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72052发布日期:2018-11-16 23:32阅读:8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鱼类制品种类很多,有咸鱼、鱼干、熏鱼、鱼肉松等,也有将鱼肉制成高蛋白的鱼肉制品的,将鱼骨制成高钙鱼骨粉制品的,各种类型的鱼制品的做法各不相同。在鱼肉制品和鱼骨粉制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鱼肉和鱼骨进行分离,很多时候在进行分离时容易切断鱼骨,鱼肉和鱼骨分离不彻底,使鱼骨残留在鱼肉中而影响鱼肉制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水产品加工过程进行鱼肉和鱼骨分离时容易切断鱼骨,鱼肉和鱼骨分离不彻底,鱼骨残留在鱼肉中影响鱼肉制品的品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在进行鱼肉和鱼骨分离操作过程中,不会切断鱼骨,鱼肉和鱼骨分离彻底,鱼骨不会残留在鱼肉中影响鱼肉制品的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加工装置,包括输送轨道、微波炉加热箱、鱼肉料槽、鱼骨料槽,微波炉加热箱上设有进料窗口和出料窗口,微波炉加热箱内安装有若干个水雾喷头,输送轨道上装有夹鱼架,夹鱼架上设有两层用于夹鱼的防护网,鱼肉料槽位置安装有鱼肉分离机构和喷射管,鱼肉分离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轨道上下两侧的两分离组件,分离组件包括安装盒、升降活塞缸,升降活塞缸伸缩杆与安装盒连接,安装盒内设有风幕腔,风幕腔内安装有风幕出风管,安装盒上密布安装有若干细针,细针均伸出安装盒朝向输送轨道方向设置,细针尾部均设有受风端盖,受风端盖支撑在风幕腔朝向输送轨道的内壁上,风幕腔朝向输送轨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吹风孔,风幕出风管的出风口朝向受风端盖设置;喷射管上安装若干喷射头。

水产加工装置工作时,先将生鱼去除鱼鳞和内脏,清洗干净后装在夹鱼架的两侧防护网之间;再将夹鱼架送入微波炉加热箱,同时微波炉加热箱内的水雾喷头喷出水雾,将生鱼加热成熟鱼;之后将夹鱼架送至鱼肉料槽位置,两分离组件之间,分离组件工作,风幕出风管向风幕腔吹风,在风幕腔内形成风幕,风幕作用在受风端盖上,升降活塞缸工作将安装盒向夹鱼架方向推送,细针插入鱼肉中,将鱼肉戳碎,同时安装盒上吹风孔排出的气流吹向鱼身上,提高鱼肉和鱼骨的分离效果,当细针触碰到鱼骨后,受风端盖上承受的风幕压力不足以使细针戳入鱼骨,此时细针不会随安装盒一起移动,安装盒移动一定距离后,升降活塞缸带动安装盒回位;然后将夹鱼架移动到喷射管位置,喷射管上的喷射头喷射出打散液,将鱼肉从鱼身上打散分离下来,落到鱼肉料槽中;最后夹鱼架移动到鱼骨料槽位置,打开夹鱼架,将鱼骨倒入鱼骨料槽中。最终完成鱼肉和鱼骨的分离,分离完成后,鱼肉中不会残留鱼骨,分离出的鱼肉用于加工鱼肉制品,分离出的鱼骨用于加工鱼骨制品。这种水产加工装置在进行鱼肉和鱼骨分离操作过程中,不会切断鱼骨,鱼肉和鱼骨分离彻底,鱼骨不会残留在鱼肉中影响鱼肉制品的品质。

作为优选,喷射管包括上喷射管、侧喷射管,上喷射管设置在输送轨道上方,侧喷射管安装在输送轨道侧面。通过上喷射管、侧喷射管对鱼身喷射打散液,鱼肉更加容易从鱼骨上脱离开来,使鱼肉与鱼骨的分离更加彻底。

作为优选,夹鱼架包括上框盖和下框盖,上框盖和下框盖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拆卸扣接在一起,两层防护网分别设置在上框盖和下框盖上。这种结构设置的夹鱼架便于将鱼身装入两层防护网之间,也便于将鱼骨从两层防护网之间取出。

作为优选,风幕出风管上连接引风管,风幕出风管呈长条形结构,风幕出风管与引风管连接位置向引风管方向上下宽度逐渐增加,风幕出风管内设有风道隔板,风道隔板与风幕出风管上侧内壁之间以及与风幕出风管下侧内壁之间均设有分支隔板,风道隔板和分支隔板将风幕出风管分隔成四个风道;风道出风口宽度由内往外逐渐减小。这种结构设置的风幕出风管便于集风,四个风道设置能够形成四组风幕,能够彻底覆盖受风端盖,确保受风端盖上受到足够的风压。

作为优选,微波炉加热箱内壁上进料窗口位置铰接有进料防护盖板,微波炉加热箱外壁上出料窗口位置铰接有出料防护盖板,进料防护盖板和出料防护盖板都是上端与微波炉加热箱铰接。进料防护盖板和出料防护盖板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微波炉加热箱工作时对外部环境的辐射。

一种水产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第一步,将生鱼去除鱼鳞和内脏,清洗干净后装在夹鱼架的两侧防护网之间;第二步,将夹鱼架送入微波炉加热箱,同时微波炉加热箱内的水雾喷头喷出水雾,将生鱼加热成熟鱼;第三步,将夹鱼架送至鱼肉料槽位置,两分离组件之间,分离组件工作,风幕出风管向风幕腔吹风,在风幕腔内形成风幕,风幕作用在受风端盖上,升降活塞缸工作将安装盒向夹鱼架方向推送,细针插入鱼肉中,将鱼肉戳碎,同时安装盒上吹风孔排出的气流吹向鱼身上,提高鱼肉和鱼骨的分离效果,当细针触碰到鱼骨后,受风端盖上承受的风幕压力不足以使细针戳入鱼骨,此时细针不会随安装盒一起移动,安装盒移动一定距离后,升降活塞缸带动安装盒回位;第四步,夹鱼架移动到喷射管位置,喷射管上的喷射头喷射出打散液,将鱼肉从鱼身上打散分离下来,落到鱼肉料槽中;第五步,夹鱼架移动到鱼骨料槽位置,打开夹鱼架,将鱼骨倒入鱼骨料槽中。在进行鱼肉和鱼骨分离操作过程中,不会切断鱼骨,鱼肉和鱼骨分离彻底,鱼骨不会残留在鱼肉中影响鱼肉制品的品质。

作为优选,鱼肉料槽内安装有过滤板,鱼肉料槽内装有鱼松调料液,鱼松调料液深度高于过滤板安装位置,第四步中喷射头喷射出的打散液为鱼肉料槽内抽出来的鱼松调料液,鱼肉料槽中的鱼肉浸润在过滤板上方的鱼松调料液中。在将鱼肉打落下来的同时对鱼肉进行调味,便于后续鱼松的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水产加工过程进行鱼肉和鱼骨分离操作过程中,不会切断鱼骨,鱼肉和鱼骨分离彻底,鱼骨不会残留在鱼肉中影响鱼肉制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离组件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微波炉加热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风幕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轨道,2、微波炉加热箱,3、鱼肉料槽,4、鱼骨料槽,5、夹鱼架,6、防护网,7、喷射管,8、分离组件,9、安装盒,10、升降活塞缸,11、风幕腔,12、进料窗口,13、风幕出风管,14、细针,15、出料窗口,16、受风端盖,17、进料防护盖板,18、出料防护盖板,19、水雾喷头,20、吹风孔,21、上框盖,22、下框盖,28、引风管,29、风道隔板,30、分支隔板,31、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种水产加工装置(参见附图1至5),包括输送轨道1、微波炉加热箱2、鱼肉料槽3、鱼骨料槽4,微波炉加热箱上设有进料窗口12和出料窗口15,微波炉加热箱内壁上进料窗口位置铰接有进料防护盖板17,微波炉加热箱外壁上出料窗口位置铰接有出料防护盖板18,进料防护盖板和出料防护盖板都是上端与微波炉加热箱铰接。微波炉加热箱内安装有若干个水雾喷头19。输送轨道设有两条,输送轨道上设有输送带,输送轨道上装有夹鱼架5,夹鱼架支撑在两输送轨道的输送带上,夹鱼架上设有两层用于夹鱼的防护网6,夹鱼架包括上框盖21和下框盖22,上框盖和下框盖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拆卸扣接在一起,两层防护网分别设置在上框盖和下框盖上。鱼肉料槽位置安装有鱼肉分离机构和喷射管7,鱼肉分离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轨道上下两侧的两分离组件8,分离组件包括安装盒9、升降活塞缸10,升降活塞缸伸缩杆与安装盒连接,安装盒内设有风幕腔11,风幕腔内安装有风幕出风管13,安装盒上密布安装有若干细针14,细针均伸出安装盒朝向输送轨道方向设置,细针尾部均设有受风端盖16,受风端盖支撑在风幕腔朝向输送轨道的内壁上,风幕腔朝向输送轨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吹风孔20,风幕出风管的出风口朝向受风端盖设置;喷射管上安装若干喷射头。喷射管包括上喷射管、侧喷射管,上喷射管设置在输送轨道上方,侧喷射管安装在输送轨道侧面,上喷射管设有四根并排横向设置,侧喷射管设有两根。风幕出风管上连接引风管28,风幕出风管呈长条形结构,风幕出风管与引风管连接位置向引风管方向上下宽度逐渐增加,风幕出风管内设有风道隔板29,风道隔板与风幕出风管上侧内壁之间以及与风幕出风管下侧内壁之间均设有分支隔板30,风道隔板和分支隔板将风幕出风管分隔成四个风道31;风道出风口宽度由内往外逐渐减小。引风管连通鼓风机出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压力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一种水产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第一步,将生鱼去除鱼鳞和内脏,清洗干净后装在夹鱼架的两侧防护网之间;第二步,将夹鱼架送入微波炉加热箱,同时微波炉加热箱内的水雾喷头喷出水雾,将生鱼加热成熟鱼;第三步,将夹鱼架送至鱼肉料槽位置,两分离组件之间,分离组件工作,风幕出风管向风幕腔吹风,在风幕腔内形成风幕,风幕作用在受风端盖上,升降活塞缸工作将安装盒向夹鱼架方向推送,细针插入鱼肉中,将鱼肉戳碎,同时安装盒上吹风孔排出的气流吹向鱼身上,提高鱼肉和鱼骨的分离效果,当细针触碰到鱼骨后,受风端盖上承受的风幕压力不足以使细针戳入鱼骨,此时细针不会随安装盒一起移动,安装盒移动一定距离后,升降活塞缸带动安装盒回位;第四步,夹鱼架移动到喷射管位置,喷射管上的喷射头喷射出打散液,将鱼肉从鱼身上打散分离下来,落到鱼肉料槽中;第五步,夹鱼架移动到鱼骨料槽位置,打开夹鱼架,将鱼骨倒入鱼骨料槽中。鱼肉料槽内安装有过滤板,鱼肉料槽内装有鱼松调料液,鱼松调料液深度高于过滤板安装位置,第四步中喷射头喷射出的打散液为鱼肉料槽内抽出来的鱼松调料液,鱼肉料槽中的鱼肉浸润在过滤板上方的鱼松调料液中。在将鱼肉打落下来的同时对鱼肉进行调味,便于后续鱼松的加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