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523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花鱼,又名黄鱼,石首鱼科黄鱼属的一属黄鱼的统称,是中国重要经济鱼之一,为中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广泛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州半岛以东,该鱼属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大黄鱼生殖季节有春、秋两季,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作为名贵经济鱼类,大黄鱼长期来深受消费者青睐,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黄鱼具有抗菌效果,相对其它鱼类来说保持新鲜的时间会更长,有渔民曾把黄鱼的生肉贴在墙上跟其它鱼同时贴,发现其它鱼肉先腐烂,而黄鱼却相对新鲜),黄花鱼味鲜美,可增进食欲。此外,黄花鱼的白脬,可炒炼成胶,再焙黄如珠,称鱼鳔胶珠,具有大补真元、调理气血的功效,对消化道溃疡、肺结核、肾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脉管炎等均有较好疗效,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和烟酸、钙、磷、铁、钾、碘等成分。其水解蛋白质含较多的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鉴于黄花鱼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所以近年来黄花鱼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而幼鱼作为鱼类养殖的生力军和后备保障,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幼鱼的发育情况直接影响后期成鱼的产量、品质等问题,而幼鱼发育的好坏与饲料的营养搭配、品质好坏是分不开的,在幼鱼阶段,由于幼鱼的胃肠道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还发育不完全,投放的饲料的搭配不合理的话,很容易导致黄花鱼幼鱼的染病、腹泻的情况,降低幼鱼的存活率,所以对后期成鱼的产量以及品质影响是巨大的,将难以满足目前市场对黄花鱼的巨大需求,由此可见,在黄花鱼幼鱼期,针对幼鱼的胃肠道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发育情况以及对营养成分的需求等情况,针对适合幼鱼生长发育的饲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同时,也能解决目前因为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而出现的黄花鱼幼鱼出现腹泻、厌食、染病等情况,使得其存活率低下,进而影响成鱼的产量、品质等问题的现状,为黄花鱼乃至鱼养殖业在幼鱼期的饲料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20~40、观辣树叶粉20~40、豌豆粉18~25、木薯粉12~18、海带粉10~20、莴苣8~12、沸石2~4、棕榈油20~30、亚麻籽油15~25、肌醇6~10、维生素预混料3~8、复合氨基酸2~6、分解酶4~8、中药粉20~30、抗氧化剂2~5。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30,观辣树叶粉30、豌豆粉22、木薯粉15、海带粉15、莴苣10、沸石3、棕榈油25、亚麻籽油20、肌醇8、维生素预混料5、复合氨基酸4、分解酶6、中药粉25、抗氧化剂3。所述的维生素预混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烟酸2~5、生物素1~2、维生素c4~6、维生素e0.2~0.6、维生素k1~3。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按0.8~1.2∶0.5~0.8∶0.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分解酶,是将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葡萄糖苷酶按照1∶1∶0.8~1.2∶0.4~0.6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中药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薏仁3~6、枳壳2~8、香椿10~15、石榴皮6~8、补骨脂12~18、鬼针草10~15、凌霄花6~12。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二氢嘧啶、有机酸、茶叶粉按1∶0.25~0.35∶0.8~1.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有机酸,是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磷酸中的一种。所述的黄花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虾粉、观辣树叶粉、豌豆粉、木薯粉、海带粉、莴苣、沸石、棕榈油、亚麻籽油和分解酶安配方称取后,混匀,在25~28℃下密封保温放置180~220min,再加入剩余原料,混匀,在20~50khz的频率下,超声3~5min后,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本发明饲料。所述的黄花鱼幼鱼饲料,其颗粒粒径为0.25~0.35mm。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黄花鱼幼鱼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情况,结合对原料的筛选,进一步将制备了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的复合营养饲料,通过对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的合理比例搭配,进一步提高幼鱼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提高饲料消化率,其中,在选用原料时,蛋白质的选取采用动植物蛋白相结合的方式,并进一步限定比例用量,改善了饲料的氨基酸平衡,能使得幼鱼的生长以及饲料转化率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通过动植物蛋白的合理搭配,也有效的降低了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减小幼鱼的生长负荷,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中富含幼鱼生长所需的氨基酸,同时,还针对黄花鱼的养殖特点,添加了常稀缺的赖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有效的促进了幼鱼的生长,通过对脂肪物质的合理选取以及配比搭配,有效的调节和平衡了幼鱼的脂肪代谢,降低其体脂和肝脂的含量,保证了黄花鱼的健康生长,对成鱼的品质提供了保障,同时,还添加了吸附剂沸石以及抗氧化剂,有效的降低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或毒素的含量,保证饲料安全,同时也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本发明在调节营养成分的组成结构增强幼鱼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还添加了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机体系统发育、防治腹泻等功效的中药,保证了幼鱼机体免疫、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降低幼鱼染病的风险,提高其存活率,为提高成鱼产量提供保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20kg、观辣树叶粉20kg、豌豆粉18kg、木薯粉12kg、海带粉10kg、莴苣8kg、沸石2kg、棕榈油20kg、亚麻籽油15kg、肌醇6kg、维生素预混料3kg、复合氨基酸2kg、分解酶4kg、中药粉20kg、抗氧化剂2kg。所述的维生素预混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烟酸2kg、生物素1kg、维生素c4kg、维生素e0.2kg、维生素k1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按0.8∶0.5∶0.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分解酶,是将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葡萄糖苷酶按照1∶1∶0.8∶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中药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薏仁3kg、枳壳2kg、香椿10kg、石榴皮6kg、补骨脂12kg、鬼针草10kg、凌霄花6kg。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二氢嘧啶、酒石酸、茶叶粉按1∶0.25∶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黄花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虾粉、观辣树叶粉、豌豆粉、木薯粉、海带粉、莴苣、沸石、棕榈油、亚麻籽油和分解酶安配方称取后,混匀,在25℃下密封保温放置180min,再加入剩余原料,混匀,在20khz的频率下,超声3min后,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25mm的饲料。实施例2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40kg、观辣树叶粉40kg、豌豆粉25kg、木薯粉18kg、海带粉20kg、莴苣12kg、沸石4kg、棕榈油30kg、亚麻籽油25kg、肌醇10kg、维生素预混8kg、复合氨基酸6kg、分解酶8kg、中药粉30kg、抗氧化剂5kg。所述的维生素预混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烟酸5kg、生物素2kg、维生素c6kg、维生素e0.6kg、维生素k3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按1.2∶0.8∶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分解酶,是将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葡萄糖苷酶按照1∶1∶1.2∶0.6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中药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薏仁6kg、枳壳8kg、香椿15kg、石榴皮8kg、补骨脂18kg、鬼针草15kg、凌霄花12kg。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二氢嘧啶、柠檬酸、茶叶粉按1∶0.35∶1.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黄花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虾粉、观辣树叶粉、豌豆粉、木薯粉、海带粉、莴苣、沸石、棕榈油、亚麻籽油和分解酶安配方称取后,混匀,在28℃下密封保温放置220min,再加入剩余原料,混匀,在50khz的频率下,超声3~5min后,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35mm的饲料。实施例3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30kg,观辣树叶粉30kg、豌豆粉22kg、木薯粉15kg、海带粉15kg、莴苣10kg、沸石3kg、棕榈油2kg、亚麻籽油20kg、肌醇8kg、维生素预混料5kg、复合氨基酸4kg、分解酶6kg、中药粉25kg、抗氧化剂3kg。所述的维生素预混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烟酸3kg、生物素1.5kg、维生素c5kg、维生素e0.4kg、维生素k2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按1∶0.7∶0.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分解酶,是将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葡萄糖苷酶按照1∶1∶1∶0.5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中药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薏仁5kg、枳壳5kg、香椿13kg、石榴皮7kg、补骨脂15kg、鬼针草13kg、凌霄花10kg。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二氢嘧啶、苹果酸、茶叶粉按1∶0.3∶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黄花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虾粉、观辣树叶粉、豌豆粉、木薯粉、海带粉、莴苣、沸石、棕榈油、亚麻籽油和分解酶安配方称取后,混匀,在26℃下密封保温放置200min,再加入剩余原料,混匀,在35khz的频率下,超声4min后,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3mm的饲料。实施例4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20kg、观辣树叶粉40kg、豌豆粉18kg、木薯粉1kg、海带粉10kg、莴苣12kg、沸石2kg、棕榈油30kg、亚麻籽油15kg、肌醇10kg、维生素预混料3kg、复合氨基酸6kg、分解酶4kg、中药粉20kg、抗氧化剂2kg。所述的维生素预混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烟酸2kg、生物素2kg、维生素c4kg、维生素e0.6kg、维生素k1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按0.8∶0.8∶0.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分解酶,是将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葡萄糖苷酶按照1∶1∶1.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中药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薏仁3kg、枳壳8kg、香椿10kg、石榴皮8kg、补骨脂12kg、鬼针草15kg、凌霄花6kg。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二氢嘧啶、磷酸、茶叶粉按1∶0.25∶1.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黄花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虾粉、观辣树叶粉、豌豆粉、木薯粉、海带粉、莴苣、沸石、棕榈油、亚麻籽油和分解酶安配方称取后,混匀,在25℃下密封保温放置220min,再加入剩余原料,混匀,在50khz的频率下,超声5min后,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25mm的饲料。实施例5一种黄花鱼幼鱼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40kg、观辣树叶粉20kg、豌豆粉25kg、木薯粉12kg、海带粉20kg、莴苣8kg、沸石4kg、棕榈油20kg、亚麻籽油25kg、肌醇6kg、维生素预混料8kg、复合氨基酸2kg、分解酶8kg、中药粉20kg、抗氧化剂5kg。所述的维生素预混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烟酸5kg、生物素2kg、维生素c4kg、维生素e0.2kg、维生素k3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按1.2∶0.5∶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分解酶,是将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葡萄糖苷酶按照1∶1∶0.8∶0.6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中药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薏仁6kg、枳壳8kg、香椿10kg、石榴皮6kg、补骨脂18kg、鬼针草15kg、凌霄花6kg。所述的抗氧化剂,是将二氢嘧啶、柠檬酸、茶叶粉按10.35∶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黄花鱼幼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虾粉、观辣树叶粉、豌豆粉、木薯粉、海带粉、莴苣、沸石、棕榈油、亚麻籽油和分解酶安配方称取后,混匀,在28℃下密封保温放置220min,再加入剩余原料,混匀,在20khz的频率下,超声3min后,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3mm的饲料。实施例6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幼鱼饲料的制备,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配方组成是按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19kg、观辣树叶粉19kg、豌豆粉17kg、木薯粉11kg、海带粉11kg、莴苣7kg、沸石1kg、棕榈油19kg、亚麻籽油14kg、肌醇5kg、维生素预混料2kg、复合氨基酸1kg、分解酶3kg、中药粉19kg、抗氧化剂1kg。实施例7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幼鱼饲料的制备,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配方组成是按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41、观辣树叶粉41、豌豆粉26、木薯粉19、海带粉21、莴苣13、沸石5、棕榈油31、亚麻籽油26、肌醇11、维生素预混料9、复合氨基酸7、分解酶9、中药粉31、抗氧化剂6。实施例8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幼鱼饲料的制备,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配方组成是按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虾粉20、观辣树叶粉15、豌豆粉30、木薯粉10、海带粉25、莴苣12、沸石2、棕榈油30、亚麻籽油30、肌醇4、维生素预混料2、复合氨基酸10、分解酶10、中药粉15、抗氧化剂5。随机选取若干个环境相同的水池喂养黄花鱼,第1~5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5的饲料进行喂养,第6~8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6~8的饲料进行喂养,第9组采用传统市售饲料进行喂养,对几组黄花鱼的存活率,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其中选用的黄花鱼的品种相同,结果如表1所示:表1项目存活率%日增长率%病虫害发生率%实施例193.4%1.021.18实施例293.30.961.13实施例393.81.081.05实施例493.51.050.92实施例593.60.951.07实施例693.60.861.25实施例793.40.781.17实施例893.80.931.08对照组88.61.121.25由上表可知,本实施例1~5制备的饲料,从幼鱼存活率、日增长率、病虫害发生率等方面综合来看,效果是优于实施例6~8以及传统市售的饲料的效果的,其中实施例6~8是在本发明的配方配比之外的对比实验,传统市售饲料过于追求营养的补充,而忽视了成分之间的合理配比,所以即便日增长率明显增加,但是对于幼鱼存活率以及病害发生方面来说,是明显处于劣势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