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棘味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6004发布日期:2019-01-02 22:47阅读:17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火棘味的茶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中茶叶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m,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美化、绿化环境。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以果实、根、叶入药,性平,味甘、酸,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火棘果具有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等药用功效。此外,火棘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饮料。其果实秋季成熟,似火把,可作行道树或庭院栽植。其根皮、茎皮、果实含丰富的单宁,可用来提取鞣料。火棘根可入药,其性味苦涩,具有止泻、散瘀、消食等功效,果实、叶、茎皮也具类似药效。火棘树叶可制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收敛止泻的作用。

红果中含有抑制龋齿的活性物质,对人类牙齿防治有积极意义,又是制作牙膏的优质原料。台湾红果红中透亮玲珑如珠,因味似苹果又被称为“袖珍苹果”,“微果之王”。一颗如珠的红果其维生素c的含量相当于一个大苹果,是营养极高的保健型水果。

茶叶中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等达450多种,无机矿物元素如钾、钙、镁、钴、铁、铝、钠等达40多种。

而茶叶加工方式也多种多样,品茶的方式也纷繁复杂,茶香味更是千奇百怪。茶香的种类直接绝地品茶者是否要继续品尝下去,而特殊的茶香味正是吸引顾客的一种方式。在一般常见的茶香味中,火棘味是罕见的,火棘味更是一些年轻女性消费者的最爱。但是,目前为止,各式各样的茶香味的茶类还比较稀缺,特殊味道的茶叶市场占有率还比较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火棘味的茶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茶叶预处理;

(2)杀青;

(3)萎凋;

(4)火棘调味粉的制作;

(5)混合炒制;

(6)筛选;

(7)包装待销。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茶叶预处理包括茶叶的采摘,清洗等。采摘选择夏秋茶,单芽或一芽一叶亦或单芽多叶。清洗用温度为15℃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沥干,置于空调室中以摊晾厚度4-6cm,温度27℃摊晾,摊晾至湿度为8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杀青采用高温蒸汽杀青,杀青时间3-5h。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刚杀青完毕茶叶以厚度为5-10cm厚度摊开,以杀青后的余温度摊晾4-7h,至湿度摊晾至30-35%左右。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火棘调味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将火棘表皮清洗干净,去掉枝条和梗,制得2*3cm2的火棘片,置于烘箱中100-105℃烘干。再用功率为3000w的粉碎机粉碎火棘得到可以过150-180目筛子的火棘粉,待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混合炒制所述火棘味调味粉调和为30-45g/kg火棘粉的量添加到茶叶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炒制为在90-105℃温度下慢速炒制1-2.5h,然后再用105-130℃温度下快速炒制5-8min,直到含水率在3%以下并且散发有火棘味为止。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筛选为用40目筛子进行筛选,筛掉残余杂质和炒制过的火棘粉末。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保存为塑封袋密封保存,规格为12*13cm,重量为200±2g/袋。

本发明原理为在茶叶炒制的时候加入特制的火棘调味粉,混合炒制,再经过高温炒制过程,火棘味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泡出的茶谈茶香浓郁,清新可口,汤色微橘黄色。饮用该法泡制法茶,有益健胃消食、提高食欲、止痰止咳等。实乃居家必备之饮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茶叶预处理;茶叶预处理包括茶叶的采摘,清洗等。采摘选择夏秋茶,单芽或一芽一叶亦或单芽多叶。清洗用温度为16℃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沥干,置于空调室中以摊晾厚度4cm,温度27℃摊晾,摊晾至湿度为80%。

(2)杀青;杀青采用高温蒸汽杀青,杀青时间3h。

(3)萎凋;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刚杀青完毕茶叶以厚度为5cm厚度摊开,以杀青后的余温度摊晾4h,至湿度摊晾至30%左右。

(4)火棘调味粉的制作;火棘调味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将火棘表皮清洗干净,去掉枝条和梗,制得2*3cm2的火棘片,置于烘箱中100℃烘干。再用功率为3000w的粉碎机粉碎火棘得到可以过150目筛子的火棘粉,待用。

(5)混合炒制;混合炒制所述火棘味调味粉调和为30g/kg火棘粉的量添加到茶叶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炒制为在90℃温度下慢速炒制1h,然后再用105℃温度下快速炒制5min,直到含水率在3%以下并且散发有火棘味为止。

(6)筛选;筛选为用40目筛子进行筛选,筛掉残余杂质和炒制过的火棘粉末。

(7)包装待销。保存为塑封袋密封保存,规格为12*13cm,重量为200±2g/袋。

本发明原理为在茶叶炒制的时候加入特制的火棘调味粉,混合炒制,再经过高温炒制过程,火棘味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泡出的茶谈茶香浓郁,清新可口,汤色微橘黄色。饮用该法泡制法茶,有益健胃消食、提高食欲、止痰止咳等。实乃居家必备之饮品。

实施例2

(1)茶叶预处理;茶叶预处理包括茶叶的采摘,清洗等。采摘选择夏秋茶,单芽或一芽一叶亦或单芽多叶。清洗用温度为16℃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沥干,置于空调室中以摊晾厚度5cm,温度27℃摊晾,摊晾至湿度为80%。

(2)杀青;杀青采用高温蒸汽杀青,杀青时间4h。

(3)萎凋;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刚杀青完毕茶叶以厚度为7cm厚度摊开,以杀青后的余温度摊晾5h,至湿度摊晾至34%左右。

(4)火棘调味粉的制作;火棘调味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将火棘表皮清洗干净,去掉枝条和梗,制得2*3cm2的火棘片,置于烘箱中103℃烘干。再用功率为3000w的粉碎机粉碎火棘得到可以过170目筛子的火棘粉,待用。

(5)混合炒制;混合炒制所述火棘味调味粉调和为40g/kg火棘粉的量添加到茶叶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炒制为在104℃温度下慢速炒制2h,然后再用110℃温度下快速炒制7min,直到含水率在3%以下并且散发有火棘味为止。

(6)筛选;筛选为用40目筛子进行筛选,筛掉残余杂质和炒制过的火棘粉末。

(7)包装待销。保存为塑封袋密封保存,规格为12*13cm,重量为200±2g/袋。

本发明原理为在茶叶炒制的时候加入特制的火棘调味粉,混合炒制,再经过高温炒制过程,火棘味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泡出的茶谈茶香浓郁,清新可口,汤色微橘黄色。饮用该法泡制法茶,有益健胃消食、提高食欲、止痰止咳等。实乃居家必备之饮品。

实施例3

(1)茶叶预处理;茶叶预处理包括茶叶的采摘,清洗等。采摘选择夏秋茶,单芽或一芽一叶亦或单芽多叶。清洗用温度为16℃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沥干,置于空调室中以摊晾厚度6cm,温度27℃摊晾,摊晾至湿度为80%。

(2)杀青;杀青采用高温蒸汽杀青,杀青时间5h。

(3)萎凋;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法,将刚杀青完毕茶叶以厚度为10cm厚度摊开,以杀青后的余温度摊晾7h,至湿度摊晾至35%左右。

(4)火棘调味粉的制作;火棘调味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将火棘表皮清洗干净,去掉枝条和梗,制得2*3cm2的火棘片,置于烘箱中105℃烘干。再用功率为3000w的粉碎机粉碎火棘得到可以过180目筛子的火棘粉,待用。

(5)混合炒制;混合炒制所述火棘味调味粉调和为45g/kg火棘粉的量添加到茶叶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炒制为在105℃温度下慢速炒制2.5h,然后再用130℃温度下快速炒制8min,直到含水率在3%以下并且散发有火棘味为止。

(6)筛选;筛选为用40目筛子进行筛选,筛掉残余杂质和炒制过的火棘粉末。

(7)包装待销。保存为塑封袋密封保存,规格为12*13cm,重量为200±2g/袋。

本发明原理为在茶叶炒制的时候加入特制的火棘调味粉,混合炒制,再经过高温炒制过程,火棘味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泡出的茶谈茶香浓郁,清新可口,汤色微橘黄色。饮用该法泡制法茶,有益健胃消食、提高食欲、止痰止咳等。实乃居家必备之饮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