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3138发布日期:2018-06-15 20:5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九种类型,多属于亚健康状态。

平和体质是一种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又称为“平和质”。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平和体质中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平和体质的人体形匀称、健壮。性格随和开朗。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口良好,两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平时较少生病。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食物是人类预防疾病和保健最好的产品,而“药食同源”又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周礼·天官·疾医》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说明了食品的生理保健作用。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我们称为食疗。而“疗”又不如“补”,食补即是用食物营养功效结合自己身体情况,通过进补以达到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进而延年益寿、强健体魄。《千金药方》记载:“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运用食物疗法,不仅是当时医家的基本治疗手段,更是衡量一位医家是否高明的重要依据。

《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对疾病的易感性。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食疗以其具有的健康天然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结合中国传统养生的宝贵经验和中医药在保持平和体质方面的良好积累,用现代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药食同源,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发一款具有养生保健作用,口感好,保持平和体质的食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生保健食品,以用于保持平和体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24~58份的桑葚、10~30份的白果、30~51份的百合、30~50份的芡实、29~49份的山药、31~48份的黑芝麻、15~35份的橘皮、37~70份的糊精、15~39份的麦芽糊精、17~40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0.25份的阿斯巴甜。

进一步的,本发明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32~47份的桑葚、15~25份的白果、35~45份的百合、36~47份的芡实、34~44份的山药、36~43份的黑芝麻、20~30份的橘皮、40~60份的糊精、20~30份的麦芽糊精、21~33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3~0.22份的阿斯巴甜。

进一步的,本发明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40份的桑葚、20份的白果、40份的百合、40份的芡实、40份的山药、40份的黑芝麻、24份的橘皮、50份的糊精、25份的麦芽糊精、25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8份的阿斯巴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将山药、桑椹、百合、芡实、黑芝麻、橘皮和白果经除杂、净制、切制和粉碎后混合备用;

(2)煎煮: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两次,得到中药液;

(3)浓缩:将步骤(2)制得的中药液经管道打入浓缩器中,浓缩成稠膏;

(4)湿法制粒: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进行混合搅拌后的到混合辅料,将步骤(3)制得的稠膏加入到所述混合辅料中,进行搅拌制粒。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的两次煎煮过程如下操作:

第一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10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不锈钢药液储罐;

第二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与不锈钢药液储罐中,与第一次煮提获得的药液混合均匀。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的浓缩温度为70~80℃,制得的稠膏的相对密度在50℃温度条件下为1.2~1.5。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湿法制粒包括如下步骤:

(4.1)干混: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投入高效混合制粒机中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混合辅料;

(4.2)一次整粒:向所述混合辅料中分次加入步骤(3)提取的稠膏,打开切割I速和搅拌I速进行混合搅拌制粒,制得软材,将软材进行第一次整粒;

(4.3)干燥:将步骤(4.2)制得的整粒后的颗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4.4)二次整粒:用摇摆机进行第二次整粒;

进一步的,第一次整粒的筛网采用12目网,第二次整粒的筛网采用10目网。

进一步的,步骤(4.3)中的干燥过程中,物料温度控制在70~80℃,最终物料水分控制在5%以下。

进一步的,二次整粒后还包括选粒步骤,选用10~60目之间的颗粒。

本发明的固体饮料,制作简便,所用的原料均为可药食两用的药材,所使用的辅料也均符合国标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用安全,口感好,适于平和体质人群长期食用,并且加工工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中湿法制粒的具体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术语“包括”以及他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原料的产品或一系列步骤的方法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原料或步骤,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方法、产品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原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生保健食品,以用于保持平和体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24~58份的桑葚、10~30份的白果、30~51份的百合、30~50份的芡实、29~49份的山药、31~48份的黑芝麻、15~35份的橘皮、37~70份的糊精、15~39份的麦芽糊精、17~40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0.25份的阿斯巴甜。

桑葚:性寒,味甘、酸。归心,肝,肾经。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便秘,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归肺经。敛肺平喘,收涩止带。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久泻,肺虚,肾虚,带下,尿频。

黑芝麻:性平味甘。归肝,肺,肾经。滋补肝肾,生津润肠,润肤护发,明目。

橘皮:味辛而微苦,温,入脾、肺经。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湿浊中阻所致胸闷、纳呆、便溏,但阴津亏损,内有实热者慎用。

本发明选择上述配方进行组合,可使各味药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具有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作用,可用于保持平和体质,使其精力充沛,抵抗力强,预防疾病的发生。

如图1所示,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将山药、桑椹、百合、芡实、黑芝麻、橘皮和白果经除杂、净制、切制和粉碎后混合备用;各原料的比例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比。

(2)煎煮: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两次,得到中药液;

(3)浓缩:将步骤(2)制得的中药液经管道打入浓缩器中,浓缩成稠膏;

(4)湿法制粒: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进行混合搅拌后的到混合辅料,将步骤(3)制得的稠膏加入到所述混合辅料中,进行搅拌制粒。

(5)包装:湿法制粒后的产品经过包装步骤即可制得成品。

步骤(1)的目的在于将种子类药材去脂,粉碎过2目筛;根茎类药材含纤维素、淀粉丰富,切制或粉碎提取可以有效保留目标成分、防多糖膨胀;净制可以去除杂质、泥土,有效较低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残量。

上述步骤(2)中的两次煎煮过程如下操作:第一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10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不锈钢药液储罐;

第二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与不锈钢药液储罐中,与第一次煮提获得的药液混合均匀。

上述步骤(3)中的浓缩温度为70~80℃,制得的稠膏的相对密度在50℃温度条件下为1.2~1.5。低温蒸发,可以有效减少热敏成分分解,如枸橼酸、苹果酸、草酸等有机酸,且浓缩效率高,不排出溶剂蒸汽,利于蒸发,密闭,对环境无污染。

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4)中湿法制粒包括如下步骤:

(4.1)干混: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投入高效混合制粒机中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混合辅料;各原料的配比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比。

(4.2)一次整粒:向所述混合辅料中分次加入步骤(3)提取的稠膏,打开切割I速和搅拌I速进行混合搅拌制粒,制得软材,将软材进行第一次整粒;搅拌制粒可以优选防止各成分的分离。由于混合提取物成分的粒度、密度存在差异时容易出现离析现象,制粒不仅能有效改善此问题,还可以显著提高溶解性。

(4.3)干燥:将步骤(4.2)制得的整粒后的颗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沸腾干燥能有效控制粒度分布、控制产品水分。

(4.4)二次整粒:用摇摆机进行第二次整粒;通过二次整粒,可以控制颗粒分布、松密度、紧密度;

上述步骤中,第一次整粒的筛网采用12目网,第二次整粒的筛网采用10目网。

上述步骤(4.3)中的干燥过程中,物料温度控制在70~80℃,最终物料水分控制在5%以下。本步骤中,可以根据物料干燥情况时常进行翻锅,确保最终的物料水分满足要求。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二次整粒后还包括选粒步骤,选用10~60目之间的颗粒。通过选粒可以改善产品颗粒的外观及均一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完成选粒之后填写好记录,做好标签,标明产品品名、产品批号、规格、净重、生产日期、岗位名称、责任者,填写交接单,转入中间站。

实施例1:

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24份的桑葚、10份的白果、30份的百合、30份的芡实、29份的山药、31份的黑芝麻、15份的橘皮、37份的糊精、15份的麦芽糊精、17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份的阿斯巴甜。

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准备:将山药、桑椹、百合、芡实、黑芝麻、橘皮和白果经除杂、净制、切制和粉碎后混合备用;

(2)煎煮: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两次,得到中药液,两次煎煮过程如下操作:

第一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10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不锈钢药液储罐;

第二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与不锈钢药液储罐中,与第一次煮提获得的药液混合均匀。

(3)浓缩:将步骤(2)制得的中药液经管道打入浓缩器中,浓缩成稠膏,浓缩温度为70℃,制得的稠膏的相对密度在50℃温度条件下为1.2;

(4)湿法制粒

(4.1)干混: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投入高效混合制粒机中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混合辅料;

(4.2)一次整粒:向所述混合辅料中分次加入步骤(3)提取的稠膏,打开切割I速和搅拌I速进行混合搅拌制粒,制得软材,将软材进行第一次整粒,筛网采用12目网;

(4.3)干燥:将步骤(4.2)制得的整粒后的颗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物料温度控制在70℃,最终物料水分控制在5%;

(4.4)二次整粒:用摇摆机进行第二次整粒,筛网采用10目网;

(4.5)选粒:选用10~60目之间的颗粒。

(5)包装:将混合完毕检验合格的颗粒通过自动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灌袋,随时检测袋装的外观和装量,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灌好的颗粒用洁净容器密闭保存,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日期等备用。参考装量为8g/袋,装量限度为8g/袋±5%。

实施例2:

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8份的桑葚、30份的白果、51份的百合、50份的芡实、49份的山药、48份的黑芝麻、35份的橘皮、70份的糊精、39份的麦芽糊精、40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25份的阿斯巴甜。

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准备:将山药、桑椹、百合、芡实、黑芝麻、橘皮和白果经除杂、净制、切制和粉碎后混合备用;

(2)煎煮: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两次,得到中药液,两次煎煮过程如下操作:

第一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10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不锈钢药液储罐;

第二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与不锈钢药液储罐中,与第一次煮提获得的药液混合均匀。

(3)浓缩:将步骤(2)制得的中药液经管道打入浓缩器中,浓缩成稠膏,浓缩温度为80℃,制得的稠膏的相对密度在50℃温度条件下为1.5;

(4)湿法制粒

(4.1)干混: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投入高效混合制粒机中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混合辅料;

(4.2)一次整粒:向所述混合辅料中分次加入步骤(3)提取的稠膏,打开切割I速和搅拌I速进行混合搅拌制粒,制得软材,将软材进行第一次整粒,筛网采用12目网;

(4.3)干燥:将步骤(4.2)制得的整粒后的颗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物料温度控制在80℃,最终物料水分控制在3%;

(4.4)二次整粒:用摇摆机进行第二次整粒,筛网采用10目网;

(4.5)选粒:选用10~60目之间的颗粒。

(5)包装:将混合完毕检验合格的颗粒通过自动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灌袋,随时检测袋装的外观和装量,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灌好的颗粒用洁净容器密闭保存,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日期等备用。参考装量为8g/袋,装量限度为8g/袋±5%。

实施例3:

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32份的桑葚、15份的白果、35份的百合、36份的芡实、34份的山药、36份的黑芝麻、20份的橘皮、40份的糊精、20份的麦芽糊精、21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3份的阿斯巴甜。

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准备:将山药、桑椹、百合、芡实、黑芝麻、橘皮和白果经除杂、净制、切制和粉碎后混合备用;

(2)煎煮: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两次,得到中药液,两次煎煮过程如下操作:

第一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10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不锈钢药液储罐;

第二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与不锈钢药液储罐中,与第一次煮提获得的药液混合均匀。

(3)浓缩:将步骤(2)制得的中药液经管道打入浓缩器中,浓缩成稠膏,浓缩温度为75℃,制得的稠膏的相对密度在50℃温度条件下为1.45;

(4)湿法制粒

(4.1)干混: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投入高效混合制粒机中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混合辅料;

(4.2)一次整粒:向所述混合辅料中分次加入步骤(3)提取的稠膏,打开切割I速和搅拌I速进行混合搅拌制粒,制得软材,将软材进行第一次整粒,筛网采用12目网;

(4.3)干燥:将步骤(4.2)制得的整粒后的颗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物料温度控制在78℃,最终物料水分控制在3.4%;

(4.4)二次整粒:用摇摆机进行第二次整粒,筛网采用10目网;

(4.5)选粒:选用10~60目之间的颗粒。

(5)包装:将混合完毕检验合格的颗粒通过自动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灌袋,随时检测袋装的外观和装量,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灌好的颗粒用洁净容器密闭保存,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日期等备用。参考装量为8g/袋,装量限度为8g/袋±5%。

实施例4:

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47份的桑葚、25份的白果、45份的百合、47份的芡实、44份的山药、43份的黑芝麻、30份的橘皮、60份的糊精、30份的麦芽糊精、33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22份的阿斯巴甜。

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准备:将山药、桑椹、百合、芡实、黑芝麻、橘皮和白果经除杂、净制、切制和粉碎后混合备用;

(2)煎煮: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两次,得到中药液,两次煎煮过程如下操作:

第一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10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不锈钢药液储罐;

第二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与不锈钢药液储罐中,与第一次煮提获得的药液混合均匀。

(3)浓缩:将步骤(2)制得的中药液经管道打入浓缩器中,浓缩成稠膏,浓缩温度为73℃,制得的稠膏的相对密度在50℃温度条件下为1.33;

(4)湿法制粒

(4.1)干混: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投入高效混合制粒机中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混合辅料;

(4.2)一次整粒:向所述混合辅料中分次加入步骤(3)提取的稠膏,打开切割I速和搅拌I速进行混合搅拌制粒,制得软材,将软材进行第一次整粒,筛网采用12目网;

(4.3)干燥:将步骤(4.2)制得的整粒后的颗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物料温度控制在72℃,最终物料水分控制在4.5%;

(4.4)二次整粒:用摇摆机进行第二次整粒,筛网采用10目网;

(4.5)选粒:选用10~60目之间的颗粒。

(5)包装:将混合完毕检验合格的颗粒通过自动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灌袋,随时检测袋装的外观和装量,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灌好的颗粒用洁净容器密闭保存,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日期等备用。参考装量为8g/袋,装量限度为8g/袋±5%。

实施例5:

用于保持平和体质的固体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40份的桑葚、20份的白果、40份的百合、40份的芡实、40份的山药、40份的黑芝麻、24份的橘皮、50份的糊精、25份的麦芽糊精、25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8份的阿斯巴甜。

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准备:将山药、桑椹、百合、芡实、黑芝麻、橘皮和白果经除杂、净制、切制和粉碎后混合备用;

(2)煎煮: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两次,得到中药液,两次煎煮过程如下操作:

第一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10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不锈钢药液储罐;

第二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与不锈钢药液储罐中,与第一次煮提获得的药液混合均匀。

(3)浓缩:将步骤(2)制得的中药液经管道打入浓缩器中,浓缩成稠膏,浓缩温度为77℃,制得的稠膏的相对密度在50℃温度条件下为1.4;

(4)湿法制粒

(4.1)干混: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投入高效混合制粒机中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混合辅料;

(4.2)一次整粒:向所述混合辅料中分次加入步骤(3)提取的稠膏,打开切割I速和搅拌I速进行混合搅拌制粒,制得软材,将软材进行第一次整粒,筛网采用12目网;

(4.3)干燥:将步骤(4.2)制得的整粒后的颗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物料温度控制在76℃,最终物料水分控制在3.8%;

(4.4)二次整粒:用摇摆机进行第二次整粒,筛网采用10目网;

(4.5)选粒:选用10~60目之间的颗粒。

(5)包装:将混合完毕检验合格的颗粒通过自动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灌袋,随时检测袋装的外观和装量,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灌好的颗粒用洁净容器密闭保存,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日期等备用。参考装量为8g/袋,装量限度为8g/袋±5%。

实验例1:感官评定

取实施例1至5的制得的固体饮料经开水冲开后作为试验组,并将实施例5中加工工艺中步骤(2)所制备得到的两次煎煮后的混合药液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样品各设置3个重复,由20名专业感官评定员进行感官评定,感官评定评分标准见表1,感官评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1感官评定评分标准

表2固体饮料的感官评定结果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20名专业感官评定员对实施例1至5制得的固体饮料的色泽、气味、口感、细腻感的平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的分数。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饮料比中药饮片煎煮后的药液在气味和口感上有很大改进,且增加了甜味,口感以及细腻感都大幅提升,非常适合日常饮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