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果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253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果炒制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的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果炒制机。



背景技术:

炒货机是烘炒食品的机械,常用作烘炒栗子、炒花生、瓜子、核桃等食品,但现有的炒货机翻炒效率低且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翻炒效率且维修方便的干果炒制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果炒制机,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储热筒及滚筒,所述储热筒包围滚筒,所述机台下设置有对滚筒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滚筒内设有沿筒体内壁旋绕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通过马达以皮带带动旋转,翻炒物可通过滚筒一侧之开口倒入由滚筒内由搅拌叶进行搅拌而均匀加热翻炒,所述滚筒开口外侧设置有倒入口,所述滚筒的底部设有由外侧向中央升高倾斜的转折导槽,所述转折导槽与搅拌叶内端抵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滚筒开口下侧设有一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由一开口朝上的长型盒体组成,所述长型盒体的开口处设置一网体,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插脚,所述插脚可插结合机台上的插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带动机构的机箱抽取式箱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储热筒上设置有感应温度的温度表。

本实用新型具可以提高炒制机的翻炒效率,且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20、机台;21、加热装置;22、插套;30、滚筒;31、搅拌叶;32、开口;33、转折导槽;34、机箱;35、抽取式箱门;40、储热筒;50、筛选装置;51、长型盒体;511、插脚;52、网体;60、倒入口;70、温度表;M、马达;M1、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干果炒制机,包括机台20,设置在机台20上的储热筒40及滚筒30,所述储热筒40包围滚筒30,所述机台20下设置有对滚筒30加热的加热装置21,所述滚筒30内设有沿筒体内壁旋绕的搅拌叶31,所述搅拌叶31通过马达M以皮带M1带动旋转,翻炒物可通过滚筒30一侧之开口32倒入由滚筒30内由搅拌叶31进行搅拌而均匀加热翻炒,所述滚筒30开口32外侧设置有倒入口60,所述滚筒30的底部设有由外侧向中央升高倾斜的转折导槽33,所述转折导槽33与搅拌叶31内端抵接,所述滚筒30开口32下侧设有一筛选装置50,所述筛选装置50由一开口朝上的长型盒体51组成,所述长型盒体51的开口处设置一网体52,所述盒体51的侧壁上设置插脚511,所述插脚511可插结合机台20上的插套22,所述带动机构的机箱34为抽取式箱门35,所述储热筒40上设置有感应温度的温度表70。

本实用新型的翻炒物可由滚筒30开口32外侧的倒入口60转折倒入滚筒30内,由搅拌叶31向内导引搅拌而均匀加热翻炒,由储热筒40上的温度表70可便利于翻炒时各种加热条件之控制;而在滚筒30底部设有由外侧向中央升高倾斜的转折导槽33与搅拌叶31内侧端抵接,可承接由搅拌叶31导引移往内侧的翻炒物加以转折再反向导引折出滚筒30的中央,避免集中在滚筒30末端,而提高翻炒效率;当翻炒物炒熟时可切换滚筒11之转向,藉由反向螺旋导引使翻炒物向外移动而掉出滚筒开口32,即由位于开口32下侧的筛选装置50直接承接并由其网体52进行筛选;而其带动机构之机箱34以抽取式箱门35设计可方便维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