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消化稻芽饲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884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生物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助消化稻芽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所产的稻谷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碳水化合物约占65%作用,主要由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糖等组成。粗蛋白含量为8~10%,主要为谷蛋白。脂内主要包括粗脂肪、脂肪酸和内酯,其中粗脂肪大约为2%。稻谷经水浸泡长出根须后所得即为稻芽,是一种中药,主要可以用来预防治疗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和不饥少食。大豆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其含有动物必须的必需氨基酸,同时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异黄酮、皂苷。另外,大豆还可以促进一些矿物质的吸收,如铜、锌、碘等矿物质。但是,大豆含有抗胰蛋白酶和红细胞凝集素等物质,抗胰蛋白酶可以影响动物胰蛋白酶的活性,红细胞凝集素可以导致动物出现红细胞溶血,也就是细胞破裂。动物生吃大豆会导致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中毒症状,但是,大豆经过蒸煮和炒制等高温处理后,消除了皂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物质。在养殖生产中动物的厌食、消化不良和腹泻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猪的消化不良主要表现在猪不爱采食,精神不振,咀嚼缓慢,饮水增加,口臭,有舌苔等症状。主要是饲喂不当引起,时饥时饱,或饲喂过多,饲料霉烂变质,饮水不洁,饲喂过多含蛋白质、脂肪的饲料,都易导致猪消化不良。以胃和小肠为主的消化不良,主要表现在口腔症状明显,口臭重,舌苔厚,黏膜潮红,食欲大减或废绝,异嗜,常发呕吐或干呕。以大肠为主的消化不良,主症在大肠,粪便稀软或水样,放恶臭,混有粘液。最后导致猪消瘦,生长速度减慢,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近年来如何防治猪的消化不良备受关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消化饲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畜禽厌食、消化不良和腹泻等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消化稻芽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稻谷完全浸泡于水中6~108h后,将稻谷取出于阴凉处放置,待稻谷长出1~2cm的根须,得到湿稻芽;b、将湿稻芽放入锅中清炒,得到半湿稻芽,半湿稻芽的含水率为10~40%;c、大豆与半湿稻芽按照1:1~50混合后一起清炒,得到稻芽饲料,稻芽饲料的含水率为8~16%;d、稻芽饲料经粉碎,制得助消化稻芽饲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炒是指中药炮制中的清炒工艺。稻芽作为一种很好的中草药,与大豆混合清炒后,健脾开胃、高营养、适口性好、可以产生大量的淀粉酶,可以消除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采食量,而且能解决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促进生长。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稻谷选用新鲜、无发霉变质的稻谷。稻谷浸泡于水中的时间为12~72h。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半湿稻芽的含水率为20~30%。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大豆与半湿稻芽的重量比为1:5~20。稻芽饲料的含水率为10~13%。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所述粉碎的目数为20~60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本发明得到的产品营养物质明显得到提高,畜禽的采食量明显提高15%以上,解决了90%以上的畜禽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同时,本产品通过混合清炒后,抗营养因子明显减少,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特有香味,诱食效果明显,畜禽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本产品的推广应用,将大大降低畜禽饲料浪费,饲料报酬低等情况,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所述助消化稻芽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00kg新鲜稻谷浸泡于300kg水中36h后,将稻谷取出于阴凉处放置,待稻谷长出1~2cm的根须,得到湿稻芽;b、将湿稻芽放入锅中清炒,得到半湿稻芽,半湿稻芽的含水率为25%;c、再加入20kg大豆,与半湿稻芽混合后一起清炒,得到稻芽饲料,稻芽饲料的含水率为10~13%;d、稻芽饲料粉碎至40目,制得助消化稻芽饲料成品。实施例2:所述助消化稻芽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00kg新鲜稻谷浸泡于500kg水中48h后,将稻谷取出于阴凉处放置,待稻谷长出1~2cm的根须,得到湿稻芽;b、将湿稻芽放入锅中清炒,得到半湿稻芽,半湿稻芽的含水率为30%;c、再加入10kg大豆,与半湿稻芽混合后一起清炒,得到稻芽饲料,稻芽饲料的含水率为10~13%;d、稻芽饲料粉碎至60目,制得助消化稻芽饲料成品。实施例3:所述助消化稻芽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00kg新鲜稻谷浸泡于1200kg水中30h后,将稻谷取出于阴凉处放置,待稻谷长出1~2cm的根须,得到湿稻芽;b、将湿稻芽放入锅中清炒,得到半湿稻芽,半湿稻芽的含水率为20%;c、再加入50kg大豆,与半湿稻芽混合后一起清炒,得到稻芽饲料,稻芽饲料的含水率为10~13%;d、稻芽饲料粉碎至20目,制得助消化稻芽饲料成品。一、实施例1制备的助消化稻芽饲料的饲喂效果在广州百农基生物有限公司养殖厂选取90头30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小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进行试验,即对照组、试验组1(1%稻芽饲料组)、试验组2(1.5%稻芽饲料组),以研究稻芽饲料对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3组试验饲料营养指标基本相同,试验组1和2中添加的稻芽饲料量在配方中去掉相应的玉米,详见表1。表1.保育料配方及营养指标试验所选取的栏舍屋顶为双坡式,水泥地面,安装自动饮水器,通风采光较好。预饲期和试验期饲喂方法按试验场实际情况制定。自由采食,以不剩料为主,如有剩余收集后称重。白天自然光照、通风,夜间灯光光照,正常免疫与管理。舍内温度控制到不低于15℃,湿度控制在55~65%。尽量做到环境条件一致,同一饮养员管理,自由采食和饮水。预饲期7天,试验期28天。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空腹12h称量仔猪的初生重和末重,以栏为单位记录整个试验期耗料量,并计算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发酵料的水分折算成同基础日粮组)。记录整个试验期各组的腹泻和死亡数的情况。腹泻率(%)=[(腹泻头数×腹泻天数)/(试验猪头数×试验天数)]×100%。料肉比(F/G)=试验期消耗的饲料量(g)/试验期乳猪的增重量(g)。表2.稻芽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平均始重(kg)7.35±0.687.62±0.717.66±0.34平均末重(kg)17.47±0.3318.76±0.4519.82±0.65平均日增重(kg)0.36±0.02A0.40±0.02B0.44±0.03C平均日采食量(kg)0.52±0.03A0.56±0.03B0.61±0.02C料肉比1.45±0.03a1.42±0.01b1.39±0.08b腹泻率1.8±0.6a1.1±0.0ab0.4±0.6b由表2可以看出:三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36、0.40和0.44,试验组2比试验组1和对照组分别增高10%(P<0.01)和22.2%(P<0.01),差异极显著;三组的料肉比分别为1.45、1.42和1.39,试验组2比试验组1和对照组分别降低2.1%(P>0.05)和4.1%(P<0.05),试验组2和对照组差异显著,但和试验组1差异不显著;三组的腹泻率分别为1.8%、1.1%、和0.4%,试验组2比对照组和试验组1分别降低77.8%和63.6%,且试验组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试验组1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数据充分说明饲喂稻芽饲料能明显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减少腹泻的发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做出任何限制。本发明在本
技术领域
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