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0517发布日期:2018-08-19 11:1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由于部分野生茶叶中含有高茶多酚、高咖啡因、高茶氨基酸等特异性成分或其他有益成分,近年来野生茶叶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但野生茶叶的加工方法还不够完善,仅简单地使用现有的绿茶加工方法无法全方位开发野生茶叶的有益成分,无法加工制成品质优异的野生绿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套成熟的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提高加工出野生绿茶的品质,高效利用野生茶叶的有益成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叶采集:清明前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半开展的无病虫害、芽叶完整、茶芽肥壮的野生茶树新叶;

b、茶叶筛选:待茶叶收集结束后进行筛选,除去碎叶和杂质;

c、茶叶摊青:将合格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5~7cm,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3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0.5m处安置10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4级和风、温度25~28℃、湿度25~30%,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摊青,直至茶叶叶面基本转变成暗绿色;

d、杀青:待茶叶摊青结束后置于温度为120~130℃的炒锅中进行杀青,随后迅速抛、抖、炒,旋转时方向保持一致,翻抖时动作轻快,直至茶叶表面失去光泽,手握成团,松手即散;

e、一次摊凉、将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解散,平摊在竹筛上,摊放厚度3~5cm,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3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1m处安置15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5级清风、温度15~20℃、湿度30~35%,通过冷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摊凉,直至茶叶冷却至室温;

f、二次杀青: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后保持风力大小不变,更改热风温度为85~90℃、湿度30~35%,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翻动杀青,使茶叶绿色褪尽,叶色黄绿、柔软、润滑,含水率40~60%;

g、二次摊凉:待茶叶二次摊青结束后立即停止热风吹动并解散茶团,分散摊放于竹筛上,再更改风力为3级微粉,温度15~20℃,湿度25~30%,在冷风吹动下使茶叶冷却至室温,再次解散茶团;

h、揉捻:待茶叶二次摊凉结束后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方法为空压揉捻10~15min、轻压揉捻7~9min、高压揉捻3~5min、轻压揉捻4~5min,揉捻过程中向揉捻机中通过温度25~27℃、湿度40~45%的3级微风;

i、搓团:将揉捻好后的茶叶置于50~60℃的砂锅中,用手沿同一方向团转搓揉,定型成团后抖散,解块再继续团转搓揉,直至茶叶含水量为30~40%;

j、解块理条:将搓团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5~7cm,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3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1.2m处安置20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5级清风,温度25~28℃、湿度15~20%,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解块理条;

k、一次烘干:将理条好的茶叶置于热风式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热风温度130~150℃,风力为5级清风、热风湿度8~15%,烘至茶叶含水量≤17%;

l、提香:一次烘干后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5~7cm,置于远红外温室中进行提香,温度为60~65℃,时间为35~40min,温室中通有4级风力的循环风;

m、二次烘干:将提香后的茶叶热风式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热风温度95~105℃,风力为5级清风、热风湿度8~10%,烘至茶叶含水量≤10%;

n、杀菌包装:将二次烘干后的茶叶经30~35℃的紫外杀菌后采用木箱趁热包装。

优选的,所述茶叶采摘方法如下:

选择茶树生长地海拔高度1200~2400米、生长地年均温度13.9℃~24℃、生长地年降水量1583.5~2603.3mm、生长地深林覆盖率介于50~85%之间的野生茶树作茶源,晴天上午进行茶叶采摘。

优选的,在茶叶摊青过程中,竹筛中茶叶还可采用黄光灯具进行照射,光通量为2000~2300lx。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鼓风装置还包括升温器、加湿器、干燥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选用野生茶叶为原材料,通过合理的加工技术加工出品质优异的高档野生绿茶,有效革新野生绿茶的加工技术,为野生绿茶加工提供一套成熟加工方案;

2、本发明提供的野生绿茶基本在热风或冷风吹动下加工制成,通过风力带动茶叶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均匀分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野生绿茶加工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风力加工,在风力的带动下有效将野生茶叶均匀破壁,将茶叶中难提炼出的有益成分提炼出来,包裹在茶叶表层,并在风力吹动下均匀分散;

3、本发明提供的野生绿茶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野生绿茶带有纯正的青草香,茶汤翠绿甘甜,回甘爽口,长期食用还具有清凉解署、健身消食、治胸腹胀痛、除烦躁咳嗽等功效;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饮用,具有提高记忆力和反应力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a、茶叶采集:清明前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半开展的无病虫害、芽叶完整、茶芽肥壮的野生茶树新叶;所述野生茶树生长地海拔高度约2000米、生长地年均温度约20℃、生长地年降水量2000.0mm、生长地深林覆盖率约70%;通过选取优良的野生茶叶作加工原材料,有效提供成品绿茶的品质;

b、茶叶筛选:待茶叶收集结束后放入孔径1cm的竹筛中进行筛选,除去碎叶、霉变茶叶、破损茶叶和杂质;

c、茶叶摊青:将合格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5cm,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3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0.5m处安置10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4级和风、温度27℃、湿度30%,同时在竹筛上方3m出安置功率100w的灯泡,使得竹筛中茶叶接手2100lx的黄色灯光照射,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摊青,直至茶叶叶面基本转变成暗绿色;通过灯光照射和热风吹动,快速带动新鲜茶叶进行熟化处理,有效防止新鲜茶叶在空气中过分氧化;

d、杀青:待茶叶摊青结束后置于温度为120℃的炒锅中进行杀青,随后迅速抛、抖、炒,旋转时方向保持一致,翻抖时动作轻快,直至茶叶表面失去光泽,手握成团,松手即散;通过砂锅加热杀青,利用砂锅受热均匀的特点使得茶叶加工过程中受热均匀,杀青均匀;

e、一次摊凉、将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解散,平摊在竹筛上,摊放厚度3cm,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3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1m处安置15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5级清风、温度17℃、湿度35%,通过冷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摊凉,直至茶叶冷却至室温;通过较高湿度的冷风快速摊凉杀青后茶叶,使得杀青后茶叶快速回湿,保留大部分有益成分,提高成品茶叶醇度;

f、二次杀青: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后保持风力大小不变,更改热风温度为90℃、湿度30%,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翻动杀青,使茶叶绿色褪尽,叶色黄绿、柔软、润滑,含水率45%;

g、二次摊凉:待茶叶二次摊青结束后立即停止热风吹动并解散茶团,分散摊放于竹筛上,再更改风力为3级微粉,温度15℃,湿度25%,再冷风吹动下使茶叶冷却至室温,再次解散茶团;

h、揉捻:待茶叶二次摊凉结束后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方法为空压揉捻12min、轻压揉捻7min、高压揉捻3min、轻压揉捻5min,揉捻过程中向揉捻机中通过温度27℃、湿度40%的3级微风;

i、搓团:将揉捻好后的茶叶置于60℃的砂锅中,用手沿同一方向团转搓揉,定型成团后抖散,解块再继续团转搓揉,直至茶叶含水量为35%;

j、解块理条:将搓团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5cm,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2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1.2m处安置20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5级清风,温度27℃、湿度15%,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解块理条;

k、一次烘干:将理条好的茶叶置于热风式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热风温度135℃,风力为5级清风、热风湿度13%,烘至茶叶含水量为13%;

l、提香:一次烘干后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5cm,置于远红外温室中进行提香,温度为60℃,时间为35min,温室中通有4级风力的循环风;

m、二次烘干:将提香后的茶叶热风式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热风温度105℃,风力为5级清风、热风湿度8%,烘至茶叶含水量为8%;

n、杀菌包装:将二次烘干后的茶叶经30℃紫外杀菌40min后采用木箱进行盒装,包装规格为0.5kg/盒;通过趁热包装技术,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效提高成品茶叶的品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茶叶采集:清明前前天上午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半开展的无病虫害、芽叶完整、茶芽肥壮的野生茶树新叶;所述茶树生长地海拔高度约1800米、生长地年均温度约20℃、生长地年降水量约2300.0mm、生长地深林覆盖率65%;

步骤二、茶叶筛选:待茶叶收集结束后置于孔径1cm的竹筛中,进行筛选,除去碎叶和杂质;

步骤三、茶叶摊青:将合格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6cm,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3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0.5m处安置10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4级和风、温度28℃、湿度27%,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摊青,直至茶叶叶面基本转变成暗绿色;

步骤四、杀青:待茶叶摊青结束后置于温度为125℃的炒锅中进行杀青,随后迅速抛、抖、炒,旋转时方向保持一致,翻抖时动作轻快,直至茶叶表面失去光泽,手握成团,松手即散;

步骤五、一次摊凉、将杀青后的茶叶迅速解散,平摊在竹筛上,摊放厚度5cm,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3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1m处安置15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5级清风、温度15℃、湿度30%,通过冷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摊凉,直至茶叶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二次杀青: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后保持风力大小不变,更改热风温度为90℃、湿度30%,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进行翻动杀青,使茶叶绿色褪尽,叶色黄绿、柔软、润滑,含水率45%;

步骤七、二次摊凉:待茶叶二次摊青结束后立即停止热风吹动并解散茶团,分散摊放于竹筛上,再更改风力为3级微粉,温度15℃,湿度25%,在冷风吹动下使茶叶冷却至室温,再次解散茶团;

步骤八、揉捻:待茶叶二次摊凉结束后置于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方法为空压揉捻15min、轻压揉捻7min、高压揉捻3min、轻压揉捻5min,揉捻过程中向揉捻机中通过温度25℃、湿度45%的3级微风;

步骤九、搓团:将揉捻好后的茶叶置于55℃的砂锅中,用手沿同一方向团转搓揉,定型成团后抖散,解块再继续团转搓揉,直至茶叶含水量为35%;

步骤十、解块理条:将搓团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7cm,竹筛上方及四周均采用孔径2mm的筛网进行封口,竹筛下方1.2m处安置2000w的鼓风装置,风力为5级清风,温度25℃、湿度20%,通过热风吹动竹筛中茶叶解块理条;

步骤十一、一次烘干:将理条好的茶叶置于热风式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热风温度140℃,风力为5级清风、热风湿度15%,烘至茶叶含水量为15%;

步骤十二、提香:一次烘干后茶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摊放厚度7cm,置于远红外温室中进行提香,温度为~65℃,时间为40min,温室中通有4级风力的循环风;

步骤十三、二次烘干:将提香后的茶叶热风式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热风温度100℃,风力为5级清风、热风湿度8%,烘至茶叶含水量为8%;

步骤十四、杀菌包装:将二次烘干后的茶叶经35℃的紫外杀菌35min后采用木箱趁热包装,包装规格为0.25kg/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