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日叶绿茶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154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明日叶绿茶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高溶出量的查尔酮明日叶绿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制茶经商、喝茶养生最早的国家,茶叶和丝绸、陶瓷一样是我国古代跟世界贸易的主打产品,享誉世界。明日叶,为伞形目,芹科,当归属,宿根多年生长常绿直立草本植物。因其生长快、生命力强,有“今日摘叶,明日又长新芽”现象而得名。我国名医李时珍早在《本草纲目》(1593年)中将明日叶谓之“滨海当归”,明确其味甘、辛,性温,归肝、心、大肠经;在日本著《大和本草》(1709年)和《重订本草纲目启蒙》(1844年)中则有明日叶可强壮身体、保健益寿之功效的记载,因而被人们推崇为珍奇植物,亦是传说中秦始皇所要寻找的长寿神草。明日叶当代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目前已被引种至山东、海南等地,近年来国内已有生产明日叶茶、胶囊、饮片等保健品,以及面条、甜点等食品的宣传报道。明日叶因为含有安全无毒、活性较强的查尔酮以及有机锗等其它植物所没有或者含量很低的特殊营养成分,所以具有降糖、保肝护肝、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特殊保健作用,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明日叶什么时间开始做成茶的历史难以考究了。在日本八丈岛等明日叶产区,既有野生的,也有居民种植的,均当作日常蔬菜食用。直到东洋药草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后藤迅帜于1968年,为了研究汉方药,来到八丈岛买毒蛇时投宿了一家旅馆,意外吃到了主人亲自做的明日叶料理,并发现岛上的人因为经常食用明日叶,不但非常长寿,而且都很健康,并且明日叶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引起了他欲研究的好奇心。经过他20多年的研究推广,于1999年写成了《明日叶体验谈》一书,明日叶才走出孤岛被世人所知。目前,明日叶的产品有20%用于新鲜蔬菜供应,80%左右的明日叶被加工成了茶、粉、饮料,也作为其他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国在古代是否有明日叶?《本草纲目》中提到的滨海当归是否就是今天的明日叶?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文献资料上看,目前中国所种植的明日叶都是近20年从日本引进的。最早见于报道的是2007年从日本引进在海南岛逐渐形成种植基地,并有了明日叶茶产品。其后,明日叶在山东日照、青岛等滨海地区也形成了种植基地,其中日照同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规模超过了230亩。由此可见,世界上明日叶茶商品的形成是近20年左右的事情,属于新兴药食同源饮品。作为研茶、产茶大国,我国关于涉茶的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4万件,授权超过1.8万件。其中,涉及明日叶茶的专利申请有10项,最早的见于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2008年申请的“明日叶茶(申请号:200810171414.5)”,该明日叶茶叶,优选焙煎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100-150℃,此外,作为供给焙煎加热的明日叶的干燥物,优选初蒸后,经干式干燥处理得到的水分含量在20%以下的干燥物。国内公司2009年有了一种“明日叶茶的生产工艺(申请号:200910144996.2)”,主要包括采摘明日叶鲜叶并水洗,再摊晾、杀青、揉捻、烘干、滚炒、筛分并烘干即得明日叶成品茶,采用该生产工艺制备而成的明日叶茶,具有外形色泽乌黑油润,条索紧结,明日叶香气突出,内含物丰富,汤色棕褐色,叶底墨绿色。2013出现了“明日叶银杏叶混合茶(申请号:201310742788.9)”;2014年有了“明日叶发酵茶(申请号:201410345442.x)”,包括清洗、摊晾萎凋、温漂、甩水、切割、热空气萎凋、揉捻、发酵、毛火烘干、摊凉、足火烘干、筛分等工艺步骤。在揉捻和发酵的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外源酶,辅助明日叶发酵。采用该工艺制作的明日叶发酵茶显著改善了明日叶茶产品的涩味口感,冲泡后醇香怡人,口感浑厚,回味甘甜,同时,在茶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多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方面都有所改善。上述明日叶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在技术上解决了作为茶适合饮用的特征,注重茶的外形和味道,采用的是茶树叶制茶的清蒸-烘干工艺或者是清炒散茶手工工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工艺难以规范化、标准化,难以保持茶纯正绿色。另一方面,明日叶作为药茶来讲,它的主要药用成分是查尔酮、有机锗、活性钙,这些成分属于有机物和金属有机物,水溶性小,所以,原有工艺制备的明日叶茶即使用沸水冲泡也很难溶出,不仅浪费了这些宝贵的药物成分,也大大降低了其保健效果。已有酶技术需要长时间摊晾,多次翻堆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在堆置时明日叶内原酶催化氧化反应使叶片变为黄色,失去绿色,降低了绿茶品质,只能制成发酵茶(红茶)。原料需要1个月以上的老叶,单一酶对由果胶层、纤维素、半木质素明日叶维管束水解甚微,不能有效增加查尔酮、有机锗的溶出量,反而产生了有兴奋作用的茶多酚。因此,上述明日叶茶的制作工艺还有待提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明日叶制茶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明日叶绿茶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在较高程度地保持明日叶绿茶的色、香、味、形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明日叶绿茶冲饮时保健成分查尔酮的溶出率,所制得的明日叶茶的查尔酮的溶出量≥16mg查尔酮/g茶,有机锗、活性钙溶出率也明显提高,有利于充分利用药用活性成分,提升保健效果。其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一种查尔酮明日叶绿茶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明日叶的选摘及预处理:选取新鲜明日叶并保留0.5-1cm叶柄,作为制茶原料;b、冰冻开骨:将步骤a选取的明日叶在-10℃~-12℃快速冰冻1~3小时,冰冻致孔;c、冰浸保绿:将冰冻致孔的明日叶片倒入山泉水中,控制水温在16℃以下开冰5min;d、脱水定湿:在常温下将已化冰的明日叶离心脱水,表面吸附水≤2%,不流滴;e、喷酶开链:将表面吸附水≤2%的明日叶装入带内叶片的旋转机,边旋转边喷雾食品级酶剂,以使所述食品级酶剂润湿到明日叶两面,25-45℃堆积0.5-2h,晾干,所述明日叶与食品级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01~0.1;f、高温灭活:将步骤e中晾干的明日叶叶片通过筒式连续杀青机,烘去表面水分,并将酶剂灭活;g、揉捻造型、烘干定型、烘炒提香:将步骤f灭活的明日叶叶片上揉捻或轧捻机上造型,于130-140℃烘干定型,于155-160℃烘炒提香;h、降温陈化、二次烘焙出香:将步骤g烘焙提香后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5-50℃,舒展陈化20-50min;将舒展陈化后的明日叶叶片上旋转焙烘机,二次烘焙出香,烘焙温度为165-170℃;i、冷却包装:将二次烘焙出香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0-45℃,趁热包装在铝箔袋中密封保存;j、陈化均香:将密封保存的铝箔袋明日叶茶陈化、匀香3-7天;k、检验定标:将已陈化、匀香的铝箔袋明日叶茶取样,测定查尔酮溶出量,达标后定为合格产品,即得查尔酮明日叶绿茶。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冰冻开骨”步骤中,冰冻不仅使酶灭活,保持活性成分稳定性,而且使细胞、脉络中的水分冻结膨胀,组织变得疏松有孔,为查尔酮溶出创造条件。经过实验证明,经过冰冻的明日叶茶,比直接制茶的工艺,查尔酮溶出率提高17-21%,而且有利于保绿;在“冰浸保绿”步骤中,水温在16℃以下,既减少了查尔酮的溶出,又能将产生涩味的草酸等小分子溶出,而且将冰冻致孔的明日叶片倒入山泉水中开冰,能确保叶绿素不会被氧化,能保持天然的绿色,有显著的保色作用;而将明日叶叶子直接倒入自来水中,叶子很快被自来水中的氯气等消毒剂氧化,绿色转变为黄褐色,查尔酮被氧化,使茶的品质大大下降;在“脱水定湿”步骤中,当明日叶叶子表面吸附水≤2%、不流滴时,最容易让酶剂均匀涂覆,酶剂不流失,能让酶剂发挥最大效能。当吸附水>2%时,容易在设备内产生积液,酶剂流失,明日叶叶子表面的酶剂不均匀、浓度得不到保证,酶处理效果差;在“喷酶开链”步骤中,复合酶剂能有效打开明日叶叶子包覆查尔酮的果胶层,部分破坏细胞壁,以钙离子为链点的果胶网络开链,当用85℃以上水冲泡时,查尔酮、有机锗、活性钙以及其他营养成分能有效增大溶出量。经过“冰冻开骨”和“喷酶开链”的明日叶茶,比直接制茶的查尔酮溶出量增加2-3倍,有效利用了宝贵的查尔酮资源,显著增加了查尔酮的保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明日叶茶用水冲泡时,查尔酮溶出的技术难度在于即使水温达到100℃,查尔酮溶出量仍达不到实际含量的30%。原因在于三个方面:(1)明日叶叶子表面是含有蜡质的果胶防水功能层,它由果胶质大分子链通过钙离子螯合形成网状防护层,叶子中的查尔酮、有机锗、活性钙以及其他营养成分都被其包覆其中,其非亲水性使得查尔酮溶出率很低;(2)明日叶叶子主要由果胶层、纤维素、半木质素、水等组成,查尔酮、叶绿素等细胞液营养成分保存在含有它们组成的细胞壁、维管束内,结构紧密,也使得查尔酮等营养成分溶出率很低;(3)查尔酮是一种含有二苯基乙烯酮特殊结构的衍生物,虽然苯环上含有羟基,但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小,水溶性较差。所以,尽管明日叶是目前已发现的查尔酮含量最高的天然药食两用植物,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制约,用明日叶叶子直接制茶,有效成分查尔酮溶出量不会超过其实际含量的30%,造成这一宝贵资源的浪费,保健作用的效果不佳。针对上述原因,本发明采用“冰冻开骨”工艺是为了让维管束中的水分子冻结膨胀,使叶片结构变得疏松有孔,查尔酮溶出率比用明日叶叶子直接制茶提高了17-21%,,可以达到45%左右。同时,疏松的结构也有利于下步工艺中的酶水解反应。经过“喷酶开链”工艺,酶剂选择性水解掉部分果胶质和纤维素大分子链,叶片的螯合网状保护层被部分破坏,更容易让水分子浸润叶片细胞及其查尔酮分子,当水温达到或者超过85℃,查尔酮溶出率可以达到或者超过实际含量的95%,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宝贵药用资源。同时明日叶中的另一特有保健成分——有机锗,也像查尔酮一样,大幅提高了溶出率,提高了保健效果。进一步优化,通过钙离子螯合形成的果胶网状防护层的水解,钙离子溶出率也得到增加,来自明日叶的这一天然生物钙更有利于吸收,有利于人体补钙。上述技术方案中,“灭活”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相对于加碱剂碳酸钠、80℃提温酶灭活传统工艺,200-220℃筒式连续高温灭活工艺,只需要7s,时间超短,没有碱剂碳酸钠污染,也就免除了水洗工艺,避免了查尔酮的损失。同时,“秒高温技术”也节省了晾晒需要的大量时间和二次污染问题以及摊晒占用较大场地问题。“秒高温技术”也能有效避免焦茶、糊茶、查尔酮氧化、焦糊气味导致饮用引起的口感不适等弊端。上述技术方案中,“揉捻造型”、“烘干定型”、“烘炒提香”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经揉捻造型后转移到带内叶片旋转焙烘机130-140℃烘干定型。进一步优化,提高带内叶片旋转焙烘机的温度至155-160℃,明日叶中的芳香成分溢于表面,形成明日叶香气。上述技术方案中,“降温陈化”、“二次烘焙出香”的独特技术效果是,经过在空气中降温,让明日叶接触氧气、水分,香气成分润湿、扩散、凝结于叶片,并使叶片稍有舒展。再经过升温10℃左右,至165-170℃,短时间(2-3min)二次高温烘焙炒制,既避免了一次炒制工艺易出现高温烤焦,饮用时焦气刺喉的弊病,又将分子量较大的香气成分烤制出来,使香气更加浓郁。同时短暂的高温也避免了查尔酮高温下结构的变化,保持查尔酮的活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经过“烘炒提香”、“二次烘焙出香”工艺后,虽然克服了一次高温烘焙炒工艺温度过高造成明日叶茶焦气刺喉、饮用口感不适的弊病。但仍然存在茶叶在炉内受热不均,品质不一,香气不匀、不幽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本发明增加了“冷却大包装”、“陈化均香”3-7天的工艺工程。进一步优化,“陈化均香”后的明日叶绿茶,测定查尔酮浸出量,检验合格的标准是查尔酮溶出量≥16mg查尔酮/g茶。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步骤a中,选摘喷灌次日6-10时在滨海地区种植、以山泉水浇灌的明日叶,并且5-10天生长期的叶片。明日叶古代称谓滨海当归,顾名思义,明日叶适合在气候湿润、气温凉爽的滨海地区生长,只有在滨海地区种植的明日叶才有正统的血统,以山泉水浇灌、不使化肥、农药的有机明日叶其品质才能得到有效保证。明日叶当天喷灌,次日6-10时采摘。经过大量实验分析,喷灌不仅洗去叶片尘土,免却洗涤工序、节约用水,而且经过一夜的湿润环境下的生长,至次日6-10时查尔酮含量达到高峰(参见表1)。表1不同时段明日叶叶子所含查尔酮含量(mg/100g)变化时间段(点)4-66-88-1010-1212-1414-1616-1818-20查尔酮含量12701680166014301220126013501280采摘明日叶叶子时保留0.5-1cm叶柄,既方便采摘,而且叶片不易破碎,叶中查尔酮不易流失,有利于揉捻赋形,得到均匀的茶形。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步骤e中,食品级酶剂为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优选的,步骤f中,将晾干的明日叶叶片5-7s通过200-220℃筒式连续杀青机。优选的,步骤g中,烘干定型5min,烘炒提香5-8min。优选的,步骤k中合格产品的标准是查尔酮溶出量≥16mg查尔酮/g茶。本发明提供的查尔酮明日叶的制备工艺,机械化程度高,有利于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日叶绿茶的制备工艺,为了使本发明的优点、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1-3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步骤一、选择采摘:喷灌次日6-10时选择采摘在滨海地区种植、以山泉水浇灌的明日叶,并且7天生长期的叶片,保留0.5cm叶柄,作为制茶原料;步骤二、冰冻开骨:将新鲜明日叶在-10℃快速冰冻1小时;步骤三、冰浸保绿:将冰冻致孔的明日叶片倒入山泉水中开冰5min,水温在16℃以下;步骤四、脱水定湿:在常温下将已化冰的明日叶离心脱水,表面吸附水≤2%,不流滴为止;步骤五、喷酶开链:将表面吸附水≤2%的明日叶装入带内叶片的旋转机,按明日叶、酶质量百分比1:0:0.1,边旋转边喷雾食品级酶剂(食品级,含果胶酶≥85u/ml+纤维素酶≥45u/ml)10min,使酶剂润湿到叶片两面,出料后30℃堆积1h,通风处晾干至表面不见水滴;步骤六、高温灭活:将晾干的明日叶叶片5s通过220℃筒式连续杀青机,烘去表面水分,并将酶剂灭活;步骤七、揉捻造型:将高温灭活的明日叶叶片上揉捻机上造型;步骤八、烘干定型:上带内叶片旋转焙烘机,130℃,5min,烘干定型;步骤九、烘炒提香:上带内叶片旋转焙烘机,高温烘焙提香,160℃,5min;步骤十、降温陈化:将高温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5℃,舒展陈化30min;步骤十一、二次烘焙出香:将舒展陈化后的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上旋转焙烘机,二次高温烘焙出香,170℃,2min。步骤十二、冷却大包装:将二次烘焙出香的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0℃,趁热包装在大铝箔袋中密封保存;步骤十三、陈化均香:将密封保存的大铝箔袋明日叶茶陈化、匀香5天。步骤十四、检验定标:将已陈化、匀香的大铝箔袋明日叶绿茶取样,测定查尔酮溶出量,达标后,定为合格产品;步骤十五、分装:将已检验合格的大铝箔袋明日叶绿茶按市场需求分装成各种规格。检验合格的标准是查尔酮溶出量≥16mg查尔酮/g茶。实施例2:步骤一、选择采摘:喷灌次日6-10时选择采摘在滨海地区种植、以山泉水浇灌的明日叶,并且10天生长期的叶片,保留1cm叶柄,作为制茶原料;步骤二、冰冻开骨:将新鲜明日叶在-12℃快速冰冻1小时;步骤三、冰浸保绿:将冰冻致孔的明日叶片倒入山泉水中开冰5min,水温在16℃以下;步骤四、脱水定湿:在常温下将已化冰的明日叶离心脱水,表面吸附水≤2%,不流滴为止;步骤五、喷酶开链:将表面吸附水≤2%的明日叶装入带内叶片的旋转机,按叶、酶质量百分比1:0:0.01。边旋转边喷雾食品级酶剂(食品级,含果胶酶≥85u/ml+纤维素酶≥45u/ml)10min,使酶剂润湿到叶片两面,出料后25℃堆积2h,通风晾干至表面不见水滴;步骤六、高温灭活:将晾干的明日叶叶片7s通过200-220℃筒式连续杀青机,烘去表面水分,并将酶剂灭活。步骤七、揉捻造型:将高温灭活的明日叶叶片上揉捻机上造型;步骤八、烘干定型:上带内叶片旋转焙烘机,135℃,5min,烘干定型;步骤九、烘炒提香:上带内叶片旋转焙烘机,高温烘焙提香,155℃,8min。步骤十、降温陈化:将高温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50℃,舒展陈化20min;步骤十一、二次烘焙出香:将舒展陈化后的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上旋转焙烘机,二次高温烘焙出香,165℃,3min。步骤十二、冷却大包装:将二次烘焙出香的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5℃,趁热包装在大铝箔袋中密封保存;步骤十三、陈化均香:将密封保存的大铝箔袋明日叶茶陈化、匀香3天。步骤十四、检验定标:将已陈化、匀香的大铝箔袋明日叶绿茶取样,测定查尔酮溶出量,达标后,定为合格产品;步骤十五、分装:将已检验合格的大铝箔袋明日叶绿茶按市场需求分装成各种规格。检验合格的标准是查尔酮溶出量≥16mg查尔酮/g茶。实施例3:步骤一、选择采摘:喷灌次日6-10时选择采摘在滨海地区种植、以山泉水浇灌的明日叶,并且5天生长期的叶片,保留0.7cm叶柄,作为制茶原料;步骤二、冰冻开骨:将新鲜明日叶在-11℃快速冰冻1小时;步骤三、冰浸保绿:将冰冻致孔的明日叶片倒入山泉水中开冰5min,水温在16℃以下;步骤四、脱水定湿:在常温下将已化冰的明日叶离心脱水,表面吸附水≤2%,不流滴为止;步骤五、喷酶开链:将表面吸附水≤2%的明日叶装入带内叶片的旋转机,按叶、酶质量百分比1:0:0.05。边旋转边喷雾食品级酶剂(食品级,含果胶酶≥85u/ml+纤维素酶≥45u/ml)10min,使酶剂润湿到叶片两面,出料后45℃堆积0.5h,通风晾干至表面不见水滴;步骤六、高温灭活:将晾干的明日叶叶片6s通过210℃筒式连续杀青机,烘去表面水分,并将酶剂灭活。步骤七、揉捻造型:将高温灭活的明日叶叶片上揉捻机上造型;步骤八、烘干定型:上带内叶片旋转焙烘机,135℃,5min,烘干定型;步骤九、烘炒提香:上带内叶片旋转焙烘机,高温烘焙提香,157℃,6min。步骤十、降温陈化:将高温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7℃,舒展陈化40min;步骤十一、二次烘焙出香:将舒展陈化后的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上旋转焙烘机,二次高温烘焙出香,167℃,2.5min。步骤十二、冷却大包装:将二次烘焙出香的已造型的明日叶叶片冷却至43℃,趁热包装在大铝箔袋中密封保存;步骤十三、陈化均香:将密封保存的大铝箔袋明日叶茶陈化、匀香7天。步骤十四、检验定标:将已陈化、匀香的大铝箔袋明日叶茶取样,测定查尔酮溶出量,达标后,定为合格产品;步骤十五、分装:将已检验合格的大铝箔袋明日叶绿茶按市场需求分装成各种规格。检验合格的标准是查尔酮溶出量≥16mg查尔酮/g茶。对比例1:(1)采集生长期为40天的新鲜明日叶不带叶柄的叶子清洗干净后摊晾8小时,并在明日叶色泽出现差异时进行翻堆,每2小时翻堆一次;(2)将晾晒变色的明日叶用60℃水漂洗后切割成小片,60℃热风烘干18分钟;(3)将烘干萎调的叶子用揉捻机揉捻,并在揉捻过程中喷洒当酶活力为5000单位的果胶酶,按每100g新鲜明日叶喷洒0.05g酶,发酵时间6小时,当明日叶叶片颜色明显变暗,并产生明显焦糖香气时为发酵终点;(4)将发酵料放入滚筒中115℃烘干50分钟,使发酵料的含水量达到25%,然后摊凉至室温,使叶片回潮;(5)将发酵料在80℃烘干5小时,摊叶厚度4cm,过程中翻拌10次,使发酵料的含水量降到5%即可;(6)筛分后的上述发酵料即为成品明日叶发酵茶。对比例2:(1)采集新鲜明日叶的叶和茎清洗干净;(2)将上述明日叶的叶和茎在避光通风处晾晒20小时,当水分蒸发失去20%后,将叶子剪成7cm2小片状;(3)将成7cm2小片状叶子置于不锈钢金属盘内的金属网上;(4)将上述置有叶子的不锈钢金属盘置于温度为65℃的烤箱内连续烘烤300分钟;(5)在开始烘烤的前150分钟,每烘烤50分钟,从烤箱内取出金属盘并用手搓压盘内叶一次,使之逐步形成不规则扭曲的条状,即为明日叶初茶;(6)将明日叶初茶置于温度为150℃的烤箱内烘炒40分钟,当产生轻微焦香味时取出并自然降温,即为成品茶。上述对比例1是单酶传统发酵茶制茶工艺,对比例2是传统炒青制茶工艺,经过测定,实施例1-3及对比例1、对比例2在查尔酮、锗、钙三个药用指标的比较如表2所示:表2各实施例的明日叶茶查尔酮、锗、钙溶出量测定结果实验方法如下:1、测试液制备:(1)试样准备:分别称取各实施例样品10g。(2)将10g明日叶茶样品置于带有滤网的茶壶中,用刚刚沸开的水冲泡5次,每次浸泡5min。共集液1000ml作为测试液。2、查尔酮溶出量测定:查尔酮溶出量测定(芦丁标样-分光光度法):(1)用纯芦丁作为标准样,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绘制标准曲线;(2)显色:取查尔酮测试液,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标准法,让查尔酮在500nm处显色。(3)比色:在500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显色样品的吸光度;(4)计算:将显色样品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照,读出对应的查尔浓度,最后根据取样质量、稀释倍数,折算成每g明日叶茶所含查尔酮的mg量。3、有机锗含量测定: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gb/t5009.151-2003,食品中锗的测定)测定;4、活性钙含量测定:采用改良edta法(edta法:gb/t5009.92--2003食品中钙的测定),即调ph12-13,以钙紫红素为指示剂,,edtd标准溶液络合滴定水溶性钙(参见:王红,赖怀丹.活性钙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广东药学,1994(1,2):26-27)。6、降糖效果试验及方法实施例:为了验证本发明“查尔酮高溶出明日叶绿茶”的降糖效果,选择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作为试验茶。试验分组:血糖≥8.0mmol/l的志愿者120名,抽号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人:a组试用实施例1,b组试用对比例1,c组试用对比例2。试验用量:3g茶/天。饮用方法:用≥90℃沸水冲泡,每次冲泡5分钟。每天从早饭后30分钟后开始当茶水饮用,睡觉前1小时停止饮用。每天饮用茶水量≥1.5升。效果评价:连续饮用6个月,测定空腹血糖≤6.5mmol/l为显著有效降糖,显著有效降糖者占每组总人数的百分比为显著有效率。测定结果如下:表3降糖试验结果组别总人数(人)显著有效降糖人数(人)显著有效率(%)a组402972.5b组401640c组401127.5由表3结果可以看出,连续饮用6个月,3g茶/天用量,本发明“查尔酮高溶出明日叶绿茶”的降糖显著有效率达到72.5%,比传统明日叶炒青茶(对比例2)高出45%,比单酶传统发酵茶(对比例1)高出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任何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