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豆粉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9278发布日期:2018-06-19 19:09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土豆粉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土豆、地蛋、洋芋等。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高15-80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是块茎繁殖,可入药,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作为食物,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长,一定要低温、干燥、密闭保存。(注:幼芽有轻微毒性),有证据表明,马铃薯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4倍左右,因此土豆在人们生活中食用的比较多,而且现在市场上将土豆制成土豆粉,这样使其口感更好,很受欢迎,但是传统的土豆粉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土豆粉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土豆粉的制作方法,能够使加工出来的土豆粉质量更好,更加清洁,口感更佳,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步骤简练,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豆粉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土豆筛选,通过土豆表层和软硬程度确保土豆的完好,然后通过称重选择80-100克重量区间的土豆;

S2、清洗土豆,将选择好的土豆放在一个清洗篓中,然后将其放置在装满水的清洗箱中进行一级清洗,然后将一级清洗后的土豆拿出放置在装满清水的水槽中用手进行二级清洗,然后再将土豆放置在清洗篓中用水枪进行三级冲洗;

S3、烘干处理,将清洗好的土豆放置在烘干箱中进行简单的烘干处理;

S4、切片处理,启动土豆切片装置,然后将清洗烘干后的土豆放入装置中切片收集。

S5、粉碎处理,启动土豆粉碎装置,将切片后的土豆放入装置中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土豆粉末收集在收集袋内。

S6、土豆粉末筛选,筛选网准备安装好,并在筛选网下方放置一个盛装桶,然后将土豆粉末倾倒在筛选网上,粉碎好的土豆粉末落入盛装桶内,较大的粉末留在筛选网上。

S7、大粉末收集二次粉碎,将筛选网上的大的土豆粉末收集,然后放入粉碎装置进行二次粉碎,然后收集将二次粉碎后的土豆粉末倒入盛装桶内。

S8、土豆粉加工成型,土豆粉加工成型机启动,然后将土豆粉末倒入装置内进行加工处理成型。

S9、包装密封,将加工成型后的土豆粉进行包装,并通过密封装置进行真空密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土豆粉的制作方法,能够使加工出来的土豆粉质量更好,更加清洁,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步骤简练,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土豆粉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土豆筛选,通过土豆表层和软硬程度确保土豆的完好,然后通过称重选择80-100克重量区间的土豆;

S2、清洗土豆,将选择好的土豆放在一个清洗篓中,然后将其放置在装满水的清洗箱中进行一级清洗,然后将一级清洗后的土豆拿出放置在装满清水的水槽中用手进行二级清洗,然后再将土豆放置在清洗篓中用水枪进行三级冲洗;

S3、烘干处理,将清洗好的土豆放置在烘干箱中进行简单的烘干处理;

S4、切片处理,启动土豆切片装置,然后将清洗烘干后的土豆放入装置中切片收集。

S5、粉碎处理,启动土豆粉碎装置,将切片后的土豆放入装置中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土豆粉末收集在收集袋内。

S6、土豆粉末筛选,筛选网准备安装好,并在筛选网下方放置一个盛装桶,然后将土豆粉末倾倒在筛选网上,粉碎好的土豆粉末落入盛装桶内,较大的粉末留在筛选网上。

S7、大粉末收集二次粉碎,将筛选网上的大的土豆粉末收集,然后放入粉碎装置进行二次粉碎,然后收集将二次粉碎后的土豆粉末倒入盛装桶内。

S8、土豆粉加工成型,土豆粉加工成型机启动,然后将土豆粉末倒入装置内进行加工处理成型。

S9、包装密封,将加工成型后的土豆粉进行包装,并通过密封装置进行真空密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土豆粉的制作方法,能够使加工出来的土豆粉质量更好,更加清洁,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步骤简练,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