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开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72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虾开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切开虾背的开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虾大国,然而我国对虾加工产业中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起步较晚,对虾机械自动化剥壳设备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虾的开背挑肠去头工作是对虾机械自动化剥壳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对虾加工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水产品加工行业在给虾类进行开背及去头工作大多靠人工来完成,这种操作方式不但劳动强度高,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由于虾类等待加工的时间过长,虾类易发生污染或变质,虾仁污染严重,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壮大。因此设计一种对虾开背装置十分有必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全自动对虾开背加工,效率高,效果好的一种虾开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虾开背装置,包括有输送机构和开背机构;所述的开背机构包括有驱动部件及与驱动部件连接的开背刀,所述的开背刀受驱动部件控制作圆周循环切割运动;所述的输送机构以夹持动作夹持待开背虾类并将待开背虾类输送至与开背刀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上与待开背虾类相切,所述待开背虾类的背部朝向开背刀。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输送机构为机械手。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有一对上、下对称分设的输送带轮组,所述的输送带轮组包括有设于两端的传送轮和环绕于两传送轮上的输送带;所述一对上、下对称分设的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夹持虾类的夹持间隙。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输送带轮组还包括有压紧轮,所述的压紧轮设于输送带内侧并压向输送带迫使输送带靠向夹持间隙。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还包括有机架,在所述机架上竖直设有靠板,所述的开背机构设于靠板的一侧,所述的输送机构设于靠板的另一侧,在所述靠板上开设有供开背刀从一侧伸向另一侧露出的刀槽。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还包括有用于限制夹持间隙内物体于水平方向位移的限位夹板机构,其包括有分别设于夹持间隙两侧的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所述的内限位板设于靠板与一对输送带之间,在所述内限位板上开设有供开背刀伸出切向夹持间隙的刀孔;所述的外限位板设于一对输送带的外侧。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内限位板通过微调螺丝直接固定于靠板上;在所述靠板上设有直角支架,所述的外限位板通过微调螺丝固定于直角支架的内侧。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还包括有送料系统,所述的送料系统包括有选虾振筛机和输料轨道,所述输料轨道的一端与选虾振筛机连接,另一端与输送机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送机构与开背机构,利用输送机构将虾类运输到与开背机构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上,由于待开背虾类的背部朝向开背机构的开背刀且与开背刀相切,这样就利用开启后不停圆周循环运动的开背刀将虾被的背壳打开,完成开背工作,结构合理实用,摒弃了以往人工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化和机械化。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局部);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局部);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局部);

图6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虾开背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有输送机构和开背机构;所述的开背机构包括有驱动部件10及与驱动部件10连接的开背刀20,所述的开背刀20受驱动部件10控制作圆周循环切割运动;所述的输送机构以夹持动作夹持待开背虾类并将待开背虾类输送至与开背刀20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上与待开背虾类相切,所述待开背虾类的背部朝向开背刀2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送料系统,所述的送料系统包括有选虾振筛机120和输料轨道130,所述输料轨道130的一端与选虾振筛机120连接,另一端与输送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6所示,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有一对上、下对称分设的输送带轮组,所述的输送带轮组包括有设于两端的传送轮30和环绕于两传送轮30上的输送带40;所述一对上、下对称分设的输送带40之间设有用于夹持虾类的夹持间隙41。待开背的虾被送入输送机构后,就被输送机构中的上、下对称的一对输送带40夹持,这样待开背的虾就被夹持于两条输送带40之间的夹持间隙41内并随输送带40的传送方向运动,由于输送机构输送的待开背虾类与开背刀20处于同一水平线且开背刀20与待开背虾类相切,因此,待开背的虾类就在随输送带40运动的过程中被开背刀20切开背壳,完成开背工作。当然,所述的输送机构也可以是机械手,直接抓取虾类到与开背刀20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上。

在如图1、2、3、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带轮组还包括有压紧轮50,所述的压紧轮50设于输送带40内侧并压向输送带40迫使输送带40靠向夹持间隙41。压紧轮50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地给上、下对称分布的输送带40以更多的夹持力。

另外,在如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机架60,在所述机架60上竖直设有靠板70,所述的开背机构设于靠板70的一侧,所述的输送机构设于靠板70的另一侧,在所述靠板70上开设有供开背刀20从一侧伸向另一侧露出的刀槽71。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架60及竖直设于机架60上的靠板70将输送机构和开背机构紧凑地设置在一起,结构更为合理。

此外,为了防止处于上、下两输送带40之间的虾在整个输送和开背加工过程中出现位移,影响输送和加工,在如图1至6所述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限制夹持间隙内物体于水平方向位移的限位夹板机构,其包括有分别设于夹持间隙两侧的内限位板80和外限位板90;所述的内限位板80设于靠板70与一对输送带40之间,在所述内限位板80上开设有供开背刀20伸出切向夹持间隙的刀孔81;所述的外限位板90设于一对输送带40的外侧。

为了使输送机构能够适应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虾,也为了能够对开背的深度进行灵活调整,在实施例中,所述的内限位板80通过微调螺丝100直接固定于靠板70上,所述内限位板80可通过微调螺丝100调整其与靠板70之间的距离;在所述靠板70上设有直角支架110,所述的外限位板90通过微调螺丝100固定于直角支架110的内侧,所述的外限位板90可通过微调螺丝100调整其与直角支架110之间的距离。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