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浓缩型酸奶乳清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9684阅读:25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浓缩型酸奶乳清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以搅拌结合自然沉降方式过滤的浓缩型酸奶乳清分离器,属于乳制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浓缩型酸奶的营养价值很高,有利于维持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和稳定,其质地介于干酪和酸奶之间,以风味清淡、口感宜人的主要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目前,我国大部分浓缩型酸奶生产仍处于手工制作状态,产品少,几乎全靠进口,浓缩型酸奶主要以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发酵剂在发酵罐中发酵完成后再用过滤网手工过滤浓缩而成。

传统的浓缩型酸奶生产采用人工过滤乳清的方法,操作繁琐,加工时间过长,生产量小,效率低下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产品的质量标准控制完全依靠生产经验,产品的质量不稳定,质量管理水平低,不能保证在密闭条件下生产易造成产品污染,安全性存在隐患。而且,目前国外先进浓缩设备成本昂贵,国内还没有能够生产浓缩型酸奶的乳清分离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式浓缩型酸奶乳清分离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心式浓缩型酸奶乳清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结构的分离器,与电机8连接并延伸到分离器空腔结构中的搅拌装置3,固定在分离器空腔结构内的过滤网4,以及设在分离器底部的乳清出口2;所述搅拌装置3与分离器固定连接。

优选地,分离器包括底座1,侧壁,顶盖10,底座1与侧壁固定连接为一体,形成空腔结构,顶盖10可拆卸安装在侧壁顶部。

更优选地,侧壁上设有循环水层12和保温层13,保温层13固定在侧壁内部上,循环水层12固定在保温层13的内部上;过滤网4位于循环水层12的内部。

更优选地,在循环水层12内部还设有顶端支架5和低端支架14,顶端支架5固定在分离器侧壁上,底端支架14固定在底座1上。

更优选地,过滤网4通过固定连接在顶端支架5和底端支架14上。

更优选地,分离器在过滤网4的顶端上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6,在分离器底部设有注水口15。

优选地,过滤网4的网孔为200目~260目。

更优选地,顶盖10上设有投料口9。

更优选地,搅拌装置3固定在顶盖10上,搅拌部件延伸至分离器的空腔结构中,电机8位于所述空腔结构的外侧。

优选地,分离器的侧壁和过滤网4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浓缩型酸奶乳清分离器以搅拌和自然沉降的方式分离乳清,双锥的设计使分离效果更好,整个过程都在浓缩型酸奶乳清分离器内进行,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杂菌污染,无需人工操作,提高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保证质量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加大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浓缩型酸奶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乳清出口;3,搅拌装置;4,过滤网;5,顶端支架;6,出水口;7,螺栓I;8,电机;9,投料口;10,顶盖;11,螺栓II;12,循环水层;13,保温层;14,底端支架;15,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以下详细说明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案中乳清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知,该装置包括一个具有空腔结构的分离器,一个与电机8连接并延伸到分离器空腔结构中的搅拌装置3,以及一个固定在分离器空腔结构内的过滤网4。其中,分离器包括底座1,侧壁,位于侧壁内部的保温层13,位于保温层13内部的循环水层12,位于循环水层12内的底部支架14和顶部支架5,以及顶盖10。底座1与侧壁固定连接成一体,围成一个筒形空腔结构,顶盖10通过螺栓I可拆卸地安装在分离器的顶部。顶部支架5固定在侧壁上,底部支架14固定在底座1上,而具有200~260目网孔的过滤网4则固定在顶部支架5和底部支架14上。

在分离器的底部设有乳清出口2,以便排除乳清。在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注水口15,过滤网4的上部分离器侧壁上设有出水口6,注水口15和出水口6均与循环水层12连通以实现循环水的下进上出。在顶盖10上设有投料口9,以便于投放物料。同时,顶盖10和电机8以及搅拌装置3连为一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浓缩型酸奶乳清分离器的顶端,电机8带动搅拌装置3转动,通过搅拌和自然沉降的方式分离酸奶中的乳清,缩短过滤时间,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性高。分离器和过滤网4为上宽下窄具有一定锥度的结构,以便于进行分离。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