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花生秧的制备方法及其发酵剂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76281阅读:20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花生秧发酵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酵花生秧的制备方法及其发酵剂。



背景技术:

花生秧是一种非常规性饲料资源,经研发生产后,可增加适口性、提高消化率、提高营养价值。花生秧中含有15.5%粗蛋白质、2.7%粗脂肪、45.8%碳水化合物,其中豆秸叶中的粗蛋白含量高达24%,就可消化蛋白质而言,1公斤干豆秸秧中含可消化蛋白质82克左右,含有19克钙、9克磷。豆秸秧中的粗蛋白含量是豌豆秧的17.5倍,稻草的8倍,畜禽采食1公斤的豆秸秧产生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大麦所产生的能量。豆秸秧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质地松软,畜禽均可食用。

花生秧物美价廉,但目前的开发利用率却比较低,其处理方式仍然以焚烧还田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作为饲料花生秧还存在以下缺陷:1)粗纤维含量高,畜禽消化率低;2)不耐储存:花生秧堆垛占地面积大,且容易受杂菌影响而霉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花生秧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酵花生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花生秧洗净后粉碎或切成2厘米长度;

2)、吹干,使花生秧保持60-65%的含水率;

3)、将吹干后的花生秧放置在发酵池中;

4)、活化发酵剂,每份发酵剂和去离子水比为1:8;

5)、将发酵剂菌液和花生秧按质量比1:5000加入到花生秧中并进行搅拌;

6)、每48小时翻池一次,发酵28天。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发酵剂包括:根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纤维单胞菌和乳酸菌。

优选的,所述根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纤维单胞菌和乳酸菌的份数分别为5-8份、12-15份、14-16份、8-10份和18-22份。

优选的,所述根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纤维单胞菌和乳酸菌的份数分别为5份、12份、14份、8份和18份。

优选的,所述根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纤维单胞菌和乳酸菌的份数分别为8份、15份、16份、10份和22份。

优选的,所述根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纤维单胞菌和乳酸菌的份数分别为6.5份、13.5份、15份、9份和20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花生秧经发酵以后不仅保持了原有青绿饲料的松软多汁,也最大程度的将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损失降到最低,花生秧经发酵制作成青贮饲料后更易存储,即使在冬天也能保证畜禽青绿饲料的供应,花生秧经过一个发酵过程以后,添加了大量的菌体蛋白和微量元素,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发酵花生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花生秧洗净后粉碎或切成2厘米长度;

2)、吹干,使花生秧保持60-65%的含水率;

3)、将吹干后的花生秧放置在发酵池中;

4)、活化发酵剂,每份发酵剂和去离子水比为1:8;

5)、将发酵剂菌液和花生秧按质量比1:5000加入到花生秧中并进行搅拌;

6)、每48小时翻池一次,发酵28天。

实施例2:

一种花生秧发酵剂,包括:5份根霉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4份光合细菌、8份纤维单胞菌和18份乳酸菌。

实施例3:

一种花生秧发酵剂,包括:8份根霉菌、15份枯草芽孢杆菌、16份光合细菌、10份纤维单胞菌和22份乳酸菌。

实施例4:

一种花生秧发酵剂,包括:6.5份根霉菌、13.5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光合细菌、9份纤维单胞菌和20份乳酸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花生秧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花生秧洗净后粉碎或切成2厘米长度;2)、吹干,使花生秧保持60‑65%的含水率;3)、将吹干后的花生秧放置在发酵池中;4)、活化发酵剂,每份发酵剂和去离子水比为1:8;5)、将发酵剂菌液和花生秧按质量比1:5000加入到花生秧中并进行搅拌;6)、每48小时翻池一次,发酵28天。本发明花生秧经发酵以后不仅保持了原有青绿饲料的松软多汁,也最大程度的将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损失降到最低。

技术研发人员:洪雨;殷小杰;洪根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棉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3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