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削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210发布日期:2018-06-30 01:0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削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削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削皮装置一般是手动的削皮刀,使用时主要是手握刀柄,使刀片在蔬果上进行刮削,从而进行去皮。一般这种传统的削皮刀的刀片都是不能更换的,即使可以更换,也是手动式来进行更换,容易刮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削皮装置,能够更换刀片,操作较为方便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削皮装置,包括刀架、刀柄以及刀片,刀柄的一端形成刀尾,刀柄的另一端形成刀头,刀尾安装于刀架内,刀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刀头;刀头上设有驱动件以及活动件;刀片上设有连接部;活动件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连接部运动,活动件向着靠近连接部运动时与连接部连接;驱动件用于带动活动件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连接部运动。

进一步地,活动件的一端形成为连接端,活动件的另一端形成为驱动端,连接端与驱动端呈夹角设置;活动件的中部枢接于刀头内;连接部设于刀片的侧部;驱动件用于顶压驱动端以使连接端向着远离连接部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端上设有沿连接端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限位孔;驱动件的一端设有滑动部,驱动件的另一端伸出于刀头外并形成手持部,滑动部滑动的安装于限位孔内;手持部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刀头的方向运动;驱动端位于手持部的运动轨迹上。

进一步地,手持部与刀片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手持部向着远离刀头方向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

进一步地,刀架上形成有开口,刀尾安装于开口内并可上下转动。

进一步地,刀架内设有第二弹性部件,该第二弹性部件抵接至刀尾,第二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刀尾向上转动的第二弹性应力。

进一步地,刀尾套装有刀套,刀套内壁凹陷形成凹槽,刀尾外部凸设形成凸出部,凸出部嵌装于凹槽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刀片与刀头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因而可以在刀片损坏之后更换刀片,延长该削皮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更换刀片时,是通过驱动件带动活动件运动,使活动件与刀片脱离即可,减少使用者与刀片接触的几率,更换刀片的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削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削皮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削皮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0、刀架;11、开口;12、第一弹性部件;20、刀柄;21、刀头;211、驱动件;2111、滑动部;212、第二弹性部件;213、活动件;2131、连接端;2132、限位孔;22、刀尾;221、凸出部;222、刀套;30、刀片;3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削皮装置,包括刀架10、刀柄20以及刀片30,刀柄20的一端形成刀尾22,刀柄20的另一端形成刀头21,将刀尾22安装于刀架10内,而上述则刀片3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刀头21。具体在刀头21上设有驱动件211以及活动件213,在刀片30上设有连接部31。上述活动件213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连接部31运动,在活动件213向着靠近连接部31运动时,活动件213可与连接部31连接,实现刀头21与刀片30的固定。上述驱动件211则用于带动活动件213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连接部31运动。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削皮装置时,将刀尾22安装在刀架10内,使活动件213与连接部31连接,此时刀片30与刀头21固定,通过移动刀架10或者蔬果,使刀片30与蔬果接触,对蔬果进行削皮。在刀片30损坏之后更换刀片30,可通过使驱动件211带动活动件213向着远离连接部31运动,使活动件213与连接部31脱离,将刀片30拆下,在更换刀片30之后,再通过驱动件211使活动件213向着靠近连接部31运动,重新完成活动件213与连接部31的固定,即刀片30与刀头21固定,延长该削皮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更换刀片30时,是通过驱动件211带动活动件213运动,使活动件213与刀片30脱离即可,减少使用者与刀片30接触的几率,更换刀片30的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活动件213的一端形成为连接端2131,活动件213的另一端形成为驱动端,使连接端2131与驱动端呈夹角设置,活动件213的中部枢接于刀头21内。另外,上述连接部31设于刀片30的侧部,上述驱动件211用于顶压驱动端,以使连接端2131向着远离连接部31转动。在此结构基础上,拆卸刀片30时,可以使驱动件211顶压驱动端,连接端2131会向着远离连接部31转动,从而使连接端2131会与连接部31脱离。具体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端2131为突出块,连接部31为开设于刀片30侧部的凹槽,通过突出部嵌装在凹槽内可以实现刀片30与刀头21的固定。

更具体的是,在驱动端上设有限位孔2132,该限位孔2132沿连接端2131的延伸方向延伸。相应的,在驱动件211的一端设有滑动部2111,使驱动件211的另一端伸出于刀头21外并形成手持部,该滑动部2111滑动的安装于限位孔2132内;手持部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刀头21的方向运动,上述驱动端具体位于手持部的运动轨迹上。由于手持部伸出于刀头21外,因而在更换刀片30时可以手握手持部,使手持部靠近刀头21运动,在此过程中手持部会顶压驱动端,从而带动连接端2131向着远离连接部31运动,使连接端2131与连接部31脱离,完成刀片30的拆卸,拆装方便。

进一步地,还可在手持部与刀片30之间夹持有第一弹性部件12,在手持部靠近刀头21运动时,第一弹性部件12会被压缩,在刀片30更换完毕之后,放开手持部,第一弹性部件12会复位,产生第一弹性应力使手持部向着远离刀头21方向运动,从而使上述连接端2131复位,向着靠近连接部31运动并与其固定,如此操作更加方便。当然,在没有第一弹性部件12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人手动拉动手持部,带动连接端2131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活动件213和驱动件211可以一体成型,使驱动件211活动的穿接在刀头21内,活动件213则可设于驱动件211的端部,直接在刀片30上设置卡槽,通过受到拉动驱动件211,带动活动件213靠近或者远离卡槽即可实现刀片30的拆装,操作起来同样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参见图2以及图3,刀架10上形成有开口11,刀尾22安装于开口11内并可上下转动,如此可使刀片30在对蔬果进行削皮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具体的是,可在刀架10内设有第二弹性部件212,使该第二弹性部件212抵接至刀尾22,第二弹性部件212用于提供使刀尾22向上转动的第二弹性应力,即在刀片30抵接在蔬果的端面时,由于第二弹性部件212可第二弹性应力使刀尾22向下转动,因而刀头21的刀片30可始终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保持抵接在蔬果上的状态,削皮效果更好。

当然,在刀尾22与刀架10直接固定的情况,也可直接相下移动刀架10,实现刀片30与蔬果的抵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刀尾22的安装,可在刀尾22套装有刀套222,刀套222内壁凹陷形成凹槽,刀尾22外部凸设形成凸出部221,凸出部221嵌装于凹槽内,从而实现刀套222与刀尾22的固定,而刀套222的设置还可加强刀尾22的强度。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