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72054发布日期:2018-07-07 00:5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卤制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主要特点是成品都是熟食,可以直接食用,具有取材方便、方便携带、味感丰富等特点,至今仍是人们饭桌和茶余饭后的食品首选。

卤制品是采用烹制与调味二者于一身的烹制方法制作而成,其关键步骤之一在于调味,调味是用特定的配方,以各种调味料相互配合,形成具有独特风味和色泽的卤制食品,因此,卤制调味料的香辛料搭配也是卤制品烹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旦使用比例不当,卤制品口感风味就会产生差异性(如苦味、涩味等),并且会带有浓厚的药材味,影响肉味、肉感,形成不稳定的风味。特别是在现有人们追求健康的同时,会在调味料中加入功能性的中药成分,例如专利文献cn105341862a(一种中草药卤味速食调料及其制备方法,2016-02-24)、专利文献cn105962103a(一种五加参卤肉及其制备方法,2016-09-28)、专利文献cn1340313(一种人参百宝鸡的配方及制作工艺,2002-03-20)等,这类卤制品调料配方,如果调味料的搭配不合理,很难掩盖其中突出的药材味,进而影响食用。

为克服上述问题,继而根据各地消费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不同地区的卤制品口味的差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该配方以乌鸡汤为高汤并配以人参、肉桂制作卤味调料,具有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补气生血等功效;通过料酒、米酒和甘草的搭配能很好的去除人参药味,提高卤制品口感;采用花椒油与茴香、陈皮等香料搭配,可赋予卤味制品具有麻香口味,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地方特色。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熬制乌鸡汤和制备花椒油,每100份乌鸡汤中添加1~2份人参和0.5~1份肉桂;

(2)按重量份计,将白芷40~45份、茴香15~20份、陈皮5~10份、香叶5~10份、香果7~8份、香砂仁5~6份、八角5~8份、甘草2~4份、白寇2~4份、良姜2~4份、草果2~4份、香籽1~2份、山楂1~2份和丁香1~2份混合后,在烘干箱内用50~70℃的温度烘干0.5~1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过滤袋中制得烘干香料;

(3)取450~500份乌鸡汤,保持乌鸡汤的温度为80~90℃,向其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烘干香料,然后按重量份数加入20~25份料酒和8~12份米酒,保持温度在90℃,熬制2h;

(4)按重量份数依次加入40~50份冰糖、10~20份盐和10~15份花椒油,保持温度在90~100℃,熬制0.5~1h,制得调料汤料,备用;

(5)将步骤(4)制得的调料汤料烘干后制得含水量为5~12%的卤制品加工调料。

所述步骤(1)中,所述花椒油以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将汉源花椒籽烘干炒制后,粉碎成花椒粉,使用无水乙醚浸泡花椒粉,过滤后得到滤液,对滤液采用热回流处理回收乙醚后,得到花椒油。

本发明选择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的目的有以下两点,一,汉源花椒中的挥发油含量较其他花椒(如四川成都花椒、新疆花椒)高出近一倍,其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也与其他产地的花椒不同;二,花椒籽中的麻香风味更佳浓厚,因此,使用花椒籽而不是花椒果皮,其次,花椒籽较花椒果皮更衣粉碎,便于制备。

所述的汉源花椒籽在干燥箱中干燥2~4h后,放入炒锅炒制10~20min,通常情况下,原料在购买回来后具有一定湿度,因此,在制备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干燥。

为进一步的提高花椒油的麻香风味,所述的汉源花椒籽经烘干炒制后,用石碾或石臼砸碎至粉末状,使用50~80目的筛子过滤后得到花椒粉。

本发明采用无水乙醚浸泡花椒粉提取花椒油,为提高花椒油的得率,在所述的浸泡过程中,无水乙醚与花椒粉的固液比为1.5~2.5g/ml。

为更好的实现上述步骤,在所述的浸泡时间为30~40h。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回流温度、回流时间的良好配合也是影响花椒油中挥发性成分含量的一大影响,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热回流处理包括:将滤液加入回流容器中,在60~80℃的温度下对滤液进行加热,加热2~4h后,回收乙醚,得到花椒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乌鸡汤为高汤并配以人参、肉桂制作卤味调料,具有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补气生血等功效。

(2)本发明采用料酒、米酒和甘草的搭配能很好的去除人参药味,提高卤制品口感。

(3)本发明采用花椒油与茴香、陈皮等香料搭配,可赋予卤味制品具有麻香口味,采用丁香、良姜、草果等卤料与八角、茴香等香料合理搭配,即能提高卤制品的香味,又能保持卤制品的本色,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独特风味和地方特色。

(4)本发明采用的花椒油以汉源花椒为制备原料,具有以下优点,汉源花椒中的挥发油含量较其他花椒(如四川成都花椒、新疆花椒)高出近一倍,其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也与其他产地的花椒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熬制乌鸡汤和制备花椒油,每100份乌鸡汤中添加1份人参和0.5份肉桂;

(2)按重量份计,将白芷40份、茴香15份、陈皮5份、香叶5份、香果7份、香砂仁5份、八角5份、甘草2份、白寇2份、良姜2份、草果2份、香籽1份、山楂1份和丁香1份混合后,在烘干箱内用50℃的温度烘干0.5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过滤袋中制得烘干香料;

(3)取450份乌鸡汤,保持乌鸡汤的温度为80℃,向其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烘干香料,然后按重量份数加入20份料酒和8份米酒,保持温度在90℃,熬制2h;

(4)按重量份数依次加入40份冰糖、10份盐和10份花椒油,保持温度在90℃,熬制0.5h,制得调料汤料,备用;

(5)将步骤(4)制得的调料汤料烘干后制得含水量为5%的卤制品加工调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熬制乌鸡汤和制备花椒油,每100份乌鸡汤中添加2份人参和1份肉桂;

(2)按重量份计,将白芷45份、茴香20份、陈皮10份、香叶10份、香果8份、香砂仁6份、八角8份、甘草4份、白寇4份、良姜4份、草果4份、香籽2份、山楂2份和丁香2份混合后,在烘干箱内用70℃的温度烘干1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过滤袋中制得烘干香料;

(3)取500份乌鸡汤,保持乌鸡汤的温度为90℃,向其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烘干香料,然后按重量份数加入25份料酒和12份米酒,保持温度在90℃,熬制2h;

(4)按重量份数依次加入50份冰糖、20份盐和15份花椒油,保持温度在100℃,熬制1h,制得调料汤料,备用;

(5)将步骤(4)制得的调料汤料烘干后制得含水量为12%的卤制品加工调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熬制乌鸡汤和制备花椒油,每100份乌鸡汤中添加2份人参和0.8份肉桂;

(2)按重量份计,将白芷42份、茴香16份、陈皮8份、香叶9份、香果8份、香砂仁6份、八角6份、甘草2份、白寇3份、良姜3份、草果2份、香籽1份、山楂1.5份和丁香1.5份混合后,在烘干箱内用60℃的温度烘干1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过滤袋中制得烘干香料;

(3)取460份乌鸡汤,保持乌鸡汤的温度为80℃,向其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烘干香料,然后按重量份数加入24份料酒和12份米酒,保持温度在90℃,熬制2h;

(4)按重量份数依次加入48份冰糖、18份盐和14份花椒油,保持温度在100℃,熬制0.5h,制得调料汤料,备用;

(5)将步骤(4)制得的调料汤料烘干后制得含水量为5%的卤制品加工调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熬制乌鸡汤和制备花椒油,每100份乌鸡汤中添加1份人参和1份肉桂;

(2)按重量份计,将白芷40份、茴香16份、陈皮6份、香叶8份、香果8份、香砂仁6份、八角7份、甘草3份、白寇3份、良姜2份、草果2份、香籽1份、山楂1份和丁香1.5份混合后,在烘干箱内用65℃的温度烘干1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过滤袋中制得烘干香料;

(3)取500份乌鸡汤,保持乌鸡汤的温度为90℃,向其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烘干香料,然后按重量份数加入23份料酒和9份米酒,保持温度在90℃,熬制2h;

(4)按重量份数依次加入45份冰糖、16份盐和13份花椒油,保持温度在90℃,熬制1h,制得调料汤料,备用;

(5)将步骤(4)制得的调料汤料烘干后制得含水量为10%的卤制品加工调料。

上述步骤(1)中,花椒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以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将汉源花椒籽放在干燥箱中干燥3h,然后放入炒锅炒制15min,使用石碾或石臼砸碎至粉末状后,用70目的筛子过滤后得到花椒粉;将上述花椒粉浸泡在无水乙醚中,控制无水乙醚与花椒粉的固液比为2g/ml,浸泡35h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加入回流容器中,在70℃的温度下对滤液进行加热,加热3h后,回收乙醚,得到花椒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熬制乌鸡汤和制备花椒油,每100份乌鸡汤中添加2份人参和1份肉桂;

(2)按重量份计,将白芷45份、茴香15份、陈皮10份、香叶10份、香果7份、香砂仁5份、八角8份、甘草4份、白寇3份、良姜2.5份、草果2份、香籽2份、山楂2份和丁香1份混合后,在烘干箱内用70℃的温度烘干0.5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过滤袋中制得烘干香料;

(3)取450份乌鸡汤,保持乌鸡汤的温度为90℃,向其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烘干香料,然后按重量份数加入24份料酒和8份米酒,保持温度在90℃,熬制2h;

(4)按重量份数依次加入50份冰糖、18份盐和13份花椒油,保持温度在100℃,熬制0.5h,制得调料汤料,备用;

(5)将步骤(4)制得的调料汤料烘干后制得含水量为6%的卤制品加工调料。

上述步骤(1)中,花椒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以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将汉源花椒籽放在干燥箱中干燥2.5h,然后放入炒锅炒制18min,使用石碾或石臼砸碎至粉末状后,用60目的筛子过滤后得到花椒粉;将上述花椒粉浸泡在无水乙醚中,控制无水乙醚与花椒粉的固液比为2.2g/ml,浸泡36h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加入回流容器中,在60~80℃的温度下对滤液进行加热,加热3.5h后,回收乙醚,得到花椒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川式肉类卤制品加工调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熬制乌鸡汤和制备花椒油,每100份乌鸡汤中添加2份人参和0.5份肉桂;

(2)按重量份计,将白芷40份、茴香18份、陈皮8份、香叶8份、香果7份、香砂仁5份、八角8份、甘草4份、白寇4份、良姜2份、草果2份、香籽1份、山楂1份和丁香2份混合后,在烘干箱内用60℃的温度烘干1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过滤袋中制得烘干香料;

(3)取500份乌鸡汤,保持乌鸡汤的温度为90℃,向其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烘干香料,然后按重量份数加入25份料酒和8份米酒,保持温度在90℃,熬制2h;

(4)按重量份数依次加入50份冰糖、20份盐和12份花椒油,保持温度在95℃,熬制1h,制得调料汤料,备用;

(5)将步骤(4)制得的调料汤料烘干后制得含水量为8%的卤制品加工调料。

上述步骤(1)中,花椒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以汉源花椒籽为制备原料,将汉源花椒籽放在干燥箱中干燥2.2h,然后放入炒锅炒制12min,使用石碾或石臼砸碎至粉末状后,用55目的筛子过滤后得到花椒粉;将上述花椒粉浸泡在无水乙醚中,控制无水乙醚与花椒粉的固液比为1.8g/ml,浸泡32h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加入回流容器中,在66℃的温度下对滤液进行加热,加热2.5h后,回收乙醚,得到花椒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