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片肠衣的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340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片肠衣的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导片肠衣的加工工具。



背景技术:

肠衣是将牲畜的肠管经过加工,去掉肠内外不需要的组织后剩下的半透明薄膜,其皮质坚韧、润滑、有弹性,是灌制各类香肠的理想材料。现有的肠衣生产技术,为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打结和用户灌制快捷方便,往往需在肠衣内套入导片(此时肠衣成皱缩装),现在市场上这种导片肠衣的需求量非常大。

目前肠衣填料类食品在加工制作之前需要先将肠衣撑开堆叠到一套管上,灌装时,由套管上抽取肠衣。而将肠衣堆叠到套管的步骤是采用人工操作,其劳动强度大,操作麻烦,稍不注意还会造成肠衣的破损。

授权公告号为CN204994508U,授权公告日为2016.01.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肠衣套管机,包括一个四周合围的箱体,箱体上设有盖板,在箱体内部设有两个固定相向的滚动轮,滚动轮通过箱体外的电机驱动,滚动轮的滚动面中部设有半圆凹槽,两滚动轮的滚动面中间形成一个圆形孔洞,圆形孔洞内插入一根肠衣套管,套管前端伸出箱体,套管后端设有吹气管和气泵。

虽然该实用新型可快速将肠衣套装在套管上,但是若肠衣的润滑性不好或者是肠衣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太大,经过了滚轮的肠衣便会堆积在滚轮一侧而不会移动,这样会使得套装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影响工作进度,而且还容易使后面的肠衣重叠在前面的肠衣上,遮挡肠衣端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肠衣套管机套装肠衣时容易使肠衣堆积在滚轮一侧,使得套装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片肠衣的加工工具,能够使肠衣流畅地套装在套管上,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套装工作顺利开展。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片肠衣的加工工具,包括箱体和套管,所述箱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套管的套管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动力装置和夹持装置,在箱体上挖设有与套管平行的通槽,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杆和夹持部,动力装置位于箱体内且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通槽位于套管旁,所述夹持部包括上夹持部、下夹持部和连接部,连接杆与连接部连接,在连接部上设置有夹紧开关,夹紧开关用于控制夹持部夹紧套管和与套管分离,套管位于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之间,所述动力装置能够驱动夹持装置沿通槽左右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上均设置有半球形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开关包括扭转弹簧和卡位片,连接部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扭转弹簧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设置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卡位片相对应的分别设置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两个卡位片结合能使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与套管分离,两个卡位片分离能使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夹紧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包括进肠端和防脱端,进肠端头部圆滑,防止肠衣被损伤,防脱端头部圆滑且直径大于进肠端直径,避免了套在套管上的肠衣从端部滑脱。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上安装有滑轨,减小连接杆与通槽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驱动连接杆在通槽内做左右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连接杆连接,驱动连接杆在通槽内做左右往复运动,带动夹持部在套管上左右往复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送链,所述主动轮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传送链上,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接近开关和动力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箱体上还设置有相对转动的滚轮A和滚轮B,进肠端平行穿过滚轮A与滚轮B的间隙,且套管外表面与滚轮A和滚轮B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杆和夹持部,连接杆与动力装置连接,驱动夹持部沿套管左右往复运动,在夹持部的连接部处设置有夹紧开关,当需要将肠衣套管时,将肠衣端部套至进肠端,此时,将夹紧开关松开,分别位于套管正上方和正下方的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便夹在了肠衣上,动力装置便驱动夹持装置延套管滑动,被夹在夹持部上的肠衣也就被夹持着往套管防脱端移动,然后将夹紧开关闭合,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便会与肠衣分离,然后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套管向进肠端方向移动,当滑动到套管进肠端时,松开夹紧开关,使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又一次夹紧套在套管上的肠衣,进行下一次套管,如此反复循环,便能使肠衣流畅地套装在套管上,避免了因肠衣的润滑性不好或者是肠衣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太大,而堆积在滚轮一侧不会沿套管移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套装工作顺利开展。

2、本实用新型的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上均设置有半球形的凸起,能够增大肠衣与上、下夹持部之间的摩擦,确保肠衣在夹持部的夹紧下会沿套管移动。

3、本实用新型夹紧开关包括扭转弹簧和卡位片,当松开夹紧开关时,卡位片分离,一对夹持部会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夹紧套管;当闭合夹紧开关时,卡位片闭合定位,一对夹持部便会松开套管与之分离,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夹持部顺利沿套管反复套装肠衣。

4、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包括进肠端和防脱端,进肠端头部圆滑,防止肠衣被损伤,防脱端头部圆滑且直径大于进肠端直径,避免了套在套管上的肠衣从端部滑脱。

5、本实用新型的通槽上安装有供连接杆滑动的滑轨,减小了连接杆与通槽之间的摩擦,确保了滑动流畅进行。

6、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还包括传动装置,在传动装置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接近开关和动力装置电连接,当夹持装置运动到接近开关的动作范围内时,接近开关启动,控制器便会控制动力装置反转,夹持装置便反向运动,当运动至另一接近开关的动作范围内时,接近开关启动,控制器又控制动力装置反转,夹持装置再一次反向运动,如此一来,夹持装置便能沿套管往复运动进行套装肠衣,确保了套管工作顺利进行。

7、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上还设置有相对转动的两个滚轮,套管的进肠端平行穿过两个滚轮的间隙,且套管外表面与两个滚轮相接触,通过滚轮的滚动能够更顺畅地为夹持装置提供待套管的肠衣,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夹紧开关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夹紧开关松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通槽;111-滑轨;2-套管架;3-套管;31-防脱端;32-进肠端;4-夹持装置;41-连接杆;42-夹持部;420-凸起;421-上夹持部;422-下夹持部;423-连接部;4231-上连接部;4232-下连接部;5-夹紧开关;51-扭转弹簧;52-上卡位片;53-下卡位片;61-滚轮A;62-滚轮B;7-气缸;71-活塞杆;8-电机;9-减速器;101-主动轮;102-从动轮;103-传动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片肠衣的加工工具,包括箱体1和套管3,所述箱体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放置套管3的套管架2,还包括气缸7和夹持装置4,在箱体1上挖设有与套管3平行的通槽11,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连接杆41和夹持部42,气缸7位于箱体1内且与连接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气缸7为夹持装置4提供动力,连接杆41的另一端穿过通槽11位于套管3旁,所述夹持部42包括上夹持部421、下夹持部422和连接部423,连接杆41与连接部423连接,在连接部423上设置有夹紧开关5,夹紧开关5包括扭转弹簧51、上卡位片52和下卡位片53,连接部423包括上连接部4231和下连接部4232,扭转弹簧51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设置在上连接部4231和下连接部4232上,上卡位片52和下卡位片53相对应的分别设置在上连接部4231和下连接部4232上,两个卡位片结合能使上夹持部421和下夹持部422与套管3分离,两个卡位片分离能使上夹持部421和下夹持部422夹紧套管3,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相对应的分别位于套管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在气缸7的作用下,夹持装置4能够沿通槽11左右滑动,从而将肠衣套装在套管3上。

所述上夹持部421和下夹持部422上均设置有半球形的凸起420,能够增大肠衣与上、下夹持部之间的摩擦,确保肠衣在上、下夹持部的夹紧下会沿套管3移动。

所述套管3包括进肠端32和防脱端31,进肠端32头部圆滑,防止肠衣被损伤,防脱端31直径大于进肠端直径,避免了套在套管3上的肠衣从端部滑脱。

所述通槽11上安装有滑轨111,减小连接杆41与通槽11之间的摩擦。

在箱体1上还设置有相对转动的滚轮A61和滚轮B62,套管3的进肠端32平行穿过滚轮A61和滚轮B62的间隙,且套管3外表面与滚轮A61和滚轮B62相接触,通过滚轮的滚动能够更顺畅地为夹持装置4提供待套管的肠衣,提高工作效率。

当需要将肠衣套管时,将肠衣端部套至进肠端32,此时,将上卡位片52和下卡位片53松开,分别位于套管3正上方和正下方的上夹持部421与下夹持部422便夹在了肠衣上,气缸7便驱动夹持装置4延套管3滑动,被夹在夹持部上的肠衣也就被夹持着往套管3的防脱端31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将上卡位片52和下卡位片53闭合,上夹持部421与下夹持部422便会与肠衣分离,然后在气缸7的驱动下沿套管3向进肠端32方向移动,当移动到进肠端32时,再一次将上卡位片52和下卡位片53松开,使上夹持部421和下夹持部422又一次夹紧套在套管3上的肠衣,进行下一次套管,如此反复循环,便能使肠衣流畅地套装在套管3上,避免了因肠衣的润滑性不好或者是肠衣与套管3之间的摩擦力太大,而堆积在滚轮一侧不会沿套管3移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套装工作顺利开展。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8和减速器9,减速器9的输出轴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连接杆41固定连接,驱动连接杆41在通槽11内做左右往复运动,带动夹持部42在套管上左右往复滑动。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101、从动轮102和连接主动轮101和从动轮102的传送链103,所述主动轮101与减速器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杆41固定连接在传送链103上,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接近开关和动力装置电连接。

当夹持装置4运动到接近开关的动作范围内时,接近开关启动,控制器便会控制电机8反转,电机8反转便会通过减速器9驱动主动轮101反向转动,如此一来,夹持装置4便反向运动,当运动至另一接近开关的动作范围内时,接近开关启动,控制器又控制电机8反转,夹持装置4再一次反向运动,这样,夹持装置4便能沿套管3往复运动进行套装肠衣,确保了套管工作顺利进行,本实施例的套装工作更加精准与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