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味紫菜条生产的紫菜条炒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555发布日期:2018-11-07 20:0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调味紫菜条生产的紫菜条炒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菜加工领域,具体指有一种用于调味紫菜条生产的紫菜条炒制设备。



背景技术:

紫菜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21世纪初中国紫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紫菜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可供食用和药用。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

紫菜条是市面上广受喜爱的紫菜加工品之一,传统的紫菜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切条、洒料、烘干和炒制等步骤。在紫菜条的炒制过程中,厂家多数采用人工来操作,操作人员不仅需要手动翻炒紫菜条,还要在翻炒后将紫菜条取出,这样不仅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而且显得效率较低。

一般厂家多数采用人工参与来完成这些步骤,但这样不仅人工成本较高,而且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用于调味紫菜条生产的紫菜条炒制设备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调味紫菜条生产的紫菜条炒制设备,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调味紫菜条生产的紫菜条炒制设备,包含有机架,炒锅,以及天然气炉头;所述炒锅呈碗状,所述炒锅锅底中心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提拉的圆环;所述炒锅底部在对应开口的位置连接有一中空的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轴下半段的外侧套接有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的底部设有一集料槽,所述集料槽底部呈倾斜状,所述集料槽底端侧面设有出料口。

所述开口的边缘呈阶梯状,所述盖板底部对应开口边缘的部分设置成倒阶梯状。

所述机架底部设有导轮。

所述转轴中间的外侧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固接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通过电机驱动转轴旋转,进而使得炒锅自身旋转,因此在翻炒紫菜条时,就能够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紫菜条实现自动翻炒;当翻炒完成后,操作人员可用长钩伸入到锅底并勾住盖板上的圆环,从而打开盖板,使得紫菜条能够快速沿着转轴内部落入集料槽,最后从集料槽的出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一种用于调味紫菜条生产的紫菜条炒制设备,包含有机架1,炒锅2,以及天然气炉头3;所述炒锅2呈碗状,所述炒锅2锅底中心设有一开口4,所述开口4设有盖板5,所述盖板5上设有用于提拉的圆环6;所述炒锅2底部在对应开口4的位置连接有一中空的转轴7,所述转轴7可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转轴7下半段的外侧套接有一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的一侧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10,所述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转轴7的底部设有一集料槽11,所述集料槽11底部呈倾斜状,所述集料槽11底端侧面设有出料口12。

所述开口4的边缘呈阶梯状,所述盖板5底部对应开口4边缘的部分设置成倒阶梯状。

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导轮13。

所述转轴7中间的外侧套接有轴承14,所述轴承14固接在机架1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通过电机9驱动转轴7旋转,进而使得炒锅2自身旋转,因此在翻炒紫菜条时,就能够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紫菜条实现自动翻炒;当翻炒完成后,操作人员可用长钩伸入到锅底并勾住盖板5上的圆环6,从而打开盖板5,使得紫菜条能够快速沿着转轴7内部落入集料槽11,最后从集料槽11的出料口12排出。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