麦秸。饮水、运动等其他管理同常规方法。

实施例3

1.当“中饲苎1号”苎麻株高达到130cm时,刈割得到的全株,用铡刀切除苎麻基部40cm黑秆。晾晒至含水量50%~60%时,将全株喂入秸秆粉碎机,粉碎至≤3.5cm的碎块。将原料喂入秸秆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25%。之后,按照重量占比为92%的苎麻原料,2.5%的淀粉,3%的酒糟,0.5%的丙酸,0.15%的食盐和1.85%的苜蓿粉,充分混合均匀后,用压草机压制成草块,检测密度为587.6kg/m3

2.用洒壶或喷雾器按照清水与苎麻草块重量比1.5:10的量将清水均匀喷洒在草块表面,静置12min后,人工用木棒等敲打,使大部分草块散开。

3.按照肉牛体重0.60%的量,分为重量占比30%、20%和50%的三份后,分别在早上6:00、中午12:00和下午18:30投喂常规精料补充料,按照肉牛体重1.7%的量投喂苎麻草块,并按照占其体重1.5%~2%的量投喂干稻秸。饮水、运动等其他管理同常规方法。

从附图3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苎麻草块及其养殖肉牛的方法,与常规养殖方法相比,肉牛的日增重及期末体重没有显著差异,并略高。在成本上,由于其替代了≥50%的精料补充料及20%的草料,因此显著降低了养殖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